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9章 一一道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说久别胜新婚,但是,也要看身体状态对不?  

所以重逢后的第一夜,两人啥都没做,相拥着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诉说着这一年半来,各自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  

杨若晴跟骆风棠那询问辰儿的情况。  

骆风棠跟杨若晴这细问大志婚事的事,骆宝宝的营地,以及家里刚添的团团圆圆两个小家伙的事情。  

杨若晴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骆风棠沉吟了一番后,说:“咱首先说长子大志的婚事。”  

“志儿求亲和订婚,我们这边都没过去,这失了礼数!”  

“腊月成亲,我们也过去不了,就算过去了,回来恐怕赶不上过年,毕竟河运会结冰。”  

“等明年开春,我去京城之前,咱先去一趟扬州,拜访下亲家,咋样?”  

杨若晴点头:“我都听你的!不过,也不算失礼数吧,我原本就跟志儿打过招呼,我说你求亲的时候给我捎信,我得过去呀!”  

“结果这孩子并没有,他请的是他那边的同胞兄长和姐姐们代替。”  

“哦对了,还有志儿的亲娘呢,所以志儿说就不需要我这边太奔波。”  

“但即使如此,我也还是捎去了聘礼啊!咱不能出人,那就出钱,对吧?”杨若晴呱唧呱唧,感觉自己像一只麻雀。  

骆风棠说:“咱要尊重志儿的想法,但咱也要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到位。”  

“那回头等到家了,我给志儿那边写封信,跟他说明一下我们俩正月里的安排,看他怎么说。”  

杨若晴再次点头:“好,你来安排,我都听你的!”  

天亮的时候,恢复了精力的某人,有些忍不住了。  

于是,做了一番双人运动之后,某人心满意足的给杨若晴将被子盖好,他自己则起身穿衣准备出门。  

“天才麻麻亮,你这是要上哪去啊?”杨若晴问。  

她可是累坏了…不好意思说的那种,估计不赖两个时辰的床是起不来的。  

骆风棠说:“回村之前,我再去县衙一趟,当面督促下县令!”  

杨若晴明白了。  

朝他笑了笑,“好的,那我接着睡,你回来后你先吃早饭,不用等我!”  

骆风棠推门离开,杨若晴翻了个身,抱着他睡过的枕头在怀里,嗅着熟悉的气息,再次安心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了。  

骆风棠在门口的小院子里修剪腊梅花枝,杨永进手里捧着一碗暖手的热茶,站在旁边,晒着日头,跟骆风棠那拉家常。  

基本都是杨永进在说,骆风棠在听,偶尔回应几句,恰到好处。  

杨若晴洗漱完毕来到门口,杨永进笑眯眯说:“可算起床了,棠牙子一回来,你就变懒了,平时也没见你这样赖床。”  

也许是做了害羞的事儿,所以杨若晴有点心虚,总觉得二哥这话里有话,以至于她的脸都红了。  

骆风棠察觉到了杨若晴的尴尬,转过身,挡住了这对兄妹的视线。  

他放下手里用来修建花枝用的剪刀,转身朝杨若晴走来。  

温和的目光,如同这冬日的暖阳,看到了杨若晴的心里,暖融融的!  

“你回屋坐着去,我去灶房给你拿早饭。”骆风棠说。  

杨若晴点头,赶紧转身回了屋子。  

骆风棠离开的时候,把杨永进也一块儿带走了。  

杨若晴在屋里等了一下下,骆风棠就拎着一只多层食盒过来了。  

一叠牛肉玉米粒馅儿的肠粉,上面涂了蒜蓉辣酱。  

一叠红糖糍糕,上面撒了炒熟的黄豆粉。  

两碗小米粥,两只水煮鸡蛋,两根小油条。  

杨若晴看到碗快是双份,不由得问他:“你老早就起来了,咋还没吃?不饿得慌嘛!”  

骆风棠微微愣了下,随即笑了说,“我吃过了的,这不,陪你再吃一回。”  

这话,杨若晴可是打死都不信的。  

这家伙九成九是一直饿着肚子等她醒,然后再一起吃。  

“你呀你呀,回头饿坏了胃,看你咋整!”  

面对着她的娇嗔,骆风棠只是笑,手里继续帮她剥着鸡蛋壳。  

“来,先喝口稀饭,然后把鸡蛋吃了。”  

骆风棠把鸡蛋放到杨若晴碗里。  

先喝稀饭,是为了润滑肠胃,相当于早晨起来开嗓子了。  

接着再吃鸡蛋,因为鸡蛋营养。  

不要先吃其他的,到时候肚子给填满了,其他的就吃不下了。  

两口子美美吃了顿早饭,然后,杨若晴去灶房那边转了一圈后,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只话梅烧鹅。  

“俩孩子喜欢吃这个。”杨若晴提起烧鹅,对骆风棠那晃了晃。  

骆风棠点头,“那就带回去!”  

尽管这趟从京城回来,他带了足足辆马车厢的东西…  

但是,只要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都不嫌多!  

晌午的时候,夫妇二人抵达长坪村。  

家里人都已经知道骆风棠回来了,因为骆风棠的两车厢东西昨天傍晚就已经让亲兵送回了长坪村。  

所以当夫妇二人的马车刚拐进骆家的院子门,不仅家里人都从堂屋来到了院子里,就连对门的曹八妹,孙家人,鲍素云他们也全都听到动静出来了。  

骆铁匠和杨华忠过来帮忙牵马。  

骆风棠可不敢劳累两位长辈,他跟诸位长辈一一行礼之后,杨若晴接过了他手里的缰绳。  

“我去安顿马车,你往右边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