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日常(2/3)
人就是这样,总是不会被满足的,有了一就会想二,虽然是他的妹妹,但是只是爷爷辈的堂亲,如果能再亲一点…
亲妹妹就好了。
她微微叹了口气。
而在隔壁的房间,赵月娥并没有睡,而是开着灯,认真地整理着今天易阳送给她的衣服,认真地抚摸,又对着房间里的穿衣镜,在自己的身前比划比划。
将所有衣服又过了一遍,她才拿出来手机。
这部手机是几百块钱的智能机,有点智能,但不多。
勉强能登陆个QQ,接收图片。
点开了易阳发给她的那张“兄妹照。”
赵月娥认真地看了良久,嘴角微微上扬,又缓缓收了笑容。
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哭。
后面,易阳又在清河县待了几天,易小青和赵月娥也完成了各自的志愿填报。
在二叔家住了两天,主要是陪陪奶奶。
大概是因为每一天的心情都不错,奶奶的身体越发得硬朗精神起来。
每天倒也不必去地里,在家里喂喂鸡,忙活一点农家的小事,总是不愿意让自己闲着,这样也好,老人有点事做,反而对健康更有益。
除了易小青和赵月娥两人以外,一些乡里这一届毕业的弟弟妹妹听说了易阳回来的事,有的村民便跑到二叔家里,请求帮忙填志愿的事情。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他们深知孩子填志愿这件事意义重大,但自己什么都不懂,只能干着急。
易阳的出现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无论如何,都想去抓一抓。
正巧这几天易阳都在家,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也算是举手之劳,索性回了一趟清河县,借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过来,插上网卡,约了一天,把乡里这一届的弟弟妹妹聚到一起,一个一个帮他们选志愿。
孩子们面对他的时候还是有些自卑的,毕竟他们的分数实在是不那么好看。
除了一两个上了500分的,大多数都在300到400分之间,甚至一两个只有200来分。
易阳也不在意,不同的分段填写志愿的原则是一样的,这些孩子大都没什么方向,只求能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
专业什么的反而不在意。
给他们填报志愿反而就简单了。
“留一个最稳妥的保底的,我们放在最后面,这个学校呢,你的分数是稳上的,它就算是最坏的打算了,确保咱们有个大学上…”
“最前面的,放一个好大学,录不上也没关系,万一录上了就是纯赚,这个我们就不考虑专业了,进入大学以后还有调专业的机会…”
“中间的,多考虑专业的事情,关键是要自己喜欢,将来好就业…”
易阳思路清晰,一点点引导他们,一面翻看着学校统一发放的填报指南,帮他们选择学校,原本很复杂毫无头绪的填报这件事,一下理顺了,似乎也没有那么伤脑筋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易阳也不是没有一些考虑的。
虽然说,过来求他办事的孩子或者说他们背后的家长都算的上淳朴,不至于出现办事办出仇来这样的情况,但是一些必要的后手还是要留的。
一方面是“保底”的那个志愿,易阳是认真斟酌过的,基本上都是在往年的分数线上提高二三十分这样子,确保前面的档都滑下来了,还能被接住。
说白了就是有一个大学上。
另一方面,他也颇为严肃地跟孩子们讲了一些事情,填报这件事是关乎自己的一生的选择,虽然这样说显得有些沉重,务必要他们认真思考。
易阳只是将适合的选项一一列出来,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来选。
当然,他们的分数大概还上升不到“选择决定一生”的程度,毕竟,分数才是最本质的分水岭。
如此忙碌了两天时间,总算是将那些孩子的志愿都给忙活完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自然是回去耐心等待了。
将眼下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易阳总算是可以安心回去了。
转眼间,愉快的暑假时间过去。
时间也逐渐从夏天转向初秋。
大概是年龄增长了,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到了大学以后,开始接触了更多社会上的东西,似乎气质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某一天,拿着一台摄像机,正在对着楼下的景物随便拍摄,姜黎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双眼有些发呆。
易阳注意到聊了,有些奇怪,笑了笑:“怎么了?”
姜黎黎微微一怔,随后自己也有些好笑,摇摇头:“没事…就是刚才恍然一下子觉得…嗯,不像弟弟了。”
易阳顿时来兴趣:“不像了?”
“只是说气质上的东西…你还是要记住,你还是弟弟的。”姜黎黎走过来,轻轻点了点他的额头,以示主权。
易阳嘿嘿笑了几声。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原本就是重生,而接触了很多前沿的、高端的、利益的、甚至的东西,人,事物,所以自然而然心态上会有一些变化。
在身份认定上,就很难再单纯地把自己认定为一个学生。
当然,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珍惜和享受此时作为学生的时光。
只是每天走走逛逛,看到这个时代跟自己记忆中一样,发生这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脑子里想得最多的事情,还是某某事物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