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爸,坏人在哪呢?(5/6)
支工作的话…”
周瑶压低了声音,小声试探着问道:“下一步王副组长是不是要全面负责保卫组的工作了?”
“那样…我们的主管领导是对苏副主任,还是王副组长啊?”
“下一步还没定呢——”
李学武打量了她一眼,心里好笑,这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着急和超前呢。
他还没走呢,这就开始惦记着下一个主管领导是谁了,还是当着他的面问这个。
不过周瑶他还是信任和放心的,点了点她,道:“不要胡思乱想,把工作做好。”
“就算王小琴同志以三支代表的身份进入到管委会,也不会参与到实际业务工作的。”
他给周瑶解释道:“三支工作另成体系,涵盖的不仅仅是保卫工作,也包括了宣传和组织工作。”
“你所理解的,王小琴同志应该是保卫组的组长,主管领导是苏副主任,但在实际工作上是有偏差的。”
“哦——我理解了——”
周瑶了然地点点头,看着李学武说道:“苏副主任名义上主管保卫组,实际上是管业务。”
“可业务也归王副组长管理,她又负责厂里的三支工作,是管委会委员,可以不受苏副主任的…”
“行了,去忙吧——”
李学武点点头,没让她再往下说,再说下去苏副主任该哭了。
鲁迅有句话说的好,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是!领导——”
周瑶笑着站了起来,道:“下来我就安排训练的计划和客船保卫工作。”
说到这个,她并没有立即挪动脚步离开,而是问道:“客船是从哪到哪的线路,听他们说从厂里能一直到钢城?”
“理想状态下的最远航线是这个,但得看沿途的水域情况,冬天部分内河是要结冰的。”
李学武看着她解释道:“当然了,津门到京城这条线可能有破冰的航船,也是可以通行的。”
“否则冬季结冰期就只能是津门到营城的航线。”
“也可以了,”周瑶点点头,说道:“除了冬季,其他三个季节就可以实现多地职工通勤互通了。”
“先运行一段时间看吧。”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捏了捏脑门,说道:“后勤这边做了个预估,未来钢城工业区建设完成,京城的工业区完成搬迁后,要满足几万人的通勤是不够用的。”
“我现在都不敢想大搬迁是什么样的。”
周瑶咧了咧嘴,道:“如果按照计划,钢城轧钢厂明年下半年完成建设,年底或者第二年搬迁,最多也就剩下两年的时间了。”
“三四万名职工迁移去钢城,搬是一回事,接收又是一回事,指不定得多麻烦呢。”
“麻烦也得搬呐——”
李学武叹了口气,思索着说道:“现在厂里有多少职工你知道吗?”
不等周瑶回答,他便直接讲道:“九万五千多。”
“你可以摆着手指头查一下,全京城的工厂和企业,哪一家有咱们的人多?”
他点了点椅子扶手,道:“这九万五有一万是在工程建设上,马上是要划分到工程建设分公司去。”
“轧钢厂搬迁后,要划走两万人给京一厂,还剩下多少?六万五,绝大多数都是工人。”
李学武捏了捏手指,道:“营城船舶满员一万五千人,奉城工业区满员七千人,京城三产工业区只能留下五千人左右,所以至少两万五千人要转到钢城工业区。”
他又掰着手指计算道:“再算上干部队伍、后勤、销售、服务等等。”
算到最后刚刚好,全厂一共七万五。
“您这么一算,人还不够了?”
周瑶诧异着问道:“营城船舶要建新的船坞,又要投建码头,钢城的飞机制造厂,工程这边要组建专业公司…”
她也算了一笔账,满眼疑惑地问道:“七万五打不住?”
“呵呵——”李学武轻笑了一声,微微摇头道:“等你当了人事处处长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人有的时候够用,有的时候真的不够用。”
“那还是等等吧——”
周瑶苦笑道:“十年八年的指望不上我了。”
“当个保卫处处长还成啊——”
“行啊,有志气就成。”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说道:“刚刚想起来,跟你说一下,给你介绍对象的事差不多了。”
“真的假的!”周瑶再一次瞪大了眼睛,惊喜地说道:“我还以为您开玩笑逗我玩的呢!”
“不是开玩笑,也不是逗你玩。”
李学武瞅了她一眼,好笑地说道:“你有见我跟谁开这种玩笑的吗?”
“那您说说,给我介绍的这个什么情况啊?”
周瑶在保卫科工作久了,事情上见的多了,性格是真的放得开。
尤其是在处理治安纠纷的时候,什么家庭状况和矛盾没遇到过啊,问对象一点都不害羞。
当然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思想,有内涵的,性格上并不会把含蓄当矜持。
李学武也是很坦然地讲道:“小伙儿我看着是很好,一米八不到,现在是副连长,也是大学生。”
“条件这么好?”
