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良心发现(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说,今年的机会难得,红星厂要全力抢人。  

各学科人才、各系统优秀毕业生,只要人有实才,自愿前来,红星厂就要协调学校放人,不要怕花钱。  

刚刚同阿特团伙签署了近2500万元的贸易订单,切实让李怀德看见了科技的含量。  

可以这么说,没有两年前李学武的坚持,他的妥协,红星厂绝对没有如此科技底蕴来建设这些项目。  

大学生进机关、下基层,人才引进的实际价值正在一次次得到证明,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次的机遇。  

联合工业学校、医院、集团机关、分厂机关、分公司机关、科研所、技术部门、生产部门、销售业务、国际事业部等等单位,都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单拿国际事业部的发展来说,红星厂不可能每年都等着旅行团的主动到来,国际事业部必须尽快建立起来,走出去,将联合工业的产品以更优秀的价格和渠道推广到全世界。  

技术和产品封锁从来都是自己心里的一把锁,对于红星厂来说,这些从来都不是限制。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程开元通报了从法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和设备已经到达营城港码头。  

相应的,红星厂需要尽快投建新的万吨级货轮,用以完成补偿贸易的协定。  

此次的万吨散装货轮船名已经敲定了,叫圣歌梅号。  

大家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有张劲松嘀咕了一句船名,说法国人怎么老喜欢用圣做名字开头。  

船舶工业发展不止圣歌梅号要建造,钢城东风船务从东方时代银行贷款,委托营城造船厂制造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总费用超过了450万元。  

程开元特别提到了,东风船务并不具备大型船舶运营的能力,应该是代港城顺风远洋船务订购的货船。  

之所以是集装箱货船,而不是散装货船,主要原因是配合红星厂在营城建设新港区的目标,同时兼顾津沽港码头和港城太子港集装箱码头的业务往来。  

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未来将游走于三个港区之间的货物和贸易往来。  

同时他也提到了,圣塔雅集团的办事效率相当可以,特别在来函中提到了,三个月后货船如果能够交付,那圣塔雅集团在框架协议中答应给红星厂的猎鹰20公务机也能在三个月完成交付工作。  

老李对公务机并不是很感兴趣,他就是想上天看看云彩是不是白的。  

就程开元的工作通报,他特别询问了与圣塔雅集团的谈判工作进展,这方面工作是高雅琴在负责。  

高雅琴给出的回复是,新的框架协议没有问题,具体的业务谈判还在有序进行当中,由于对方换了副总裁,谈判代表是从东南亚临时抽调来的,双方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待沟通和解决,预计两个月内完成合同谈判。  

这一次商务谈判完全没有用到厂领导亲自下场,更是将谈判地点放在了津门新组建的国际事业部。  

高雅琴这几天也是忙的很,来回跑。  

她在谈判进展的汇报中提到了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已经完成了签约,保证金在第一时间打到了红星厂在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保证金担保账户上。  

合同签完了,保证金到账了,相应的订单便开始生产和发货了,阿特人还在京城,货已经装船了。  

对于红星厂的工作效率,阿特等人那是相当的满意,在外事部人员的陪同下,开始了真正的休闲娱乐。  

除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圣塔雅集团的框架协议外,吉利星船舶也顺利地签署了新的技术引进协议。  

主要包括一系列游艇级和小型货船、渔船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也是对双方代工生产协议的补充。  

营城船舶发展的太快了,技术引进多渠道进行,吉利星船舶的合作优势愈加削弱,再这样下去,吉利星船舶就无法在营城船舶获取到优势采购价格了。  

他的游艇在港城和东南亚以及南美地区快要卖疯了,怎么可能舍得这个下蛋的金鸡。  

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对营城船舶的技术碾压,只能不断缩小这种距离差,以满足船厂日益扩张的胃口。  

安德鲁也在抓紧时间搜集国际上先进的造船技术,与红星厂拓宽合作渠道,以便于延缓技术拉平的期限。  

其实红星厂并不介意以优惠的价格向吉利星出售船舶,只要他们能不断提供新的船舶工业制造技术。  

其他的外商还在谈,涉及到食品、电子、汽车、五金、船舶、纺织、皮革、酒水、家具、体育用品等。  

不仅仅是红星厂自己的产品,这是在同贸易管理中心谈判,全国范围内联合工业企业都可以共享资源。  

也就是说,除计划内订单以外,这些企业会将计划外产品全部交给贸易管理中心来负责运营。  

出口,就成了最实惠,也是最有油水的渠道。  

去年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从对外贸易中赚了300多万元,可见出口量有多么的庞大了。  

货物资金并不是以外汇的形式转回内地,而是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外采产品回到内地。  

厂家可以根据产品定值从贸易管理中心的资源库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有效地缩减了贸易交流期限。  

这三百万不是白来的。  

轮到李学武汇报的时候,他并没有讲工业,也没有讲经济,而是讲了秘书长份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