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0章 更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有福带着珍儿进来了。珍儿手里已经没端饭碗里,而是拿着红枣在吃。“呀,哪里来的红枣啊?”廖梅英问。身为家里的女主人,家里有啥吃食,没啥吃食,廖梅英心中都有一盘账的。就算是红枣,她也一样认出这不是她生娃之前,打发张有福去镇上买的那种红枣,品相不一样。自家的那红枣,是带核的,外面的枣子皮皱巴巴的,主要是用来浸泡开,然后熬粥补元气。而珍儿手里拿着的红枣,明显是那种掏空了核,颗粒饱满,可以用来做零嘴小吃的红枣。价格,肯定也更贵了。被问到这个,珍儿边吃边看向杨若晴,然后抬起小手指了下杨若晴:“她给我吃的。”廖梅英蹙眉,抬手将珍儿的小手放下来,说:“这样指着别人就不是好孩子了。”“你告诉娘,她是谁呀?是不是晴姑姑呀?”珍儿点头。发现杨若晴正微笑着看着自己,然后他非常不好意思的躲到廖梅英怀里去了。廖梅英拍着他的后背,无奈的说:“男孩子家家的,咋就这样腼腆呢,脸皮比女孩子还要薄。”杨若晴微笑着说:“这说明他开始懂事了嘛。”张有福端了面碗过来,对廖梅英说:“趁热把面吃了。”廖梅英低头对珍儿说:“娘先吃面,你吃了吗?要不要一块儿吃?”珍儿抬起头,又摇摇头,“我吃饱了,爹给我吃了好多好多肉肉。”廖梅英便摸了摸珍儿的脑袋,让他去桌边找春霞玩:“那是你表姐,去跟你表姐玩。”珍儿过去小心翼翼的往桌子那边去了。而这边,廖梅英接过张有福手里的面碗,朝他笑了笑:“劳累你了,给我们娘几个做这么好吃的面条。”张有福愣了下,没想到廖梅英竟然当着杨若晴和刘氏的面就这样夸赞他,这可让他受宠若惊啊,甚至还有些招架不住。杨若晴也笑着说:“有福哥是好男人,疼媳妇儿和孩子!”廖梅英点头,又问张有福:“你别光顾着照看我们母子几个,还有咱娘呢,娘吃了吗?”张有福说:“娘还没吃,先前我去她屋,她叫我先紧着你们,说她再睡一会儿,饿了再说。”廖梅英蹙眉,“咋能那样呢,你快些去看看娘吧,我现在身上不方便,你多劳累劳累。”张有福对廖梅英这番话,很是欣慰。这咋一听好像是她的亲娘,她在托付他。可实际上,这是他的亲娘啊,她是儿媳妇。儿媳妇能这样,他作为丈夫,感觉自己娶对了人。而且梅英并不是只有一张嘴皮子,她没坐月子之前,几乎都是她在服侍娘。“行,那你们先聊着,我过去看看娘。”张有福招呼了一声,大步离开了西屋,上了堂屋那边的东屋去了。而西屋这边,刘氏在桌边热情的给杨春霞和珍儿做起了介绍,希望能够让他们俩表姐弟成为朋友,以后一起玩。尽管,珍儿三四岁的样子,而杨春霞已经十四了,表姐弟相差了十岁。可是在刘氏看来,杨春霞的脑子还不如珍儿好使呢,两个人做玩伴,刚刚好!而床边,杨若晴也跟廖梅英这道出了今天过来的另一桩事,那就是关于绵绵落月的事。廖梅英手里的快子一顿,抬起头很是惊喜的望着杨若晴:“昨夜生的?”杨若晴点头。“多重的娃?”廖梅英又问。杨若晴想了想,“说是八斤过二两!”“天哪!”廖梅英吃惊得嘴巴里都能塞进一只大鸭蛋了。“那可是真正的大胖小子啊,亏着咱绵绵生啊,她那细胳膊细腿细腰肢的,这一趟吃苦头了。”廖梅英感慨着说。自己这趟都是二胎了,而且贵儿的个头生下来并不是很大,才五斤多。可自己还是感觉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绵绵那娃,比自己的贵儿足足重了三斤,而绵绵还是那样纤细的体型,可想而知那种痛苦!杨若晴听到廖梅英的感慨,也是满脸的心疼。“肯定是遭罪了,但好在母子平安,接下来就是调养了。”她说。夜一不差钱,五婶更是绵绵的亲娘,这趟过月子肯定是啥东西好就紧着绵绵来滋补。相信经过一个月的调理,绵绵肯定能恢复如常的。女人嘛,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这是自然界的选择。自然界将这份传承的重担交付给了女人,自然之神,会庇佑的。“晴儿,那你们接下来是咋样安排的?”廖梅英又问。杨若晴见她的快子一直都停留着没动,于是提醒她:“大嫂,你边吃边问,待会面条冷掉了。”廖梅英点点头,又往嘴里扒拉了一口面条,边吃边望向杨若晴,期待她的后文。杨若晴明白廖梅英问的那句话的意思,她说:“家里这边各房应该是暂时按兵不动,等绵绵那边满月了回了长坪村,到时候大家再去五房看望他们母子。”“至于我自己,我情况特殊一些,不仅是绵绵,还有夜一和棠牙子的关系,所以明日我可能会去一趟县城探望绵绵。”廖梅英连连点头,“好,好,那我就跟大家伙儿一块儿,到时候绵绵满月回来了,我再去五房探望。”杨若晴莞尔,“大嫂你眼下这个情况,也不方便呀,你就安心坐月子,照顾好自己和贵儿!”廖梅英原本还想多留杨若晴说一会儿话,但杨若晴实在是不行。家里两个孩子,没法在外面久待。而且这一趟出来传个话,已经传了好一阵了。若是再在外面待下去,家里两个小家伙醒了,尤其是圆圆,估计要闹翻天了。所以杨若晴说完该说的话,赶紧起身告辞了。但刘氏却没跟杨若晴一块儿走,她还留在廖梅英那里。为啥呢?因为杨春霞和珍儿真的玩到一块去了啊!“梅英你看,我就说他们表姐弟能玩到一块吧,看看,这多好呀!”廖梅英也看到了这姐弟俩的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