第七百零八章 新消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了结界打坐了一个钟才恢复元气,驾着灵舟疾奔东方。  

灵舟风驰电掣地飞行了两天,赶至了那片占地超过亿里的大竹林,其时竹笋才刚刚有破土冒尖的迹象。  

小萝莉用镇界山圈地,让傀儡人负责采挖一片区,她自己带着一群娃娃采挖一片区。  

她去仙田前带着小生灵们清理过竹林,之前在仙田宝境外采集资源时也曾回竹林挖竹笋、砍老竹和嫩竹,再次经过清理的竹林比较整齐。  

参娃娃、茸娃娃松露娃娃和芝娃娃、菔娃娃、藕娃娃、小玉精小花精曾经在竹林收集过资源,故地重游,格外高兴。  

挖了竹笋,再砍伐了大量竹子,再一路向南移动,一路走一路收集各类资源。  

当年是秘境开启的第五十二年,按照第一次虫潮来去时间推算,虫潮最早也要秋初才退,或者有可能要持续到冬初。  

乐韵更稀罕千稷秘谷的植物资源和水资源,计划等到下半年虫潮撤退后再离开秘谷。  

小生灵们自然是小仙子说啥就啥,尤其是从仙田出来的五谷娃娃灵植娃娃,初见识外面的世界,看啥都好奇,天天开开心心地撸植物资源。  

个头小小的人类幼崽,带着一群个头更小的小生灵,在各界仙士称为“骷髅森林”的森林里扫荡灵植、灵果和种子。  

花开花谢间,一个春天过去了。  

乌飞兔走,再一转眼,夏天也成为了过去式。  

初秋的迷幻森林,因常有秋雨连绵,雨水充沛,河流的水量骤增,也进入了一年的秋汛期。  

秋汛期间无疑是收集水的好时机,在森林里忙碌的小萝莉,不惜消耗大量的神晶灵晶,在几条巨型河流之间打转。  

逢汛期,每天都收集到的水能装满一只2型的空间瓶。  

古语云“易涨易退山中水”,森林河流里的水易涨易退,洪汛期短,一般也就寥寥数天。  

饶是如此,因小萝莉舍得血本,在秋汛期间收集到的水装满了二百多个空间瓶,可谓是大丰收。  

秋汛期一般发生在立秋至霜降之间的一段时间,千稷秘谷内的迷幻森林里的秋季洪汛集中在秋初时段。  

乐同学于初秋期间收获了大量水,心满意足,于中秋前又折回了占地超过亿里的竹林寻找竹燕窝,砍新竹,挖八月笋。  

小生灵们开心采集,忙得忘记了季节。  

时间一晃就到了重阳。  

小萝莉在重阳前一天找地方扎营,泡了米继续酿酒,有小生灵们帮忙,她于重阳节当天匀出手做了重阳糕。  

第一次吃到重阳糕的一群小生灵,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灵植娃娃岩娃娃是娇贵的小生灵,为了让他们保持天心情愉快,有必要为他们时常备一些小零嘴。  

小生灵们也喜欢以熏鱼、糟鱼、炒贝等当零嘴,而制作那些小零嘴少不了料酒那份佐料。  

反正扎了营,乐韵干脆停了数天,蒸米饭酿造了十万坛酒。  

酿好了足够多的酒,再次启程南行。  

一路走走停停,于十月底穿越森林,抵达了千稷秘谷的出入结界。  

小萝莉找到出入结界的小山峰时已经过了午,决定等次日早上才出谷。  

既然不急着走,就地休整,在山顶修炼。  

她刚坐下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一个个顶着蘑菇头的白色小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了小山峰,一个个蹦蹦跳跳地翻越山石,登顶。  

感应到树灵靠近,乐韵睁开双眼望了过去,看见了平台边缘冒出的一个个小脑袋。  

沉吟几秒,她摘掉了披风和发冠,将头发散开。  

抻着脑袋张望的白色小人,瞅了瞅人族,一个个蹦上平台。  

随着树灵不断跳出来,乐韵眼睛越睁越大,很多树灵的小手手里拽着灵草或枝头挂有灵果的树枝,或者拽着灵菌!  

她初进稷谷时,树灵们的个子小小的,没一只超过三寸,大约是受了阴阳两生树诞世的宝光照耀,森林里的树灵都长了一截,很多树灵长到了四五寸高。  

乐韵见过的树灵中身高最高的也仅五寸,就连神木级神树的树灵也仅五寸,猜测树灵长到五寸应该就是极限。  

人形小生灵们个头小小的,拖着的灵草、灵菌或有灵果的枝条比他们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关健是他们拽着灵草树枝走路,灵草灵菌与树枝上的灵果都没磕着碰着。  

拽着灵草树枝的树灵们一蹦一跳地蹦跶着走,可爱极了。  

不用问也知道树灵带来的东西是给自己的。  

树灵竟然会送东西了,乐韵只觉无比惊奇,目注可可爱爱的小树灵向自己靠近,怕吓到衪们,就地躺下,把头发铺开,假寐。  

树灵们一溜烟儿地溜至了小幼崽似的人族身边,全往她的头发里钻,拽着东西的树灵们将拖来的灵草灵、灵果放人族的小手手旁,再风一样的钻进头发里占位置。  

树灵们先钻进头发里,也排排躺,将头发当被子盖。  

一拨接一拨的人形小生灵源源不断地爬上峰顶平台,跑到人族身边即钻头发底下藏身,不到半个时辰,头发下全是成排的树灵。  

后来的树灵抢不到头发,在人族身边团团躺平。  

树灵很开心,叽叽喳喳地说话。  

“欸,为什么人族还是小幼崽的模样啊。”  

“对哦,人族不仅没长个,比刚来时还矮了一点点。”  

“但是人族身上的气息更好闻了呀。”  

“哎,人族小幼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