周瑶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李学武能介绍给她的,基础条件不用考虑,只听这几句话就够惊讶的了。
“只有一样啊,年龄比你小。”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介绍道:“比你小三岁。
周瑶压低了声音,小声试探着问道:“下一步王副组长是不是要全面负责保卫组的工作了?”
“那样…我们的主管领导是对苏副主任,还是王副组长啊?”
“下一步还没定呢——”
李学武打量了她一眼,心里好笑,这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着急和超前呢。
他还没走呢,这就开始惦记着下一个主管领导是谁了,还是当着他的面问这个。
不过周瑶他还是信任和放心的,点了点她,道:“不要胡思乱想,把工作做好。”
“就算王小琴同志以三支代表的身份进入到管委会,也不会参与到实际业务工作的。”
他给周瑶解释道:“三支工作另成体系,涵盖的不仅仅是保卫工作,也包括了宣传和组织工作。”
“你所理解的,王小琴同志应该是保卫组的组长,主管领导是苏副主任,但在实际工作上是有偏差的。”
“哦——我理解了——”
周瑶了然地点点头,看着李学武说道:“苏副主任名义上主管保卫组,实际上是管业务。”
“可业务也归王副组长管理,她又负责厂里的三支工作,是管委会委员,可以不受苏副主任的…”
“行了,去忙吧——”
李学武点点头,没让她再往下说,再说下去苏副主任该哭了。
鲁迅有句话说的好,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是!领导——”
周瑶笑着站了起来,道:“下来我就安排训练的计划和客船保卫工作。”
说到这个,她并没有立即挪动脚步离开,而是问道:“客船是从哪到哪的线路,听他们说从厂里能一直到钢城?”
“理想状态下的最远航线是这个,但得看沿途的水域情况,冬天部分内河是要结冰的。”
李学武看着她解释道:“当然了,津门到京城这条线可能有破冰的航船,也是可以通行的。”
“否则冬季结冰期就只能是津门到营城的航线。”
“也可以了,”周瑶点点头,说道:“除了冬季,其他三个季节就可以实现多地职工通勤互通了。”
“先运行一段时间看吧。”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捏了捏脑门,说道:“后勤这边做了个预估,未来钢城工业区建设完成,京城的工业区完成搬迁后,要满足几万人的通勤是不够用的。”
“我现在都不敢想大搬迁是什么样的。”
周瑶咧了咧嘴,道:“如果按照计划,钢城轧钢厂明年下半年完成建设,年底或者第二年搬迁,最多也就剩下两年的时间了。”
“三四万名职工迁移去钢城,搬是一回事,接收又是一回事,指不定得多麻烦呢。”
“麻烦也得搬呐——”
李学武叹了口气,思索着说道:“现在厂里有多少职工你知道吗?”
不等周瑶回答,他便直接讲道:“九万五千多。”
“你可以摆着手指头查一下,全京城的工厂和企业,哪一家有咱们的人多?”
他点了点椅子扶手,道:“这九万五有一万是在工程建设上,马上是要划分到工程建设分公司去。”
“轧钢厂搬迁后,要划走两万人给京一厂,还剩下多少?六万五,绝大多数都是工人。”
李学武捏了捏手指,道:“营城船舶满员一万五千人,奉城工业区满员七千人,京城三产工业区只能留下五千人左右,所以至少两万五千人要转到钢城工业区。”
他又掰着手指计算道:“再算上干部队伍、后勤、销售、服务等等。”
算到最后刚刚好,全厂一共七万五。
“您这么一算,人还不够了?”
周瑶诧异着问道:“营城船舶要建新的船坞,又要投建码头,钢城的飞机制造厂,工程这边要组建专业公司…”
她也算了一笔账,满眼疑惑地问道:“七万五打不住?”
“呵呵——”李学武轻笑了一声,微微摇头道:“等你当了人事处处长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人有的时候够用,有的时候真的不够用。”
“那还是等等吧——”
周瑶苦笑道:“十年八年的指望不上我了。”
“当个保卫处处长还成啊——”
“行啊,有志气就成。”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说道:“刚刚想起来,跟你说一下,给你介绍对象的事差不多了。”
“真的假的!”周瑶再一次瞪大了眼睛,惊喜地说道:“我还以为您开玩笑逗我玩的呢!”
“不是开玩笑,也不是逗你玩。”
李学武瞅了她一眼,好笑地说道:“你有见我跟谁开这种玩笑的吗?”
“那您说说,给我介绍的这个什么情况啊?”
周瑶在保卫科工作久了,事情上见的多了,性格是真的放得开。
尤其是在处理治安纠纷的时候,什么家庭状况和矛盾没遇到过啊,问对象一点都不害羞。
当然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思想,有内涵的,性格上并不会把含蓄当矜持。
李学武也是很坦然地讲道:“小伙儿我看着是很好,一米八不到,现在是副连长,也是大学生。”
“条件这么好?”
周瑶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李学武能介绍给她的,基础条件不用考虑,只听这几句话就够惊讶的了。
“只有一样啊,年龄比你小。”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介绍道:“比你小三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