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咱这么说已经是要交权啦(2/3)
我坐过的那头大象,孙儿肯定比不上您老的身价,但骑一次只要五百文不贵吧?”
“这…”
老朱听到这话当场愣住,然后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你呀你…”
“咱有时候真恨不得把你的脑袋敲开,看看你的脑子是咋长的!”
“这种挣钱的办法也就你能想得出,哈哈哈!”
朱元章是彻底被大孙的机智给折服了,宠溺的揉了揉大孙的脑袋,领着大孙一起走向太平门。
在两人身后是朱棡和朱棣正领着的一群大明藩王,好奇的在官道上张望呢。
“三哥,你给我说说,朱允熥是咋把蜡烛装在琉璃罩子里的?”
“这个呀…”
朱允熥还真跟朱棡解释过,可朱棡现在满脑子都是养生,压根就没当回事。
现在见四弟主动问自己,一下子就抓瞎了。
“这事我也不太懂,你侄子朱济熺应该知道…”
“朱济熺!”
正在跟几个堂兄弟在后边闲聊扯澹的朱济熺,听到父王招呼自己,赶忙颠颠的跑了上去。
“父王,儿臣在…”
“你给你四叔解释下这电灯的原理!”
“哦哦…”
“回禀父王和四叔,此物乃由电流交汇而成,正负电流作用到钨丝之上,通过电阻…”
朱济熺讲得很清楚明白,可对于没有一点电学尝试的朱棣来说,依然如同在听天书一样。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听明白了,那就是此物不是天上的雷霆,是凡人所能掌握的力量!
“你是从何处得知?”
“我吗?”
“我在皇家学堂上学呀,学堂上的先生们讲的。”
“而且,今天这路灯,以及城门上的灯光设计,还有我的功劳呢!”
“呃呃…”
朱棡听到这话满脸骄傲,朱棣听到这话则是满脸震惊。
“你说这是你们在皇家学堂上学的?”
“是啊!”
“有时候到了高深课程,皇太孙还亲自来授课呢!”
“呃呃…”
朱棣闻言心中更加震惊了,他原本以为朱允熥只是想通过皇家学堂,将他们这些藩王的子嗣控制在京城当人质。现在一看,朱允熥是真舍得下血本啊,连这么高深的学问都愿意教!
这下倒是让朱棣陷入左右为难了,他对于这种可以发光的电灯着实好奇得很,对于今天乘坐的火车也非常羡慕。但一想到让自己的儿子待在京城,他心里就总是有些担心,生怕自己的“软肋”被朝廷拿捏住。
朱棡见朱棣面色不对,赶忙展开忽悠大法。
“四弟!”
“你不妨让家里的几个侄子也留在京城读书算了。”
“今天这情况还没看出来吗?”
“大明的天变了!”
“现在朱允熥做的很多事情,不仅是咱们不能理解,就是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无法理解!”
“咱们这茬人是跟不上时代了,你总不想让下一代也跟不上吧?”
“这…”
朱棣沉吟良久道。
“三哥说得在理,我回去跟妙云商量下,她要是同意,我就让自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家伙跟着你家济熺一起读书!”
朱棡闻言无所谓地笑了笑。
“行吧!”
“想不到向来雷厉风行的四弟,竟然也成了个惧内之人…”
朱棣自然听得出朱棡在冷嘲热讽,但他懒得计较,只是默默的在心里计算得失。
相较于朱棣的忧心忡忡,其他藩王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朱椿和朱柏联袂而行,一边走一边聊道。
“想不到咱们才就藩几年,大明就已经发展成这样了。”
“估计等咱们过几年再回来,连进宫的路都找不到喽!”
“谁说不是呢…”
“这般盛大的景象,简直是在梦里都不敢想,没想到竟然被皇太孙给实现了…”
“十一哥,你说皇太孙办的学堂里会教这些东西吗?”
朱椿斩钉截铁的道。
“会!”
“这事我特意找母妃打听了,据说现在三哥家的几个儿子,已经学上了…”
“啊?”
“那我等儿子长到八岁就送进京城读书!”
其他藩王听到两人的对话,心思也渐渐活泛起来。
相对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人质不人质的事,就算朱允熥不教授这些知识,他们也不敢违抗朝廷的命令。
但如果皇太孙不藏私,视所有宗室子弟为一家人,那他们岂不是赚大了?
就算学不到火车的技术,能学会鼓捣这种电灯,将来带回封地,也能将王宫打造的更漂亮不是?
朱允熥搞出的“天宫”连大明藩王都动心了,那些海外藩王更是羡慕的直流口水。
他们一个个变戏法似地从袖子里摸出一块块金子,强行塞进随行的鸿胪寺官员手里。
“这位大人,敢问敝国可否派一千名遣明使来大明学习此等技术?”
“此事太大,下官得禀明皇太孙殿下才能给贵国答复…”
“不过,若是贵国想入国子监嘛,下官倒是有点办法…”
日本熙成天皇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国子监的东西有啥好学的,我们大日本要学就学打造火车和电灯的技术!
