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海县,长坪村。  

“你爹,真的很有本事呐,肚子里有墨水,今个这名字取的,真叫一个好啊!”  

从李家村回来后,眼见时候尚早,孙氏又惦记着去菜园子里浇水。  

杨若晴怕她热到,拦住了她,拉着她在堂屋里坐一会儿,好歹再等半个时辰,等日头完全下山了再出门。  

于是,孙氏便端起了一碗即使在暑天也不能被取代的热茶,边吹着水面的茶叶,边跟杨若晴这里感叹。  

杨若晴看着孙氏脸上那堆不下的,对杨华忠的崇拜,也笑了。  

怪不得都说,最稳定的夫妻,相处之道里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要有一方对另一方很崇拜,被崇拜的那方为主导,这样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才能稳当。  

果真如此呢!  

“我爹确实不赖,取的名字又好听,又好记,又好写,而且还寓意吉祥。”  

岁和,这个名字,杨若晴也很喜欢。  

孙氏又说:“岁和好,和和美美的。”  

杨若晴于是想到了自家的两个小家伙,团团和圆圆。  

这两个叠字名,其实是两个孩子的小名,两个孩子的大名,至今还没确定下来呢。  

杨若晴叫骆风棠取,骆风棠又叫杨若晴取,夫妻俩像孔融让梨那般推来让去的,一晃眼小孩子们都两岁多了。  

于是,骆铁匠就提议,现在就先小名儿这么的叫着,叫小名儿好养活。  

等到过几年两个小家伙进了学堂,要正式启蒙念书了,到时候再好好的刚给两个小孩子琢磨大名儿,伴随终身的那种好名字!  

“娘,既然我爹取名这么有一手,等过几年团团圆圆入学了,到时候让他来给外孙取名。”  

“好啊,你爹要晓得你把这个重任交给他,那他要高兴到合不拢嘴了。”  

半个时辰后,孙氏看到日头沉没到西面山腰去了,她再也坐不住。  

“我得去菜园子里浇水了,浇完水回来给你爹烧夜饭。”  

“娘,夜里就不要烧了嘛,去我家吃。”  

“用不着,晌午在李老二家吃撑了,你四婶今个是真的死命的给我夹菜,那么大一只炖的鸡腿,她全给拖到我碗里来了,她自己都舍不得吃,都给了我。”  

杨若晴回想起今天在李家村做客的事情,也笑了。  

“四婶不孬,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你长久以来对她的照顾。”  

“所以今天去了李家村做客,她知道你是个矜持的人,怕你不好意思夹菜,怕你饿肚子。”  

“不会啊,我不会饿肚子的,我夹菜的…”  

院子外面突然一阵喧嚣,隐约听到有人在扯着嗓子喊叫。  

“是二嫂。”杨若晴说。  

“八妹咋叫成这样?出啥事了?”  

“走,看看去。”  

两人当即出了门,来到院子外面,果真看到曹八妹正风风火火的准备往老宅去,旁边还有金氏,金氏也是一脸慌张,双手都在比划,嘴里咿咿呀呀。  

“咋啦?”孙氏忙地问。  

曹八妹边走边对孙氏和杨若晴这说:“娘过来报信,说柳儿和大妞妞吵起来了,还挺凶,怕柳儿气出个好歹来!我得赶紧去劝下。”  

赵柳儿和她的闺女大妞妞吵架?  

孙氏和杨若晴目光相对,都有些忍俊不禁。  

大妞妞今年刚好十岁,小女孩之前一直跟着赵柳儿在家里做针线活,学着打理家务,学着喂养鸡鸭,学着种菜园子…  

女孩子家不需要去考功名,也不需要建功立业,这个时代的女孩子,能认识一些字,会持家,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是合格的。  

如果针线活做得漂亮,也许在将来说婆家的时候,会成为加分项。  

所以大妞妞平日里待在家里跟着赵柳儿做这些事,是正确的。  

“她们母女俩平日里不是形影不离么?大妞妞可是柳儿的小尾巴呢,怎么还吵起来了?”孙氏问曹八妹。  

在问的过程中,孙氏也暂时放弃了去菜园子里浇水的念头,跟着曹八妹一块儿往村子里走去。  

浇水可以晚一些再去,当务之急先过去帮忙调停下。  

杨若晴在后面帮忙把三房的堂屋门,还有院门全给锁上了,这才小跑着来追她们几个。  

很快就在老枫树底下追上了她们,大家伙儿一块儿往老杨家老宅去。  

老杨家老宅。  

几人来到门口,便听到堂屋里面传来激烈的吵架声。  

有赵柳儿,还有大妞妞的声音。  

什么情况?  

怎么感觉赵柳儿的声音,竟有点被大妞妞给压制住的感觉?是我的错觉吗?  

杨若晴心中暗想着,脚下已经跨进了堂屋。  

曹八妹和孙氏则冲在最前面,三人直奔传来吵架声的那屋。  

“…是你早上说你馋葱花饼了,早上我不得空,就没有给你做,晌午我们都去了李家村你姑姑家做客,回来的路上经过菜园子,我问你夜里要不要吃葱花饼,如果吃,我就带一把葱回来,如果不吃,咱就吃点别的,等明日早上我再去院子里掐葱。”  

“咋前脚进家门,你后脚就要吃了?我都说了我身体不方便,你若想吃,你就自己去一趟菜园子里掐葱,我在家里揉面,你咋就发脾气了?这种小事也值得发脾气吗?”  

以上那些是赵柳儿的声音,她的声音相对还是比较平和,一如她平时。  

虽然有点情绪上的波动,但终归还是保持着理智,是在跟大妞妞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