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突然意难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现场勘察的血迹涂鸦,不是无序的,而是野蔷薇。”陈言将自己的发现第一时间共享。  

“两起凶杀案,作案现场几乎一模一样,这是凶手在向外界传递信息。”  

“十字架象征救赎,跪拜象征忏悔,而野蔷薇的花语有一种说法就是悔过!”  

“…所以,初步判定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报复杀人案!”  

震惊!  

所有人看向陈言的眼神都充满震惊!  

这么一个毫无头绪的诡异凶杀案,陈言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理清了头绪,而且初步判定出了凶手作案动机!  

要知道,根据线索推理出凶手作案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锁定凶手目标人群的关键信息点。  

而陈言,在一天的时间内,不仅找到了凶手作案使用的手套,还推断出了作案动机,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现在,最关键的线索是两个被害人的关系,既然是报复杀人案,两人的关联性就非常重要…一队,联系技术部门调取林超、王雪峰所有社交聊天软件记录。”  

“二队,全力追查琥珀酰胆碱这种药物在连城市的使用情况…着重调查连海大学本校医学部有没有使用权限或者提取条件。”  

“三队,查一下最近有没有涉及到连海大学学生或者教师的刑事、民事案件。”  

二十分钟后,一队完成两位被害人的社交聊天软件记录调取。  

“陈组长,两人的社交软件主要是微信和QQ,都没有发现太大异常。”  

没有太大异常?  

陈言皱眉:“没有太大异常是什么意思?”  

“就是两人两年前加过一次好友,不过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就删掉了。”  

陈言眼中一亮:“快,马上安排人搜查林超和王雪峰的电脑,尤其是王雪峰的电脑,包括个人电脑和他在学校常用的电脑。”  

王雪峰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电脑的调查上,当然是陈言重点的关注对象。  

侦缉队老江湖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仅仅一个小时,两个队员就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  

“组长!组长!”  

“重大线索!”  

“原来两个死者是认识的,王雪峰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开发了一个简易聊天软件,叫做心灵旅社,他们都是这个旅社的成员!”  

“组长,这是成员名单,还有聊天记录。”  

陈言接过名单,仔细看了起来。  

“组长,您让我们查的有关连海大学的案件也出来了,一年内涉及连海大学案件一共是是12起。”  

“其中八起是教师家庭纠纷,两起是学生诉讼老师性侵,还有2起是学生自杀。”  

“自杀?”陈言抬起头:“死者叫什么名字?”  

“杨晓晓和徐畅!”  

两个名字一出,陈言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已经是月明星稀,顿时大惊失色。  

“队长,快!”  

“派人到连海大学,找到建筑系李海、数学系孙峰两个学生!”  

“其他人,立即逮捕杨晓晓和徐畅的父亲!”  

张云虎虽然还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是陈言现在是专案组组长,执行命令是第一准则。  

关闭一直和上级连线的视频,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出发连海大学。  

然而,陈言等人还是晚了一步。  

李海和孙峰失踪了。  

杨晓晓和徐畅的父亲也不在家,抓捕人员扑了个空。  

“组长,现在怎么办?”刘青山现在已经不叫陈言小陈了。  

在警队,讲辈分的前提是你比别人强,可是当能力不如人家的时候,就要按规矩来。  

比如张云虎,侦缉分队内包括刘青山在内,比他警龄长的有十几个人。  

可是哪个见面不是恭恭敬敬,老老实实,谁敢摆前辈的谱?  

这就是能力和职位带来的影响。  

而陈言,现在就是能力突出!  

陈言脸色铁青。  

凶手比想象中的狡猾…也更果决。  

而且,陈言现在意识到,对方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不对,是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拖延到把四个人全部杀死。  

其实,在看过心灵旅社聊天记录后,陈言都想帮一帮那两个凶手,那两个自杀女孩的父亲。  

但是,警察的职责让陈言不能这么做。  

林超、王雪峰、李海和孙峰纵然该死,也应该由法律去制裁他们。  

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  

“第三教学楼301教室,第九教学楼202教室,立即派人!”  

杨晓晓和徐畅是同班同学,也是林超的同学。  

她们上课的地方只有四个地方。  

除了刚刚发生两起命案的第十二教学楼204教室、306教室外,就只有第三教学楼301教室,第九教学楼202教室。  

杨晓晓和徐畅的关系很好,每次上课都坐在一起。  

三队拿回来的资料照片,有一张就是杨晓晓和徐畅上课的时候拍的。  

两人所在方位,就是林超和王雪峰人皮和尸体对着的方向!  

这次两只队伍赶到两个教学楼的时间很及时。  

“你们比我想象的来的要早很多。”杨成汉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反抗,更没有劫持李海。  

他只是在转身的瞬间,用刀子刮花了李海的脸。  

审讯室。  

陈言坐在杨成汉对面。  

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