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船应该跑在水里(2/6)
么大,就证明了上面的态度。
在过去的两年,国内经济总量虽然呈现了提升的态势,但总体来看是经济放缓的局面。
原因就不用说了,对于经济工作,谁都知道没有钱办不成事,能生产、能赚钱,还是能赚外汇的企业,如何能不成为上面关注的对象呢。
一个红星厂能折腾成如此庞大的红星钢铁集团,国内最不缺少的便是红星厂这样的企业。
不多了说,依靠红星厂的经验,孵化出100个这样的企业,国内的经济绝对会上一个台阶,甚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
张长明自然愿意做这个“引路人”,但怎么选择还得看津门,这里面的风险和机遇同样大。
“你猜她跟我说什么?”
李学武站在码头上,笑着看了老李道:“她说要接触新汴河工程,尽快拿到新工程。”
“呵呵——”李怀德微微摇头,“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到底是大企业啊。”
徐斯年站在码头边上,指挥着工人将快艇固定好了,这才转回身笑着招呼道:“李主任,上船溜一圈儿啊,兜兜风。”
“这小玩意儿安全吗?”
李怀德笑着打量了码头上的几条快艇,问道:“叫皮皮虾,总不能真往水里钻吧?”
“非常轻,轻易不会出问题。”徐斯年看出来了,老李怂了,不敢上船的,“往水里钻不太可能,在水上飞完全可以实现。”
他指了指船尾挂着的发动机说道:“这还是巡逻艇,要是载货快艇还能再加几台发动机。”
“跑起来整条船在海上都是悬空的状态,就像飞鱼一般。”
“那还真是——快啊。”
老李本来就不想坐这玩意儿,听他介绍完就更不想坐了。
溜个屁,兜个屁的风。
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万一掉海里算谁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徐斯年也是损到家了,老李越怕什么他就越介绍什么,好像很怕老李跟他要游艇似的。
李学武倒是建议他造台游艇停在这边,给老李过过瘾,只是老李没有一点兴趣。
相信同圣塔雅集团框架协议中那台公务机他也不会喜欢坐的,危险的玩意儿一点不碰。
当然了,李学武也惜命,就是没有老李这么严重,快艇就在码头,能有什么危险。
这玩意儿又不是阿三造的航母,停在自己家港口里都能翻船,世界上少有这种奇葩的。
“带我兜一圈,看看稳定性怎么样。”
李学武主动跳上了快艇,穿上了救生衣,示意了船长,道:“不用远,就在这附近走一趟。”
“圣塔雅集团的散装货船能按时交付吧?”
码头上,老李看着缓缓调头,继而飞驰而去的快艇,问了徐斯年道:“今年能造几艘?”
这话问的相当外行了,徐斯年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按时交付没有问题的。”
“营城船舶万吨级以上货船的建造周期为90天到120天左右,不会太长,”他介绍道:“毕竟有现代化作业条件,只要配件供给充足就可以。”
考虑到老李对业务工作狗屁不懂,徐斯年还是耐心地给他做了解释。
至于说今年能造几艘这种狗屁问题,他是一点直接回答的兴趣都没有。
造船厂,有几艘订单就造几艘,没有订单我们造出来给你当龟壳背着啊?
当然了,老李是一把手,他就算是站在这说船应该跑在水里,他都得鼓掌喊说的好,忠诚嘛。
“集团成立分支机构,你们的权利大了,责任也大了,相互之间要做好协调沟通的问题。”
老李还是很有水平的,只要不讲业务,说这种屁话那是张口就来。
徐斯年听话听音,李学武给他们腾出空来“私聊”不就是为了听这个嘛。
“李主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集团常设机构吗?”
他目光盯在李怀德的脸上,试探着问道:“现在我们属于一级分支机构,还是二级分支机构?”
“专业厂,不是子公司。”
李怀德淡淡地说道:“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常设机构,但只是组织管理机构,不是业务机关。”
他看着对面的别墅区,讲道:“你们还是一级分支机构,集团会给予你们充分的管理权限。”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得。”
“集团放权是为了松开你们的手脚,让你们大展拳脚。”李怀德转过身,看着徐斯年的眼睛说道:“绝不是让你们胡打乱凿,肆意妄为的,政策上一定要听取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同志在经济和工业管理方面很有一手,你在营城的工作也得到了他的和肯定。”
“我明白您的意思,李主任,”徐斯年认真地点头道:“营城船舶始终会跟着集团的旗帜走。”
“嗯,对你我是很放心的。”
李怀德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看向了河面上正在试船的李学武,道:“好好经营吧,在营城未来一定有好。”
听到这话徐斯年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刚刚话里的意思领导听出来了,这是给出了答案啊。
营城的未来确实会有好的,营城船舶迭加营城港区,背靠集团在辽东工业建设的工业带,俯视渤海湾,拿着造不完的订单,前途当然很光明。
只是他的前途不光明了。
两人站在码
在过去的两年,国内经济总量虽然呈现了提升的态势,但总体来看是经济放缓的局面。
原因就不用说了,对于经济工作,谁都知道没有钱办不成事,能生产、能赚钱,还是能赚外汇的企业,如何能不成为上面关注的对象呢。
一个红星厂能折腾成如此庞大的红星钢铁集团,国内最不缺少的便是红星厂这样的企业。
不多了说,依靠红星厂的经验,孵化出100个这样的企业,国内的经济绝对会上一个台阶,甚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
张长明自然愿意做这个“引路人”,但怎么选择还得看津门,这里面的风险和机遇同样大。
“你猜她跟我说什么?”
