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现编与升华(2/3)
斌听了一阵,有些无聊地四处张望一番,台下寂静,能听到一些人在轻声讨论,但他却笑了笑,辩论比赛,如果现场安静了并不见得是好事啊。
“吧啦吧啦…”
结尾…
“历史没有如果,正因如此,产生了遗憾,才让人唏嘘不已,是非成败转头空,都留给我们后人评价了…但是,我想假如历史能再给那些主人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或许又会不同了。”
“都——”
时间提示音响起,正方一辩缓缓说出最后一句话:“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项羽应该选择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此时,台下才响起了掌声。
刑颖丹一边听一边记,心里也大概捋出来正方的论证结构了。
说白了,她们的核心观点就是一条,目的驱动,你项羽要称霸,刘邦是你最大的对手,你当然应该干掉他了。她们所有的论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论点展开的。
刑颖丹将目光看向了易阳,他一脸澹定,顿时她的心情也镇定了不少。
坐下后,正方一辩明显松了口气,旁边的队友鼓励她一下,表现得真棒!
主持人说:“好的,下面有请反方进行立论环节。”
易阳站了起来,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当然还是脱稿的。
易阳露出一个大方自然的笑容,说:“对方辩友的颜值十分,声音甜美我给九分,可惜论证呢,就不及格了,下面请允许我先挑几个刺。”
如此独树一帜的开场白,顿时让台上台下的人都有些诧异,有的甚至直接被逗笑了,纷纷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认真听易阳说话。
正方一辩听到易阳的夸奖,脸上微微一红。
“首先,对方辩友很显然没有认真去看历史书呀,对方辩友一开始说目的决定行为,OK,没问题,但她紧接着就提出项羽的目的是想要当楚高祖…实在抱歉,这个与我了解到史料有所出入。”
“项羽破章邯后,遂将五诸后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位霸王…我简单翻译一下,项羽的理想从来就不是承秦制,当皇帝,而是分封,他只是想当西楚霸王,成为当年春秋五霸一样的霸主,所以从目的的角度上说,对方辩友的出发点就不成立,如果对方辩友坚持的话,我希望待会儿为我们详细论证一下。”
“而我方认为项羽不该杀刘邦,也可以从对方辩友提出的目的上来讨论,只不过我方认为,项羽的目的并非如刘邦一样,他的目的是分封。项羽分封十八王二候,却没能在分封中照顾到各路反秦势力,最终项羽集团成为矛盾的焦点,而刘邦仅仅是其中一支反秦势力,如果站在项羽的角度,杀掉刘邦不仅不能缓解矛盾,更容易激化矛盾,让时局立混乱,进而破坏项羽集团的分封大计。”
听到这里,台下的赖苏斌微微点头,易阳的立论竟然直接从对方一辩的立论稿入手,驳斥对方的同时,结合史实,变成自己的观点。
这…这是巧合还是…现编?
胆子挺大呀。
正方听了,也互相对视,都有些意外。
易阳继续说:“接下来,对方辩友反复强调一点,项羽失败是因为败给了刘邦,所以杀了刘邦,就能取胜…可惜啊,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项羽之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损害了绝大多数诸侯的利益,而刘邦之胜,是因为他顺应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势力最强的那几个诸侯的利益…”
易阳的话引起了观众的沉思,突然,有人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关于这场辩论的。
准确地说,是这种历史性辩题的不合理性。
历史辩题不同于其他辩题,你的每一个观点,都需要大量的论证过程,是没有办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理来证明的,而那些论证过程需要的知识量和篇幅,完全不是一个小小的辩论赛能够承载的…
比如,易阳刚才说的话,如果翻历史书或许都能找出依据,也能找出对立的观点,但是…那是适合写论文的东西,在辩论赛场上根本说不清楚嘛!
易阳突然顿了顿,微微一笑,“我刚才已经挑了挑对方辩友的刺…但是,重点来了…”
“我们刚才都站在政治的角度、时局的角度,或者说目的角度来讨论项羽应不应该做这件事,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它是迷雾中的东西,我们跟对方辩友就算在这里争论一整天,大概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所以我方认为,不妨我们先跳出这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辩题。”
“大家一想到项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霸王别姬的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破釜沉舟勇勐?这些东西凝炼在一起是什么?”
赖苏斌发现大家纷纷低头沉思,不得不说,易阳的话很能调动起大家的情绪。
易阳缓缓吐出两个字:“英雄!”
易阳的声音磁性无比,抑扬顿挫,充满了感染力。
“对方辩友反复向我们强调,项羽如果杀了刘邦,天下多么的唾手可及,我们先不去思考对方强调的东西到底对不对,毕竟历史没有如果,我们看不到结果…大家就设想一个简单的事情。”
“我们就讨论一个简单的事情。”
“项羽是一个英雄啊各位!”