来自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的巴尔库克王子也动了心,抓着一路陪同的官员提建议。
“本王想了一下,觉得我国和大明的合作还应该加上一些条件!
“这…”
老朱听到这话当场愣住,然后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你呀你…”
“咱有时候真恨不得把你的脑袋敲开,看看你的脑子是咋长的!”
“这种挣钱的办法也就你能想得出,哈哈哈!”
朱元章是彻底被大孙的机智给折服了,宠溺的揉了揉大孙的脑袋,领着大孙一起走向太平门。
在两人身后是朱棡和朱棣正领着的一群大明藩王,好奇的在官道上张望呢。
“三哥,你给我说说,朱允熥是咋把蜡烛装在琉璃罩子里的?”
“这个呀…”
朱允熥还真跟朱棡解释过,可朱棡现在满脑子都是养生,压根就没当回事。
现在见四弟主动问自己,一下子就抓瞎了。
“这事我也不太懂,你侄子朱济熺应该知道…”
“朱济熺!”
正在跟几个堂兄弟在后边闲聊扯澹的朱济熺,听到父王招呼自己,赶忙颠颠的跑了上去。
“父王,儿臣在…”
“你给你四叔解释下这电灯的原理!”
“哦哦…”
“回禀父王和四叔,此物乃由电流交汇而成,正负电流作用到钨丝之上,通过电阻…”
朱济熺讲得很清楚明白,可对于没有一点电学尝试的朱棣来说,依然如同在听天书一样。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听明白了,那就是此物不是天上的雷霆,是凡人所能掌握的力量!
“你是从何处得知?”
“我吗?”
“我在皇家学堂上学呀,学堂上的先生们讲的。”
“而且,今天这路灯,以及城门上的灯光设计,还有我的功劳呢!”
“呃呃…”
朱棡听到这话满脸骄傲,朱棣听到这话则是满脸震惊。
“你说这是你们在皇家学堂上学的?”
“是啊!”
“有时候到了高深课程,皇太孙还亲自来授课呢!”
“呃呃…”
朱棣闻言心中更加震惊了,他原本以为朱允熥只是想通过皇家学堂,将他们这些藩王的子嗣控制在京城当人质。现在一看,朱允熥是真舍得下血本啊,连这么高深的学问都愿意教!
这下倒是让朱棣陷入左右为难了,他对于这种可以发光的电灯着实好奇得很,对于今天乘坐的火车也非常羡慕。但一想到让自己的儿子待在京城,他心里就总是有些担心,生怕自己的“软肋”被朝廷拿捏住。
朱棡见朱棣面色不对,赶忙展开忽悠大法。
“四弟!”
“你不妨让家里的几个侄子也留在京城读书算了。”
“今天这情况还没看出来吗?”
“大明的天变了!”
“现在朱允熥做的很多事情,不仅是咱们不能理解,就是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无法理解!”
“咱们这茬人是跟不上时代了,你总不想让下一代也跟不上吧?”
“这…”
朱棣沉吟良久道。
“三哥说得在理,我回去跟妙云商量下,她要是同意,我就让自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家伙跟着你家济熺一起读书!”
朱棡闻言无所谓地笑了笑。
“行吧!”
“想不到向来雷厉风行的四弟,竟然也成了个惧内之人…”
朱棣自然听得出朱棡在冷嘲热讽,但他懒得计较,只是默默的在心里计算得失。
相较于朱棣的忧心忡忡,其他藩王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朱椿和朱柏联袂而行,一边走一边聊道。
“想不到咱们才就藩几年,大明就已经发展成这样了。”
“估计等咱们过几年再回来,连进宫的路都找不到喽!”
“谁说不是呢…”
“这般盛大的景象,简直是在梦里都不敢想,没想到竟然被皇太孙给实现了…”
“十一哥,你说皇太孙办的学堂里会教这些东西吗?”
朱椿斩钉截铁的道。
“会!”
“这事我特意找母妃打听了,据说现在三哥家的几个儿子,已经学上了…”
“啊?”
“那我等儿子长到八岁就送进京城读书!”
其他藩王听到两人的对话,心思也渐渐活泛起来。
相对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人质不人质的事,就算朱允熥不教授这些知识,他们也不敢违抗朝廷的命令。
但如果皇太孙不藏私,视所有宗室子弟为一家人,那他们岂不是赚大了?
就算学不到火车的技术,能学会鼓捣这种电灯,将来带回封地,也能将王宫打造的更漂亮不是?
朱允熥搞出的“天宫”连大明藩王都动心了,那些海外藩王更是羡慕的直流口水。
他们一个个变戏法似地从袖子里摸出一块块金子,强行塞进随行的鸿胪寺官员手里。
“这位大人,敢问敝国可否派一千名遣明使来大明学习此等技术?”
“此事太大,下官得禀明皇太孙殿下才能给贵国答复…”
“不过,若是贵国想入国子监嘛,下官倒是有点办法…”
日本熙成天皇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国子监的东西有啥好学的,我们大日本要学就学打造火车和电灯的技术!
来自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的巴尔库克王子也动了心,抓着一路陪同的官员提建议。
“本王想了一下,觉得我国和大明的合作还应该加上一些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