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交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被领进了贵宾室。  

进拍卖行的男修调整了面孔,用的不是真容,大众脸型,是那种走在街上也不会有人多留意的类型。  

他是天珠米的卖家。  

师大管事迎了贵客入座,也没拐弯磨角,直奔主题,将仙品净灵丹和净灵草拿出来,给卖家自己亲自评鉴。  

天珠米的卖家竟然来了,说明他有交易的意向。  

中年男修亲眼看到了丹光五寸长的仙品丹,目光掩不住喜色,与师大管事协商:“大管事,净草灵净灵丹我想全留下,一份用天珠米交换,能不能用其他东西和灵植之类的物品交换另一份?”  

“这得看阁下有没有等价的物品,阁下若手里有价值差不多的物品,我自然也乐意做个中间人,那位买家与阁下一样,都是胸襟宽阔的修士,想来可以协商。”  

师登岸笑着表明的态度。  

中年男士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取出一只一丈见方的大玉盒,打开了盒子,让里头的物品见了光。  

玉盒里有一块圆形玉色石头,石头似冰一样透明,却又少了冰的冰冷感,肉质温润细腻,似最温润的白玉。  

玉色玉石内部中心有一团似云朵形的绿汪汪的绿色团,隔着玉石皮,仍可见绿色团有如流水涌动的样子。  

“这是水魄玉,阁下运气果然极好,依它的外形与颜色来论,它还没成熟,应该还在灵泉眼中孕育中即被阁下发现,待它发育成熟,玉石尽去,中间的绿色即是水魄。”  

师登岸欣赏着玉盒里的玉石,水魄玉是灵泉眼里蕴育出来的一种水灵玉,再经历无数万年,水灵玉有可能凝出魄,即为水魄。  

水魄还没成熟,玉中有魄,就是水魄玉。  

发育完成的水魄,大约是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天珠米卖家手中的水魄玉,绿魄直径超过了一尺,还处于凝魄阶段。  

中年男修也有些遗憾:“却是如此。我去的太早,若再晚上十万年,它可能就凝成了,可惜,时不待人。  

这种水魄玉,适合水灵根和水木灵根的修士,我本人是风木灵根,属性不符,恰巧与一位大宗门的水木灵根修士有些交情,留着它想与熟人做交易,才没送来拍卖。”  

“阁下其实有净灵草或净灵丹一种即可,不一定非得要两份。”  

“大管事,您也知净灵草何等难寻,就算什么时候拍卖行有净灵草拍卖,也轮不到散修,错过这次,下次未必有我的机会。”  

“那行,阁下稍等,我给买家传讯。”师登岸也知净灵草的稀有,金狮族也需要净灵草,正在清点库存,意欲用其他资源与小仙子交换净灵草。  

他招呼了卖家,拿出传讯玉符,注入神识,给小仙子传讯。  

乐韵还在逛街,她出了拍卖行,顺路闲逛,扫荡各种普通凡人卖的吃食和用品,扫货扫得很开心。  

当储物袋里的传讯玉符有动静,她挪到街边,取了玉简读取了信息,知晓某位天珠米的卖家还想用水魄玉交换净灵丹净灵草中的一种,欣然同意。  

水魄玉也是天材地宝,必须换啊。  

有大运气的人就是好,都不用满世界的跑,很多天材地宝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乐韵欣欣然的回了传讯,收起传讯玉符,继续逛街扫货。  

与小仙子取得了联系,师登岸笑容可掬:“阁下的运气真正是极好极好的,那位修士同意交易。”  

中年修士吁了口气。  

交易达成,接着就是核算价值。  

若是水魄,因为它是仙士铸金身的神材之一,价值比净灵草还略高一截,因它还是水魄玉,价值比净灵草略低。  

核算下来,天珠米的卖主还得补一颗半灵晶给买主,他没有灵晶,将自己的收藏清点了一番,用资源抵灵石。  

他能找到天珠米和水魄玉,说明是运气加身之人,其收藏也不会差哪去,在摇光秘境中找到了很多高阶灵植,挖到了数种灵矿。  

他还找到了一条被采挖过的灵玉矿,收集到几万斤的玉石乳。  

师大管事依小仙子所需所喜选择,选了玉石乳和一些灵玉,还有一些高阶灵植,用来抵灵晶。  

核算清楚,交换物品。  

师大管事收起一堆资源,将一枚仙品净灵丹和一株五千年的净灵草给了天珠米的卖家,再赠送他了一株百年生的净灵草。  

“那位买家诚意求购天珠米,阁下同意将其从拍卖台上撤下来,她亦心怀感激,赠阁下一株百年生的净灵草,以此庆贺双方交易愉快。”  

“多谢那位阁下的康慨。”中年修士甚是欢喜,百年生的净灵草虽然药效不强,但它是完好的植株,可做种苗。  

他自己也有木灵根,攒足灵石去找个药植空间,或者在哪开辟洞府,把小净灵草种植下去再精心养护几百年,待它成了千年生净灵草,价值爆翻。  

自己不种植,也可以跟其他人做交易,同样是稳赚的买卖。  

交易圆满结束,中年男子得到自己所求,心情愉悦,将契约书还给了拍卖行,脚步轻快地离开。  

师大管事送卖家走另一道门,将他送出拍卖楼,由一位管事引他走拍卖行的西门离开。  

在大管事与天珠米的卖家会晤时,剑棘和饮露草的主人也相继来了拍卖行,被管事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接待室。  

前一位客人离开了,管事将先一步抵达的剑棘灵植的主人请进贵宾室。  

师大管事接待来客,做法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