“这个英雄,率领八千子弟兵抗秦,身经百战,负过伤,也
“吧啦吧啦…”
结尾…
“历史没有如果,正因如此,产生了遗憾,才让人唏嘘不已,是非成败转头空,都留给我们后人评价了…但是,我想假如历史能再给那些主人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或许又会不同了。”
“都——”
时间提示音响起,正方一辩缓缓说出最后一句话:“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项羽应该选择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此时,台下才响起了掌声。
刑颖丹一边听一边记,心里也大概捋出来正方的论证结构了。
说白了,她们的核心观点就是一条,目的驱动,你项羽要称霸,刘邦是你最大的对手,你当然应该干掉他了。她们所有的论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论点展开的。
刑颖丹将目光看向了易阳,他一脸澹定,顿时她的心情也镇定了不少。
坐下后,正方一辩明显松了口气,旁边的队友鼓励她一下,表现得真棒!
主持人说:“好的,下面有请反方进行立论环节。”
易阳站了起来,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当然还是脱稿的。
易阳露出一个大方自然的笑容,说:“对方辩友的颜值十分,声音甜美我给九分,可惜论证呢,就不及格了,下面请允许我先挑几个刺。”
如此独树一帜的开场白,顿时让台上台下的人都有些诧异,有的甚至直接被逗笑了,纷纷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认真听易阳说话。
正方一辩听到易阳的夸奖,脸上微微一红。
“首先,对方辩友很显然没有认真去看历史书呀,对方辩友一开始说目的决定行为,OK,没问题,但她紧接着就提出项羽的目的是想要当楚高祖…实在抱歉,这个与我了解到史料有所出入。”
“项羽破章邯后,遂将五诸后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位霸王…我简单翻译一下,项羽的理想从来就不是承秦制,当皇帝,而是分封,他只是想当西楚霸王,成为当年春秋五霸一样的霸主,所以从目的的角度上说,对方辩友的出发点就不成立,如果对方辩友坚持的话,我希望待会儿为我们详细论证一下。”
“而我方认为项羽不该杀刘邦,也可以从对方辩友提出的目的上来讨论,只不过我方认为,项羽的目的并非如刘邦一样,他的目的是分封。项羽分封十八王二候,却没能在分封中照顾到各路反秦势力,最终项羽集团成为矛盾的焦点,而刘邦仅仅是其中一支反秦势力,如果站在项羽的角度,杀掉刘邦不仅不能缓解矛盾,更容易激化矛盾,让时局立混乱,进而破坏项羽集团的分封大计。”
听到这里,台下的赖苏斌微微点头,易阳的立论竟然直接从对方一辩的立论稿入手,驳斥对方的同时,结合史实,变成自己的观点。
这…这是巧合还是…现编?
胆子挺大呀。
正方听了,也互相对视,都有些意外。
易阳继续说:“接下来,对方辩友反复强调一点,项羽失败是因为败给了刘邦,所以杀了刘邦,就能取胜…可惜啊,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项羽之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损害了绝大多数诸侯的利益,而刘邦之胜,是因为他顺应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势力最强的那几个诸侯的利益…”
易阳的话引起了观众的沉思,突然,有人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关于这场辩论的。
准确地说,是这种历史性辩题的不合理性。
历史辩题不同于其他辩题,你的每一个观点,都需要大量的论证过程,是没有办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理来证明的,而那些论证过程需要的知识量和篇幅,完全不是一个小小的辩论赛能够承载的…
比如,易阳刚才说的话,如果翻历史书或许都能找出依据,也能找出对立的观点,但是…那是适合写论文的东西,在辩论赛场上根本说不清楚嘛!
易阳突然顿了顿,微微一笑,“我刚才已经挑了挑对方辩友的刺…但是,重点来了…”
“我们刚才都站在政治的角度、时局的角度,或者说目的角度来讨论项羽应不应该做这件事,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它是迷雾中的东西,我们跟对方辩友就算在这里争论一整天,大概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所以我方认为,不妨我们先跳出这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辩题。”
“大家一想到项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霸王别姬的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破釜沉舟勇勐?这些东西凝炼在一起是什么?”
赖苏斌发现大家纷纷低头沉思,不得不说,易阳的话很能调动起大家的情绪。
易阳缓缓吐出两个字:“英雄!”
易阳的声音磁性无比,抑扬顿挫,充满了感染力。
“对方辩友反复向我们强调,项羽如果杀了刘邦,天下多么的唾手可及,我们先不去思考对方强调的东西到底对不对,毕竟历史没有如果,我们看不到结果…大家就设想一个简单的事情。”
“我们就讨论一个简单的事情。”
“项羽是一个英雄啊各位!”
“这个英雄,率领八千子弟兵抗秦,身经百战,负过伤,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