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接近真相(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仅仅是他们从事的行业。  

还有一个人的信息资料。  

王宝利。  

在1697人中,资产排名第一位。  

而他的出生日期,正是6月5日。  

陈言看向王强:“王队长,我记得上次你说的关于黑泥血池的诅咒。”  

“是要把被诅咒人的生辰八字刻在令牌上,然后镇压在黑泥血池中,对吗?”  

王强重新坐在座位上:“血池里的灵牌,鉴定组那边已经经过详细的检测。”  

“凶手应该是先用朱砂将被诅咒人的名字写在了灵牌上,然后再用朱砂浸泡。”  

“中间间隔的时间很短,所以没有办法恢复灵牌上具体的生辰八字。”  

陈言摇摇头。  

灵牌上刻的生辰八字,陈言和王敏一直都在等痕迹坚定组那边的消息。  

但是,现在看来,已经不需要了。  

这两天,在林刚等人搜集线索的时候,陈言可没闲着。  

陈言让王强专门找人,收集了黑市流传的诸多民间传说。  

甚至,还找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一个大神、二神,专门了解这些民间传说。  

所谓的大神、二神,是北方萨满教特有的一种宗教神职从业人员的称呼。  

他们并没有官方身份,但是在民间的认可度很高。  

在连城,陈言以前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接触过。  

这次,倒是好好的了解一番。  

“王宝利,54岁,出生日期就是6月5日。”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结合黑市这边的民间传说,基本能够确定案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黑市流传的黑泥血池,是很古老的萨满教诅咒。  

萨满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比较广泛,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变种。  

核心教义可以理解成一种动物图腾崇拜。  

黑市民间流传的保家仙,其实就是其中一种。  

在这种古老宗教中,认为所有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其实都是源自同一个化身。  

彼此独立,但在冥冥中却又有着神秘的联系。  

而黑泥血池,就是利用一定数量的同月同日出生人的鲜血,混合黑色泥土,制作出的地狱深渊。  

再将一人的生辰八字刻画在灵牌上,放在血池内,就可以保家仙对他的庇佑,诅咒那个人的前程生死。  

而在黑市的民间传说里,凡是请过保家仙庇护的人,一旦不在供奉保家仙,或者失去保家仙的庇护,就会霉运缠身,甚至末病而亡。  

“很有可能,整个案件,其实就是王宝利的仇人,为了迷信传说,而组织犯下的。”  

说真的,这还是陈言第一次接触这种案子。  

为了迷信杀人。  

但是,迷信的背后,就是惊人的利益。  

王宝利一旦死亡,那么他在大熊国所掌握的皮毛资源,自然会落入别人的手中。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我建议就以这个王宝利为中心。”  

“王宝利如果死亡,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有可能是背后指使。”  

说完,陈言看向王敏。  

这个分析,因为是刚刚根据王强的带回来的信息推理的。  

所以,陈言事先没有跟王敏商讨过。  

陈言想要征求一下王敏的意见。  

王敏点点头。  

陈言的推理虽然和他以往办案的推理不太一样。  

毕竟为了迷信杀人,还是有些牵强的。  

但是,牵强不代表没有。  

这年头,有多少人为了治病,相信迷信不相信科学,从而丢了性命。  

再说,这个王宝利,作为黑市在大熊国最有钱的人,生日居然就是6月5日。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我同意陈组长的建议,这条线索,林刚你来负责。”  

涉及到大熊国的信息情报,黑市侦缉队显然只能配合在华国的调查。  

大熊国那边的信息,还是要靠那边的情报网。  

就在林刚重新开启调查的第二天。  

田旭文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  

会议室内,田旭文开始汇报。  

“六个人偷渡入境的通道,我们已经查清楚了。”  

在黑市,华国和大熊国的边境线太长。  

从最东边到最西边,有上千公里的距离。  

隔绝两国的是一条江。  

即便是最宽的地方也才两千多米。  

很多地方宽度甚至不足两百米。  

虽然因为江水湍急,人是不可能通过游泳的方式渡江的,但是只要一条小船,顺江而下,用不了五分钟,就能横渡江边。  

“两国虽然边境线接壤比较长,但是为了防止边民越境,两国都在江面两侧布置了很多警哨。”  

“基本上是两三公里就有一个。”  

“而且,这些年已经在边境警哨布置了红外探测仪,对警戒范围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探测。”  

“所以,私自乘坐小船过江偷渡的行为,目前差不多已经杜绝了。”  

“所以,我们重点查了有运输资质的涉外企业。”  

打开投影,田旭文打开一段视频:“这是爱富宝公司在黑市的一个码头。”  

“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排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视频中,是三名男子,其中两个人穿着保安制服,一人穿着棕色夹克。  

“这两个穿保安制服的人,是码头上的保安。”  

“但是中间的,穿棕色夹克的人,叫杨俊。”  

“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