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0章 姿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隔天吃过早饭,杨若晴和骆风棠拎着辰儿从东海那边带回来的礼品,带着一双儿女欢欢喜喜出了家门,径直来了杨华忠拜访。  

马车停在后院,杨华忠和孙氏站在马车边上,杨华忠正弯腰把车厢里采办回来的各种蔬菜,瓜果,点心,鱼肉鸡鸭啥的拿下来。  

孙氏手里拎满了,脚下的篮子里是拿不动的,即便如此,杨华忠还在源源不断的从车厢里拿东西下来。  

“天哪,爹你这是把瓦市给搬回来了吗?”  

杨若晴笑着打趣,和骆风棠一块儿走过来帮忙。  

杨华忠抬起头来看着他们,高兴的咧着嘴笑。  

“我外孙回来了,就算把瓦市搬回来也不稀奇。”他道。  

杨若晴笑了,抬手揉了下身旁辰儿的脑袋。  

辰儿微笑着,撸起袖子,露出纤细却又结实的白净小手臂:“嘎婆,我帮你拎东西。”  

孙氏忙地道:“不用不用,我和你嘎公拎就行了,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待会酸痛了可咋整?”  

骆宝宝抢声道:“嘎婆,你可千万别看我哥哥瘦,他的力气可大着呢,我跟他掰手腕,就没赢过。”  

辰儿笑了笑:“你若是想赢,回头我让你赢一局。”  

骆宝宝翘起嘴角:“才不呢,哥哥让的,我赢了也没意思,我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来打败哥哥,吼吼!”  

辰儿再笑:“好,那你可要多吃饭,每天坚持练功,哥哥等你来挑战。”  

然后,辰儿俯身,把地上那只装满了食材的篮子拎起来,健步如飞朝灶房走去。  

孙氏原本还想阻止,一看辰儿那副轻松的样子,孙氏愣住了。  

“这孩子,铁骨头啊,力气真是不小,那篮子老沉了呢。”她惊诧道。  

杨若晴勾唇:“辰儿打小就跟着他祖父练习拳脚功夫,虽看着精瘦,可力气还是有的,娘就别担心了,随他吧,累不着。”  

早在三年前,辰儿才将近七岁的时候,杨若晴在南方的水城建邺找到他。  

当时母子两个尚未相认,便先过招了。  

杨若晴发现当时那么小的辰儿,便已懂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呢。  

何况这过去了将近三年,辰儿长大了一些,不管是力量还是功夫都再次进步了。  

尤其是他在京城还有一个酒神师傅点拨呢,这孩子,天资比别人好,际遇也比别人好,只要悉心培养,将来必定有一番成就的。  

骆风棠也加入了搬东西的队伍,他身形高大,长胳膊长腿,力气也大,有他的加入,不一会儿马车里的东西便全部运送去了灶房。  

孙氏挥着手‘赶人’。  

“晴儿爹,你赶紧带着棠伢子和辰儿去洗手,然后去前院堂屋喝茶嗑瓜子儿,这灶房接下来你们就别来了啊!”孙氏道。  

男人和孩子们都去了前院饭堂,后院灶房,孙氏,杨若晴,小朵这娘仨开始分工合作,为晌午的饭菜做准备。  

“朵儿,你不去照看峰儿吗?”杨若晴问。  

小朵抖开围裙往纤细的腰肢上系住:“辰儿和宝宝都在,峰儿压根就不跟我了。”  

杨若晴笑了,“嗯,哥哥姐姐都在,你这个小姑就要靠边站了,有辰儿在,咱可以放心了。”  

小朵点点头,开始捡菜。  

孙氏在那里拔鸭毛,忙中抽空朝小朵这问:“早上让你爹去项家庄请你公爹过来吃饭,你爹去请了吧?”  

小朵点头:“去了呢,其实,我觉得爹压根就没必要去项家庄请,前几日胜男过来,我就跟他说了我姐和姐夫去湖光县接我外甥了,胜男回家肯定跟他爹娘说了,自然汇过来的。”  

孙氏道:“话不能这么说,就算他们晓得辰儿要回来,也拿捏不准是哪一天呀,咱去说一声更好。”  

小朵呶呶嘴,“人家都说抬头嫁闺女,低头娶媳妇,我看爹娘你们待项家可真是好,一点架子都不拿,哎!”  

孙氏怔了下,随即笑了。  

“你这丫头,又在说傻话了。”孙氏道。  

“甭管是对项家,还是对骆家,我和你爹呀从来不摆那些架子。”孙氏又道。  

“我们把闺女嫁到了人家,那往后咱两家就是罪实在的亲戚了,两家的长辈心和力都往一处使儿,就盼着你们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至于一方拿架子,另一方做低伏小,那又何必呢?大家都是亲家,理当和气共处才是嘛,家和万事兴。”孙氏道。  

小朵抬起头来,敬佩的看着孙氏,“娘,你和我爹的心胸真宽广,怪不得十里八村的人说到你们都是夸赞,跟你们做亲家呀,是项家的福气。”  

孙氏温柔一笑。  

小朵又问:“娘,我冒昧的问一句,当初你和我爹说亲的时候,爷奶和我嘎公嘎公相处得咋样啊?”  

这话,可把孙氏给问住了,孙氏脸上的笑容有几分尴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边上正在刮鱼鳞的杨若晴忍不住笑了。  

“朵儿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直接把咱娘给问住啦。”杨若晴道。  

“关于这个问题,娘不方便回答,我却是一清二楚,我来说吧。”  

“晴儿…”孙氏试图阻止。  

杨若晴抬起沾满鱼鳞的手摆了摆:“嗨,媳妇都做老了,还有啥不能说的呢?”  

视线重回小朵身上,杨若晴接着道:“朵儿啊,咱爹娘当初说亲的时候,呵,是反着来的。咱爷奶啊搞得跟嫁闺女似的,咱嘎公嘎婆呢,像娶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