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六叔出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迪宝的处境已经有目共睹,恐怕除了潘迪声之外,其他人都不会对迪宝抱有任何的希望。  

“徐克和曾志伟相继跳船,迪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方逸华边说边给邵逸夫倒了杯茶。  

一旦迪宝倒下去的话,香江的电影圈将会被林道秋一手掌握,到那时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能够与之抗衡。  

“迪宝倒了之后林道秋肯定会趁机把迪宝院线买下来,统一整合,一旦真的被他做成的话,那比起当年的邵氏,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的邵氏在香江可以说是一览众山小,要不是嘉禾拼出来的话,香江现在最大的院线和电影公司都会是邵逸夫掌控的。  

“要不我去找潘迪声聊一聊,把迪宝院线买回来,重启邵氏?”  

方逸华觉得这是一个买回院线的好机会。  

但邵逸夫却摇了摇头,拒绝了方逸华的这个提议。  

“院线确实很重要,但林道秋手里最厉害的武器,除了他写剧本的能力之外,就是那家魔力工作室。”  

迪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摇摇欲坠的情况,完全是因为被特效电影的冲击给吓到了。  

林道秋现在兵强马壮,手里有院线、电影公司、特效工作室、而且还有很多钱和明星,潘迪声拿什么和林道秋比?  

听说当初潘迪声是想学当初的邵氏一样,把香江院线重新组起来,但可惜最后没成功,于是才有了现在的宝成院线。  

“那怎么办?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林道秋,把香江的电影圈吞进肚?”  

方逸华对林道秋很不感冒,甚至很讨厌对方,但现在看起来,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林道秋“林先生想把香江电影圈吞进肚,这个想法很不错,但很可惜他注定做不成…”  

邵逸夫这句话说得方逸华一头雾水,现在的情势几乎可以说都已经尘埃落定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变数?  

但看邵逸夫的样子,他绝对不是在这里开玩笑,肯定是有所凭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那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隔天,潘迪声和邹文怀都收到了邵逸夫的邀请,请他们出来喝茶。  

如果不是接到邀请的话,他们几乎都快忘了,当年香江影坛叱咤风云的邵逸夫。  

当邹文怀一进到包厢,发现里面坐的竟然是潘迪声。  

潘迪声也一脸意外地看着从外面进来的邹文怀。  

两秒之后,还是邹文怀先一步反应过来,他笑着上前道。  

“没想到潘老板也在这里。”  

当初潘迪声忽悠着邹文怀把邵氏院线卖给他,说要重启香江院线,结果最后没弄成,自己跑去弄了一个宝成院线。  

嘉禾最终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和林道秋合作,重启香江院线。  

最终的结果证明,虽然这一次是被动的选择,但结果却是非常的正确。  

“没想到六叔把邹先生也约了过来,您猜猜看他老人家约我们要谈什么?”  

潘迪声很奇怪,邵逸夫把他和邹文怀约到这里究竟要谈什么事。  

“我怎么知道,待会六叔来了一问便知。”  

邹文怀坐得很稳,他现在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不管邵逸夫要做什么,他都要想方设法获取最大的利益。  

邵逸夫没让他们等多久,邹文怀坐下没多久,邵逸夫和带着方逸华进到了包厢。  

“六叔…”  

邹文怀和潘迪声同时起身。  

“多谢两位,百忙之中还愿意抽空来见我这个老头子。”  

邵逸夫笑了笑,径直走到了主位上坐了下来。  

四人分别落坐之后,邵逸夫直接开口见山道。  

“其实今天把两位请出来,是想谈一件关乎香江电影圈未来的事情。”  

邹文怀和潘迪声都没说话,他们都看着邵逸夫。  

“迪宝的近况很不妙,我相信潘先生应该也是心里有数。”  

“六叔说笑了,迪宝现在势头强劲,有洪金宝、元彪、许冠文三位大明星坐镇,我不认为迪宝会出什么问题。”  

虽然潘迪声嘴上这样说,但他心里其实也很明白,迪宝现在的处境真的很不好。  

当初迪宝可是被称作可以和新东方分庭抗礼的存在,但现在已经不会有人去这样想了。  

现在这个时候大家根本就不会把迪宝看做是能和新东方相提并论的存在。  

“许冠文拍完三部电影就会回到嘉禾去,你到时只剩下洪金宝和元彪两个人,至于张坚庭,一个拍文艺片为主的导演,能为你提供什么票房?”  

邵逸夫不想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潘迪声的身上,因为在他的计划里,根本就没有潘迪声的份。  

被邵逸夫这么一说,潘迪声的脸色看起来十分的难看,即便对方说的是实话。  

“洪金宝和元彪确实是很优秀的武打明星,但一家这么大的公司,只靠他们两个人,你觉得迪宝还能支撑得下去吗?”  

潘迪声干脆就不吱声了,似乎是打算用沉默对抗邵逸夫。  

“潘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好,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迪宝院线出手。”  

当邵逸夫这么一说,潘迪声惊讶地把头转向了对方。  

听对方话里的意思,难不成邵逸夫要重出江湖,重启邵氏院线?  

“原来六叔今天把我约出来的目的,是想让我把迪宝卖给你。”  

潘迪声觉得自己已经把邵逸夫的想法猜透了,但没想到对方却笑着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