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6章 重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以,小黑和徐巧红又花了一番心思去安慰杨华梅。  

杨华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非常低迷,别人也没办法,有些事,不能接受也得接受,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想要把腿治好,就要忍受对大孙子的思念之情。  

庆安郡。  

在庆安郡靠近书院的后面那条宽阔街道两侧,成片的四合院在庆安郡属于中高档住宅区。  

住在这一片的,多半都是念书人。  

这条街上多半的店铺都是卖文房四宝的,又或者各种书斋,茶楼,酒楼,戏楼。  

总之,这条街比别处的街差不多,却又不同,鲜少有贩夫走卒在这里吆喝叫卖,这里的文化气息较别处浓厚。  

当然,能在这里住的人,在庆安郡的这个消费圈子里,都是属于中高档收入的家庭。  

而小安和何莲儿的新家,就坐落在这里。  

两进的四合院,原本是住小安和何莲儿小两口的。  

白天小安骑马往返家里和兵部,夜里再返回家中陪何莲儿一起吃夜饭。  

何莲儿的爹娘一直住在市郊的小镇上,没跟小两口住一块儿。  

原本这两进的院子的家务活都是小安和何莲儿自己整,自打何莲儿怀孕,小安就去外面雇了一对仆人夫妇过来,看家护院,打扫院子,烧饭浆洗。  

中间有一段时间何莲儿在长坪村住,这院子小安就回来的少,基本就是交给那对夫妇去打理。  

后面何莲儿回来后,何母也搬到了这里给闺女作伴,顺便给闺女和女婿烧饭。  

如今闺女即将临盆,何父也暂时把小镇上的早点铺子关了个三五天,一门心思来庆安郡的闺女家帮闺女壮胆。  

就在这天晌午,何母陪着刚刚午睡起床的何莲儿在院子里晒日头,顺便散散步,看到院墙底下那一大片的空地,何母忍不住感叹说:“这么好的院子,几个显眼的地儿都用来种树和花花草草了,要是依我的脾气啊,沿着这院墙跟下,手臂宽的地儿,能一路种上白菜香葱小蒜啥的,”  

“再挨着墙壁擦一些竹竿啥的,种上豆角黄瓜丝瓜条那些牵藤的菜。”  

“如此一来,家里一年四季都有蔬菜瓜果吃,也省掉了一些钱去外面买。”  

何莲儿双手托着肚子,缓缓散着步,听着亲娘的规划,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浅浅的笑意。  

“过完年那阵子我留在长坪村公婆那边,没顾得上这边种菜啥的。等到后面小安哥哥雇佣那对夫妇来家里帮忙打理,又也错过了种菜的好时节。”  

“当然了,主要是这些事儿我这个女主人也没有吩咐,他们就算有心,也不敢随意在院子里动土种菜啥的。”  

“不过这样没事儿,等过几日,我叫他们挖出来,咱种上白菜,等到大雪封门的时候也不能出去买菜了。”何莲儿说。  

何母连连点头,“对对,这才像过日子该有的样子吗!就算小安吃衙门饭,咱家里还有几百俩银子给你们攒着,你们是不愁吃穿的,可过日子该精打细算的地方还得精打细算,不可以铺张浪费。”  

何母又环顾四下,有点遗憾的说:“这院子好是好,但就是缺了些鸡鸭啥的,你生娃坐月子,鸡鸭那是有多少都不够吃的呀,等回头孩子生下来了,鸡蛋啥的更是不能少。”  

“我寻思着,这两日让你爹在后院给圈一块地儿,到时候去瓦市多买些鸡鸭回来投放进去养着,莲儿你觉着咋样?”  

何莲儿还没来得及回应,院子外面突然有人拍门。  

“难道是小安回来了?今个这么早就收工了?”何母有点诧异。  

何莲儿也有点诧异,这时,仆人过去开门去了。  

何莲儿母女也跟了过去。  

院门打开,何莲儿看到一辆马车,马车旁边牵着缰绳的是自己的公爹杨华忠。  

“爹!”何莲儿惊喜的叫出了声。  

杨华忠微笑着点头,“亲家母你好!”  

他大老远从长坪村过来,风尘仆仆的,却主动跟何母这打招呼。  

何母非常热情的点头,回应他:“亲家公你辛苦啦,亲家母可过来了啊?”  

杨华忠点头,侧过身让开,并撩起了身后车厢的帘布。  

何莲儿赶紧上前来到车厢旁,“娘,我扶你下来。”  

车厢帘布打开,露出孙氏那张亲切慈善的脸。  

“莲儿!”随着这一声亲切的呼唤,何莲儿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长坪村的那段时光。  

自己每天都跟婆婆孙氏吃住在一起,孙氏教了她很多针线女红,以及庄户人家做饭做菜的那些诀窍。  

虽是婆媳,两人却相处融洽,如同母女。  

不然,当初从长坪村回来的时候,何莲儿也不至于情绪低迷,一连好几天都不太习惯庆安郡的生活。  

如今再次看到久违了的孙氏,何莲儿激动得当下就扑了过去,而孙氏呢,也非常默契的张开双臂,将何莲儿紧紧搂在怀里。  

一旁的杨华忠和何母看到这一切,都欣慰的笑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趣了。  

安顿好一切后,孙氏很是询问了一番何莲儿的身体状况,以及腹中孩子的情况。  

得知一切安好,孙氏这才放下心来。  

何父陪着杨华忠在堂屋里抽烟,喝茶,拉家常。  

孙氏则带着何母和何莲儿去后院看那些带来的鸡鸭鹅。  

何母激动的说:“先前我还跟荷儿商量,打算在这里盖个鸡舍,可惜没鸡鸭,这下好了,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