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考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青水碧,万物复苏的春天,是个踏青赏景的好季节。  

乐韵吹了一阵杏花柔风,收起当工具房的那栋如意屋,走出了阵法结界,溜去草甸子上割蓝叶草。  

蓝城的蓝叶草,其实就是一种陆生藻,与海藻龙须菜是亲戚。  

蓝叶草的形状也如地球上的海藻龙须菜一模一样,枝叶新绿,枝条有二三指粗,分枝都有手指粗细,每年秋节开花,花的颜色蓝如矢车菊,结金色的籽。  

云澜灵界能吃的灵植太多,蓝叶草蕴含的灵气太少,它成了不入品的野菜。  

对于乐韵来说,云澜修士看不上眼的的蓝叶菜,可是做药膳的好材料,必须要收集啊,而且,还要撸种子挖植株移载进星核空间种植。  

年前那几天不太适合采挖蓝叶草,这个季节割叶挖植株都合适。  

四个帅哥和三只兽兽将附近的蓝叶菜割了苗,新长出的苗才一二寸高,苗短,正适合采挖。  

小萝莉挥着锄头,在草甸子上愉快地挖蓝叶草,顺带也挖些其他可入药的普通药植。  

宣少等人每天早出晚归,向着东面更远的区域扫荡鱼虾和普通灵植,当又一天收工归来,看到草甸子上有翻挖的泥土痕迹,风风火火地冲进了结界。  

人和兽兽们冲进了仍在原位的如意屋里,就见闭关两个月的人坐在那儿悠闲地磕着瓜子贝。  

四位男修三只人形兽,呼啦啦涌到桌边坐下。  

乐小同学给每人一盆瓜子贝,自己面前也有一袋子。  

瓜子贝就是晚饭了。  

四人三兽一边磕贝壳,一边说最近的近况,也将竺家来了两次的事也给说了。  

竺家再来访必然是去过了望海城,找回了被化灵丹化去了真元的四个族人,想带来让她看看还有没有恢复的希望。  

乐韵听了没多问,嘱咐宣少接下来几天不必再外出采集,让他抓紧时间做灵膳,争取多存储一些当储备粮。  

然后才与言臻林师兄说话:“他们哥俩肉身太弱,实力也不高,就算去了摇光秘境找到什么机缘也难以守住,是以,我改了计划,带他们去雷洲淬体。  

雷洲路途遥远,基本上可能会错过摇光秘境。  

摇光秘境十万年才开启一次,时不待人,机会只有一次,你们师兄弟俩不想错过机会,我们就在蓝城分道扬镳。”  

言臻、林师兄沉吟片刻,才答:“小仙子要四月初才起程,还有些日子,容我们师兄弟考虑考虑。”  

乐韵也没催两人做决定,嵯峨山的师兄弟俩愿放弃去摇光秘境,她多带两个小尾巴去雷洲也没什么。  

大厨宣少,确定明天开始存储备粮,立马就抓了燕少和三只兽兽小伙伴跑如意屋的屋檐下,搬出些一阶的水产开始处理。  

乐小同学晚上没呆结界内,她拎了葫芦娃和白音鹰声出了结界,跑到大河旁,取出一只吞湖贝收集水。  

为了下游不断流,只截取四分之三的水量。  

河水被截断,水量骤减,大量鱼虾在水中扑腾。  

从蓝城附近流过的大河,在云澜灵界算是比较小的一条河,水位最深的区域仅五百多丈,最浅的区域约百丈。  

因河流位于崇山峻岭间,河底与深水区栖息着不少一到四阶的水生妖兽。  

河流中食物充足,水生妖兽很少登陆活动,从而蓝城的修士们也鲜少去河里捕捉水生妖兽。  

主要是妖兽等级不高,深水区常常有旋涡,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高阶修士看不上那点食材,自然不会浪费时间捕捞。  

低阶的修士实力又不行,不怎么敢潜入深水区捕猎,毕竟曾经有过有水灵根擅水的修士下水后再没出来的前例。  

河水骤然减少了四分之三,水位急骤下降,那些在深水区的低阶妖兽自然也暴露了。  

葫芦娃、鹰声白音扛着鱼网,开开心心地网鱼虾、网低阶妖兽。  

深水区最多的是一二阶的鱼兽,而河底最多的是一种土褐色的河蟹,和青色壳上有蓝色星点的大河虾。  

土禢色的河蟹只只有小盆大,别看人家只有少量进化成了一阶妖兽,大部分是普通蟹,但是,人家可凶残了,能干掉一二阶的鱼类妖兽。  

青壳缀蓝星点的虾从几寸长到三尺多长都有,半大的虾子都比地球上的大龙虾大,成年虾身长三尺。  

大河虾有两对大钳子,非常凶猛,经常因为食物与河蟹打架,青虾和褐蟹是河底食物链的顶层掠食者。  

葫芦娃一网网到十几只蓝斑点的虾,激动得跑回大人身边献宝:“小仙子,快看,好大的河虾!这个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这个确实好吃,你们多捉点。”乐韵笑着点头,青壳缀蓝点的大虾,与地球欧洲f国最著名的蓝龙虾是近亲,两者的基因比较接近。  

“耶!”藤果乐得一蹦三尺高,赶紧将网里的鱼获收起来,又跑去河面上撒网。  

河水被截,河内的水量只有薄薄的一层,妖兽鱼争先恐后的往河底跑,与河底的虾蟹搅在了一起,你也往下钻,他也往下钻,河中翻起了浪花无数。  

鹰声白音和藤果乐坏了,一网又一网,每一网都是爆网。  

三只人形兽将上游一段河流的鱼虾网干净,再往下游移动,那些试图往上游游蹿的鱼虾从而纷纷自投罗网。  

仨兽一路往下,一直到了大河与另一条支流的交汇处,再返回小仙子身边。  

然后,小仙子扛着吞湖贝往上游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