李学武站在码头上,笑着看了老李道:“她说要接触新汴河工程,尽快拿到新工程。”
“呵呵——”李怀德微微摇头,“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到底是大企业啊。”
徐斯年站在码头边上,指挥着工人将快艇固定好了,这才转回身笑着招呼道:“李主任,上船溜一圈儿啊,兜兜风。”
“这小玩意儿安全吗?”
李怀德笑着打量了码头上的几条快艇,问道:“叫皮皮虾,总不能真往水里钻吧?”
“非常轻,轻易不会出问题。”徐斯年看出来了,老李怂了,不敢上船的,“往水里钻不太可能,在水上飞完全可以实现。”
他指了指船尾挂着的发动机说道:“这还是巡逻艇,要是载货快艇还能再加几台发动机。”
“跑起来整条船在海上都是悬空的状态,就像飞鱼一般。”
“那还真是——快啊。”
老李本来就不想坐这玩意儿,听他介绍完就更不想坐了。
溜个屁,兜个屁的风。
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万一掉海里算谁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徐斯年也是损到家了,老李越怕什么他就越介绍什么,好像很怕老李跟他要游艇似的。
李学武倒是建议他造台游艇停在这边,给老李过过瘾,只是老李没有一点兴趣。
相信同圣塔雅集团框架协议中那台公务机他也不会喜欢坐的,危险的玩意儿一点不碰。
当然了,李学武也惜命,就是没有老李这么严重,快艇就在码头,能有什么危险。
这玩意儿又不是阿三造的航母,停在自己家港口里都能翻船,世界上少有这种奇葩的。
“带我兜一圈,看看稳定性怎么样。”
李学武主动跳上了快艇,穿上了救生衣,示意了船长,道:“不用远,就在这附近走一趟。”
“圣塔雅集团的散装货船能按时交付吧?”
码头上,老李看着缓缓调头,继而飞驰而去的快艇,问了徐斯年道:“今年能造几艘?”
这话问的相当外行了,徐斯年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按时交付没有问题的。”
“营城船舶万吨级以上货船的建造周期为90天到120天左右,不会太长,”他介绍道:“毕竟有现代化作业条件,只要配件供给充足就可以。”
考虑到老李对业务工作狗屁不懂,徐斯年还是耐心地给他做了解释。
至于说今年能造几艘这种狗屁问题,他是一点直接回答的兴趣都没有。
造船厂,有几艘订单就造几艘,没有订单我们造出来给你当龟壳背着啊?
当然了,老李是一把手,他就算是站在这说船应该跑在水里,他都得鼓掌喊说的好,忠诚嘛。
“集团成立分支机构,你们的权利大了,责任也大了,相互之间要做好协调沟通的问题。”
老李还是很有水平的,只要不讲业务,说这种屁话那是张口就来。
徐斯年听话听音,李学武给他们腾出空来“私聊”不就是为了听这个嘛。
“李主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集团常设机构吗?”
他目光盯在李怀德的脸上,试探着问道:“现在我们属于一级分支机构,还是二级分支机构?”
“专业厂,不是子公司。”
李怀德淡淡地说道:“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常设机构,但只是组织管理机构,不是业务机关。”
他看着对面的别墅区,讲道:“你们还是一级分支机构,集团会给予你们充分的管理权限。”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得。”
“集团放权是为了松开你们的手脚,让你们大展拳脚。”李怀德转过身,看着徐斯年的眼睛说道:“绝不是让你们胡打乱凿,肆意妄为的,政策上一定要听取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同志在经济和工业管理方面很有一手,你在营城的工作也得到了他的和肯定。”
“我明白您的意思,李主任,”徐斯年认真地点头道:“营城船舶始终会跟着集团的旗帜走。”
“嗯,对你我是很放心的。”
李怀德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看向了河面上正在试船的李学武,道:“好好经营吧,在营城未来一定有好。”
听到这话徐斯年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刚刚话里的意思领导听出来了,这是给出了答案啊。
营城的未来确实会有好的,营城船舶迭加营城港区,背靠集团在辽东工业建设的工业带,俯视渤海湾,拿着造不完的订单,前途当然很光明。
只是他的前途不光明了。
两人站在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