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二章 上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翻背包,找了半晌只摸出三张红钞,颇为不好意思:“小乐,你有现钞没,先借我一千包个红包。”  

“行,我去拿。”乐韵没说不用包红包什么的,飞奔上楼,到书房翻出只盒子取出一千现钞,再拿个红包下楼。  

尹老校长包了一千二的红包给小同学帮拿去周家,嘱咐先别说是他给的,免得周家人知道了来喊他去吃饭。  

乐韵也懂老校长的心情,他心里不是个滋味,若去了周家只会更加内疚,所以不说废话,将红包塞在衣袖内,牵起弟弟的小手去周奶奶家。  

周奶奶定于十二点上席,还差五分钟即先放一串千响鞭炮,也是催请客人就坐。  

梅村知晓周夏龙娶媳妇的村民在新娘子进门后继续续续到达,就连邻村也有部分人员不请而至。  

原本摆二十桌,席面不够,在天井又添一桌,仍然不够,周满奶奶便作主将妯娌的房间收拾出来摆二桌,那里坐女客。  

那鞭炮响后,又有一拨人急冲冲地跑至周家,也将席位坐满。  

时至十二点,周村长即带着管席面的人巡看,发现还是有点挤,再在二楼原本周春梅住的房间再添两桌,也将人员全部安排下去。  

客人就坐,周村长瞅着主席还空着两座,吆喝:“周天明,去看看乐善下课了没。”  

“满爷爷,我下课了。”老人家刚虎虎生风的吆喝一句,乐善的声音便从大门外传进周家堂屋。  

“哎哟,说曹操曹操到啊。”  

“幸好没背后说人坏话,这要是说人坏话就被小牙崽给听去啦。”  

暗中等着乐家姑娘的人笑成一团。  

乐善跟着姐姐走到外婆家门口就听满爷爷说到自己,先应声,再跟着姐姐登上台阶迈过门槛进外婆家。  

周奶奶带着儿子和新媳妇,与周满奶奶随在周村长后头请客人入座,看到两小伢崽来了,几人欢欢喜喜的等着人过来。  

乐善很有礼貌,先喊了外婆满爷爷满奶奶和小外婆,再喊舅舅,最后才冲着穿红衣服的李女士叫了声“舅妈”。  

那声舅妈,让曹家人浑身一振,精神百倍。  

李女士也满心欢喜,赶紧将一直备着的红包给乐家姐弟一人一个。  

乐善接了红包,塞在姐姐宽大的衣袖里。  

周村长没见晁老爷子,问了声老爷子怎么没来。  

“我家来了客人,我晁爷爷在家陪客,晌午就不过来了。”乐韵笑着解释了一句,也把李女士给自己的红包塞在广袖的内口袋里。  

小乐乐说乐家有客,周村长猜着是小乐乐的朋友,也没有去请,催小伢崽去上席入座。  

周奶奶拉着小乐乐的小手手:“上次你不肯坐上席,我们也没强求,今天必须坐。”  

“上席轮不到我呀,我坐个次席就了不得了。”让她与一帮子老人坐?讲真,乐韵真心不太愿意,办红白喜事,主席上的客人吃饭最慢,起码得吃一个钟以上,很难熬时间的,坐偏席吃饱就能溜。  

“乐姑娘,你今天不坐上席,我们曹家人谁也坐不安啊。”曹家众人一齐起身,这桩婚事能成是因为乐家姑娘保眼,她不坐正席,曹家人谁能心安?  

“曹家人是娘家送嫁贵客,坐上席是天经地义的,我是属于男家的亲戚,应该坐偏席。”  

“别的时候我们不论,今天你和周八媳妇是正客,你去坐偏席可不行的,小乐乐,赶紧和你扒婶麻溜的去上席。”  

周村长一锤定音,不由分说,将小伢崽交给扒婶,让扒婶带去上席坐。  

乐善机灵得很,一溜烟儿地跑前,跑到晁奶奶和武老太太坐着地方,在中间加塞,当块小夹心饼干。  

小伢崽溜过来,晁老太太和武老太太那叫个乐啊,笑咪咪地揉揉小家伙的脑袋,还翻他的袖子看,逗他怎么不自己藏红包。  

乐家大伢崽穿着宽袖大服,乐善穿着的是直筒袖,姐弟俩的衣服都是天蓝色为主色,绣撒花。  

乐善任人摸脑袋,妥妥是乖巧萌宝一枚。  

被扒婶拉着的乐韵,哪怕再不想坐上席也不得不去,愣是被扒婶和曹家一位论辈份是曹婆婆堂嫂子的老人坐在靠北墙的一边,扒婶坐在背朝后堂的一方。  

小乐乐和媒人扒婶坐下去了,周村长让婆娘和妯娌们带新人去入席,他去厨房通知上菜。  

周奶奶等人坐下屋堂屋。  

客人入座,厨房的人端锅上菜。  

因为天热,不吃火锅,但是,因为是结婚,又是在家摆席,必须有锅才能显出喜气,要不然吃得不尽兴,所以摆了支锅架架锅,不用圆桌。  

第一道菜是以排骨打底的底菜,再先来三个主菜。  

上了四个菜,再放好几串的千响鞭炮,周村长带着新人在堂屋讲了几句话向来宾们致谢,再先敬一杯酒,正式开席。  

待客人开席后,周村长也去下堂屋吃饭。  

上屋的正席每桌都有陪客,有陪客们招呼曹家人,乐韵就当个吉祥物,只管吃吃喝喝。  

第一次上菜后隔了十王分钟再上三个菜。  

第二轮菜上桌,新人敬酒。  

敬酒先敬主上席,不仅敬客人,新人还得敬媒人三杯,乐小同学不喝酒,扒婶代喝。  

敬完上屋的四桌上席,新人们再去其他桌一一敬酒。  

新人敬酒快结束时,第三轮菜上桌,当新人敬完酒,管厨工们上最后一轮菜,两素一荤。  

最后一个荤菜是肉丸子,代表着圆满,也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