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可算把你找着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云虎等人也发现了陈言的到来。  

但只是点了点头,就忙着看勘察现场了。  

因为案件性质太恶劣,已经直达省队了。  

上面给了一周之内必须破案的期限。  

张云虎现在是亲自带队,主抓这起血色十字凶杀案。  

叮!最强警察培养系统任务发布。  

侦破血色十字凶杀案,限期五天,完成任务,奖励技能枪械专精,失败或者超期取消任务奖励。  

陈言脑海中响起两声提示音。  

这次的奖励竟然是技能枪械专精?  

陈言还以为系统只会奖励自身基因锁开启之类的奖励。  

想在看来,系统的强大有很大挖掘空间啊。  

“小陈,”介绍完大概情况,刘青山也要忙自己的任务了:“你在外围盯着点,不要随意走动,千万不要私自动任何东西,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开展现场勘察的。”  

陈言点了点头:“师父,您放心吧,这个我懂!”  

陈言虽然是实习警察,但队里的同事早就对他能力的非常认可了。  

网络招piao案就算了,毕竟有一点偶然性。  

但是前天侦破的碎尸杀妻案,可是实打实的能力。  

队里那么多老江湖都没发现的一些细节,陈言就发现了。  

不仅发现了,还找了最重要的证据。  

否则的话,真要定性成失踪案,不仅杀人者逍遥法外,队里以后也抬不起头。  

但是,陈言现在的转正批复还没有下来,一刻没有转正,就不能坏了规矩。  

不过这对陈言来说无所谓。  

刚一进现场,陈言就开启了嗅觉基因锁和视觉基因锁。  

浓郁的血腥味压倒了其他所有的气味。  

想要依靠嫌疑人的体味追踪凶手,显然是不可能了。  

而且这里是教室,人流量特别大,在血腥味的覆盖下,有几百种体味,根本没办法分辨。  

但是,陈言也不是一无所获。  

无数种气味中,陈言发现了两种特别的味道。  

一种是酒精,浓度很高的酒精。  

另一种味道非常淡,却非常特殊。  

琥珀酰胆碱,又称司可林,一种和N2胆碱受体阻滞药效果类似,也就是常用的肌松药一种。  

但是和N2胆碱受体阻滞药,琥珀酰胆碱主要的作用是在四肢、颈部肌肉松弛,作用快而短暂,而且没有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说白了,就是能让受用者四肢无力,说不出话。  

这种药,是属于管制类药物,一间教室内,怎么可能有这种药物的味道?  

同时陈言视觉基因锁开启,配合画面定格能力,陈言周身的一切都好像拼图一般,在陈言脑海中放大。  

开启上帝视角的陈言,仿佛在教室上空,俯瞰着一切。  

原本在地面上凌乱的血迹,此时却呈现出一幅图案。  

蔷薇!  

竟然是一副野蔷薇的图案!  

凶手为什么用受害者的血液留下野蔷薇的图案?  

有什么特殊寓意?  

是杀手刻意留下的标记符号?  

还有用受害者人皮钉制的十字架。  

为什么?  

为什么是十字架,而不是别的图案?  

脑海中人皮钉制的血色十字,在陈言眼前瞬间放大。  

掌心、肩膀、前胸、额头、小腹、大腿、小腿、脚踝…  

一共21颗钢钉。  

而且,在受害者的尸体上,也在相应的位置有洞穿伤口。  

同时,人皮和尸体之间的血迹非常连续,就好像是尸体先被钉在黑板上,然后脱下人皮,跪在人皮下方。  

可以想象,这个过程中,受害者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  

放大尸体。  

尸体的姿势很特别。  

死后的尸体是不可能自然呈现跪拜姿势的。  

放大尸体图像,在尸体的下肢,腰部和胸腹处,都有钢丝钳制。  

凶手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非要将尸体摆成跪拜姿势?  

野蔷薇…十字架…跪拜…  

诡异的药味。  

现在,最大的线索就是琥珀酰胆碱。  

这种药物的使用,如果是正规渠道,每一毫克都是有使用记录的。  

除非对方是化学专家,能够提炼这种碱类。  

三个小时后。  

张云虎等人完成了初步的现场勘察。  

“小陈,老刘把你也喊来了?”张云虎的声音有些疲惫,高强度工作了一上午,是人都会疲惫不堪。  

“怎么样?有没有发现点什么线索?”  

“张队,师父叫我过来见识见识。”接着,指着尸体的方向:“我没有到尸体近处观察,发现的线索不多。”  

张云虎惊讶的看了陈言一眼,刚刚虽然一直在忙着工作,但也注意到陈言一直在外围。  

本来只是下意识的问一嘴,没想到陈言真的有线索。  

“什么线索?”如果是别人,张云虎可能不会在意,但是前天的碎尸杀妻案让张云虎明白,陈言非常善于发现细节。  

他既然说有线索,那有可能真的有点线索。  

“张队,我现在还不能肯定…”陈言皱了皱眉:“需要去确认一下。”  

“好,反正现场勘察完了,我们跟着你一起吧。”  

陈言这次到没有反驳,琥珀酰胆碱的味道本来就很淡,而且他的嗅觉基因锁范围只有一百米,他得抓紧时间。  

顺着琥珀酰胆碱的味道,陈言率先离开了教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