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半枚药片(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次竟然是细胞强化。  

上一次和细胞有关系的奖励还是细胞分裂可控基因锁,那个奖励让陈言在受伤的时候,能够快速愈合伤口。  

当然那个能力有点后遗症,就是用完后陈言特别能吃。  

这次的竟然是细胞强化,听这个名字应该是增加陈言的防御的吧。  

而且,对比上一次的听觉强化,这次的细胞强化很有可能也是进阶任务奖励,初次强化后,还有可能开启二度强化。  

按照黄国俊的说法,王霞在羁押期间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流程进行管理的,没有接触过任何外来物品,也没有接触过任何外部的人员。  

也就是说王霞自杀死亡,基本可以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  

“黄队,张辉的死亡现场还保留着呢吗?“  

黄国俊点点头∶“现场还在,张辉是7月12日死亡的,之后我们对王霞进行了羁押。”  

“因为王霞一直不配合审讯,所以现场的一切,除了尸体已经进行了解剖,现场还在封锁当中。”  

“那就好,这样…黄队,昨天晚上王霞监牢的视频帮我拷贝一份,晚上我有时间在仔细看看。”  

“我们现在去张辉被杀的现场看一看吧。”  

王霞的自杀现场就在拘留所内部监牢里,她自杀的过程又有视频录像为证。  

所以,王霞的死亡过程是清晰的,那么现在就要找到她为什么自杀。  

还有她到底是不是冤枉的。  

也就说,王霞自杀的根由还是在张辉被杀的案子上。  

更何况,王霞自杀带来的影响确实很不好。  

不仅是葫芦市侦缉队,就连省侦缉大队那边的压力都很大。  

一个在押杀人嫌疑犯,竟然在拘留审讯期间自杀,还在墙上留下我是冤枉的,我没有杀人这样的血书。  

如果消息传播出去,社会舆论会怎么看陈言前脚离开拘留室,辽省侦缉大队纠风组的同志们就过来了。  

他们工作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就是确认王霞在被羁押期间有没有受到过不符合规矩的审讯。  

比如刑讯逼供,比如疲劳审讯等。  

紫金花园3号楼1单元301室,就是王霞和张辉的家,五年前,张辉在此被杀,王霞也是在这里被抓到的。  

这栋单元楼是两梯五户的户型,张辉家的房子是边户,门对门的305也是边户,302、303和304是中间户型。  

陈言走出电梯的时候,正好有人搬家。  

“今天搬家的是304的租户,另外三间房子住的人前两天就搬完了。”  

一个发生命案的楼层,住户但凡有办法,不搬走才怪呢。  

”这一楼层的住户…都调查过了吗?”  

黄国俊点点头∶“案发现场王霞虽然被抓了个现形,但是对这四户邻居,我们也都做了走访调查。”  

“案发当天是晚上10点08分,张辉家的四个邻居除了302也就是他家隔壁住户,有三户家里都有人。”  

“当时报案的是305的住户,听到了喊叫声,也为是谁家夫妻吵架,出来看热闹的,结果就看到了对面的301房门打开着,张辉倒在门口,王霞跪坐在血泊里,手里还拿着尖刀。”  

“其他两户听到声音了吗?”  

黄国俊点点头∶“也听到了,但是没有出门,他们是在305的邻居报案后,被305的邻居敲门后才出来的。”  

报案人敲开邻居门…符合常理。  

但是,305住户的这人胆子倒是不小。  

一般人在看到杀人之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报警吗?  

是跑!  

是喊杀人了!  

绝对不是上前查看,然后报警,除非这个人胆子大。  

当然,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突发情况下的反应,根据黄国俊的描述,对方出来的时候王霞已经跪在血泊里,那就是已经杀完人了。  

对方如果胆子大一些,不跑或者不躲进自己房子也有一定的可能。  

而后续叫邻居出来,也是正常的。  

看到杀人,不叫人才有怪呢。  

“这个305的住户也搬走了吗?”  

“第二天就搬走了,这一层的住户,除了301和302之外,303、304还有305的住户都是租房子的。”  

“房子是租的,发生了这种事,当然第一时间就搬走了。”  

侧身让搬家具的装卸工,陈言出了电梯左转,正对着301房门。  

门口现在拉着警戒线,黄国俊身后的侦缉员上前,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入口,就是已经干涸成黑褐色的斑斑血迹。  

从门口一直延伸到客厅,有明显的磨擦痕迹。  

进入现场的第一时间,陈岩就开启了视觉基因锁和嗅觉基因锁。  

首先是气味方面,整个房间内气味驳杂,大概有几十个人曾今来过这里的气味交织在一起,混合在依然腥臭的血腥味里。  

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五天了,想要从气味上找到一些线索已经非常困难。  

不是说陈言没办法分辨这些气味,可是几十上百种气味交织,谁是凶手根本无从查起,而且当然报案人报案的之后,不少邻居都来过,这么多陌生人的气味出现,让陈言根本无法通过这一点做出有效判定。  

视觉基因锁同样开启。  

从现场血迹喷射和滴落的情况看,死者应该是在客厅茶几旁中刀。  

然后倒地后朝着房门爬行,所以留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