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九章 清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然要取走老宅的藏宝,并不急于立刻就行动,决定先去找李氏藏的东西。  

她提着李氏到了上房东侧间的门外,打开了东侧间的门,摁亮了门框后面墙上电灯按钮。  

东侧间以前是乐家老人的卧室,乐水生与兄弟年少时和哥哥们住东厢,他二哥乐金生过继后,他住西厅,他大哥住东厢。  

再后来,大哥病逝,东厢便空着,到乐水生结婚时,乐家两老为了让小两口自在些,将东跨院做为小两口的新房。  

乐水生的原配病逝,他带着孩子又搬回了主院的西厢,再续弦时也仍住西厢房。  

乐羽一岁半前跟祖父母睡,一岁半后逐渐懂事,乐家两老将东次间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小孙女做闺房。  

李氏谋得乐家,为了彰显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搬进了上房的东侧间做卧室。  

乐家两老是李氏弄死的,李氏以胜利者的姿态堂而皇之的入住正房,也是以此行动来满足她膨胀的野心和成为胜者的成就感。  

东侧间宽4米,长七米有多,比较宽,电灯的瓦数略低了些,光不够亮,室内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侧间放着一张双月洞门的雕花架子床,有一面墙全是衣柜,床头靠墙的那一面墙挨着床头放着一张梳妆台,再之是四个多宝阁,临窗是条案和花架,一张美人榻。  

在屋中对着床的地方还有一套六凳的圆桌。  

粗看室内好像全是旧物,然而若有识货的人看到必定大吃一惊,室内的床和衣柜多宝架之类的家具全是老金丝楠木,放市面上,一个多宝架少说也能卖个十来万。  

乐韵打量过室内两遍,提着李氏进了屋,走到架子床前,将李氏扔地上,掐了几下,将李氏弄醒。  

贞夫人悠悠醒来,先是发怔,过一小会儿回过神,看着乐韵的脸,吓得一个机灵,下意识地就想爬起来。  

她没爬起来,因为手脚动不了。  

之前她的四肢能活动,却不能自控,现在仍然控制不了自己。  

她想叫,张嘴没发声音,一口凉气灌咙,呛得像是咙管被割破漏了风,发出“嗬嗬呵”的声响。  

贞夫人用力地咳了两下,咳嗽声也是五音不全,根本传不远,不由彻底绝望。  

乐韵又提了提李氏,让她侧依着架子床靠着免得趴地,自己走到梳妆台面,将椅子挪开,再将梳妆台端起来,放到了多宝阁架子前。  

贞夫人看到乐韵直接挪动她的老梳妆台,骇然失色。  

挪走梳妆台,乐韵从手在空中一抓就抓出一把尖嘴小锄头,冲着李氏扬了扬锄头:“你藏得的东西,也该重见天日了。”  

贞夫人看到乐韵变戏法似的拿出把小锄头,惊骇得连大气都不敢出,那人说要让她藏得东西重见天日,她剧烈地挣扎,想要爬出去捂住秘密。  

她真的动了,一下子趴在了地上。  

“那么激动干什么,东西又不会跑。”乐韵慢吞吞地抬脚走到放梳妆台的地方,挪走了为了防潮垫梳妆台的木板,举起小锄头就朝着靠墙的地方挖。  

室内的泥土干硬,但尖嘴小锄头的嘴很锐利,一锄头下去就破了泥层,而且明显碰到了东西,发出了一声响。  

乐韵挥着小锄头,起起落落十几锄下去,创松了一片泥土层,将泥推到一边堆起来。  

刮掉薄薄的一层泥土,露出青砖。  

乐韵又挖了一阵,挖出一尺半见方的一块地方,都排列着青砖。  

李氏为了省事,藏东西的地方表面覆盖的泥土层很浅。  

刨掉了泥土层,将青石一块一块地拿开,又是一层木板,移走木板就露出了藏东西的小坑。  

小坑四周砌了青砖,抹了泥,底面还放了石灰和草木灰吸水防潮。  

小坑里垫着青砖,砖上架着一口红漆木箱子。  

乐韵将红漆木箱子启出来,放在了急得目眦欲裂的李氏面前,当着她的面用力一扭小锁头,硬生生的将小锁头扭坏,摘掉。  

贞夫人眼睁睁地看着乐韵刨开泥土,看着她找到自己藏的东西,看着她将箱子捧出来。  

恨得目眦欲裂,却无能为力。  

当亲眼看见乐韵不费吹灰之力的徒手将铜锁扭坏,贞夫人骇得差点又一次晕过去,乐韵她…她究竟是什么怪物?  

她艰难地挺着已经僵硬的脖子,看着乐韵掀开了木箱子的盖子,取走了箱子表面的防水棉,又将裹着油纸的小盒子一个一个地拿出摊在她眼前,又恨又急,眼珠子都红了。  

一共有四个盒子,一个长方形盒子内码着金条,金条仍然黄澄澄的,共重二十斤重;  

一个盒子里放着药方集本和厚厚的一叠药方;  

一个盒子放着些信件,另一个盒子里放着些写有地址的纸、写有字的纸条和信件,还有几样配饰。  

乐韵拿起药方集本,解开了包本子的棉纸,翻开书瞧了瞧,瞧到熟悉的字纸,笑了笑:“李贞娘,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这本药方集本不是原本,是我太爷爷抄录的手抄本。  

我太爷爷继承到药方集本时怕因路途遥远路上丢失了原本,所以临蓦了一本带回家,真本藏在安全的地方。  

直到后来,他大难不死,在E北落户后才找机会去重新取回真本,真本传承给了我爷爷,然后传给了我。  

另外,你盗走的那块玉牌也是仿制品,我太爷爷也是怕路上丢失,用纸描了玉牌的样子,请人仿造了一块,真品与药方集藏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