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人杰:高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嗡、嗡、嗡!”  

在接引了曹操之后,这一次祭祀并没有就停止。  

五爪气运黄龙继续地吐出了几道金光落到了另外一个祭坛上面摆放着的祭品之上面。  

那里的祭品全部都是“迷雾结晶”,只需要融合之后,就拥有能够进入“梦境”的能力!  

也因此,这些祭祀自然不需要设置“梦镜战斗力”的要求,而是被姬夜改成了“擅长于战场厮杀”这一条。  

而这些祭品也并非普通物品。  

因为在“梦境”之中击杀过的那些“迷雾结晶”,只要是相同的属性就会主动地互相“融合”,因此这些祭品最低等级也是蜕凡五阶。  

甚至于,其中还有两件“特殊”品质的祭品。  

而配合着蜕凡九阶的统领文明之魂,竟然又接引到了一名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三国武将!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伴随着祭坛上方浮现的“考核战场”上面张牙舞爪的“红龙”被一把黑色的战刀斩掉了脑袋,一名身上穿着黑甲的高大瘦削武将沐浴着火焰一般的滚烫的“龙血”,显露出了浓眉大眼,冷峻而坚毅的面容。  

等级:特殊品级:准首领说明: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武艺高强,每战必先!  

“高顺!”  

面对这吕布麾下,沉默无言却是极为卓著的陷阵大将。  

姬夜甚至还没说话,旁边刚刚降临的曹老板一对大胡子的脸上表情就已经变得略微难看了。  

人杰降临龙城之时,是能够知晓一部分据点信息的。  

也因此,他其实知道如今的龙城中已经有一部分与他关系不算是太好的人。  

像是赵云,周瑜、凌操、小乔这些吴、蜀两国的人杰,还有李广这种忠于汉朝,对于他这种“汉贼”难免有些不喜的人。  

但是,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毕竟,互相之间其实没什么深仇大恨。  

建造铜雀台是为了抢大小乔金屋藏娇这种话,只是演义之中诸葛亮激周瑜放出的流言而已,真实历史上面曹操建造的铜雀台,其实是用于文人雅士的集会。  

也因此曹老板与如今的龙城水师大都督周瑜之间,其实也并不存在着所谓的“惦记人妻之恨”!  

但是,高顺不一样啊。  

按照脑海中之中的关于后世记忆,他可是在下邳城斩杀了吕布、陈宫、高顺三人,并且在许都悬挂首级示众。  

而既然他拥有这记忆,高顺肯定也拥有这一段记忆,两人之间这算是真正的“杀身之仇”了!  

“这…麻烦了!”  

曹老板的心中略微有一点儿慌。  

虽然高顺评定只是超凡卓越,而他则传奇层次,两人之间看似有不小差距。  

但如果论单挑战斗力,他还真不一定比得上高顺。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统领以上评定,并非各人战斗力区别,传奇层次的厉害之处,也不在于战斗力方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操本身的武力值弱。  

要知道,他本身是“西园八校尉”,少年之也是“好任侠”的角色。  

曾潜入十常侍之中的“张让”府中在被人发现追击之下,手持手戟应战,全身而退,越墙而走,在扬州平叛之时更仗剑几十名士兵!  

可以说,纵观古代帝王层次人物,曹操的武力值应该都是一流的。  

不过,要是与高顺这名吕布手下最为擅长“陷阵杀人”的战将相比的话,肯定还是有些落于下风。  

何况如今的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老年,而高顺却是正值壮年。  

而龙城之中唯一属于曹魏阵营的人杰典韦,此时又根本没有龙城,而是在郭北县里防备黑山老妖!  

“高将军,久闻大名,今日得以一见,风采更盛传言!”  

不过,虽然心里面“咯噔”。  

曹操面容却是丝毫不变,而是眼睛眯成一条线,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一幅感慨的样子道。  

不管别的,先这么地说。  

表明自己在降临之前可是还没有“杀他”,免得此子冲动之下爆起动手!  

“往事已经过去!”  

不过,曹操完全有些想多了。  

一双眼睛盯着曹操沉默地看了一阵,高顺开口吐出了一句话。  

高顺倒是真心对于曹操也没什么厌恨。  

两军相争,成王败寇本身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怨不得别人。  

事实上,曹操不知道的是高顺降临的时间点与李广一样,都是在死亡之后,意味着个人已经经历了一生的命运起伏,远比普通人杰有着更多的感触。  

也因此,相比于眼前的曹操,高顺心中此时更多想着的是吕布。  

做为大名鼎鼎的“陷阵营”统领,高顺对于吕布可以说是忠心无二。  

然而“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就连“陷阵营”这一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军队,平日里也是收缴兵符交给自己的小舅子魏续统领,等到战斗之时,方才让高顺领这一支兵马去“陷阵杀敌”。  

甚至在被曹操兵临城下围困下邳,山穷水尽之时也担心他“造反”,拒绝了陈宫的让他守主城的建议。  

结果,到了最后造反的却是魏续等人。  

哪怕是这样,面对着曹操的劝降,高顺最后也依然陪了吕布一起死。  

“高顺已死,也算是还了吕将军的知遇之恩。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