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我要把谢伊打退役(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战,阿泰成了卧底,全场11中2。  

但科比手感爆棚,半场就拿下27分,且三分9中7!  

这直接打破了乔丹当年摊手之战时的半场6个三分记录!  

还好,谢伊一直没有懈怠防守,科比的手感下半场被防得开始冰冷,湖人也趁机开始往回追。  

仅仅下半场,双方就打平11次,比分一直没法儿拉开。  

强悍的肉搏、激烈的拼抢,充斥着整场比赛。  

双雄狭路相逢,只有不死不休!  

最后3分钟,湖人依然落后4分,但依然有扳平比分的希望。  

而且,谢伊下半场对科比的防守非常成功,没有让他延续上半场的手感。  

事实上最后3分钟,谢伊一度防得科比一分没拿!  

但.湖人还是丢掉了这第一个客场。  

因为这支尼克斯不仅仅只有科比,还有一群出色的角色球员。  

首当其冲的是老鱼费舍尔,在科比被限制时,老奸巨猾的费舍尔连续四次无球绕掩护后中投,愣是4投4中!  

还是那句话,费舍尔关键时刻的表现,是他能够一直留在尼克斯最大原因。  

他就像当年公牛队里的小控卫约翰.帕克森,乍一看没啥用,但一用起来,那就是奔杀死比赛去的。  

这个看似干啥啥不行的光头,每到关键时刻就总会觉醒。  

老鱼的大心脏是与生俱来的,那废话,心理素质不好的男人,也不敢动别人老婆啊。  

费舍尔精准的投篮让湖人在最后33秒都依然落后3分。  

谢伊也想用无球的方式亲自打进这关键进球。  

但一整场都在梦游的阿泰斯特,这一回合却有如神助,他积极拼抢,愣是断掉了罗伊给谢伊的传球!  

抢断之后,阿泰立刻一个长传找到已经往前跑去的老鱼。  

老鱼轻轻松松一个反击上篮,单节10分,帮助尼克斯奠定胜局!  

这就是纽约尼克斯,这就是他们能从地狱般的东部杀出来的原因。  

他们不仅仅有科比,他们全民皆兵!  

最终,5分分差被保持到了比赛结束。  

科比上半场27分,下半场7分。  

但老鱼的单节10分和阿泰的关键抢断,让尼克斯依然稳稳拿下胜利!  

总比分2比1,此前未尝败绩的湖人,在尼克斯身上已经输了两次!  

赛后,阿泰,老鱼和科比都接受了接着的采访。  

阿泰斯特笑容满面:“关键抢断不算什么,冠荣属于我的队友,毕竟是他们投进的球。而我,我只是让他们打起来容易点罢了。”  

老鱼也是笑得合不拢嘴:“第四节我没有想太多,我只知道,我们必须得捍卫主场。”  

而打破了总决赛半场三分命中记录的科比,这支尼克斯队的领袖,连胜却没有笑容,他只是在镜头面前擦了擦汗,且对自己的记录只字不提:  

“最重要的是,我们拿下了这场关键的胜利。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才是最强的尼克斯!”  

科比和十年前比,真的不一样了。  

十年前他只是沙克屁股后面的小跟班,但现在,谢伊愿意称他为一个领袖了。  

最后,科比总结了一句:“谢伊退休之后,我会拿奖杯给他摸一摸的。毕竟,这也是属于他的回忆啊。”  

2比1,尼克斯赢得荡气回肠。  

而且这两场都赢得实实在在。  

湖人唯一赢下的一场,却是因为拜纳姆的智商突然脱网才拿下来的。  

这无疑是给尼克斯球迷注入了成吨的自信心。  

斯派克.李都服了,这尼玛今年老子又要白干?  

怎么我拍谁谁完蛋啊!就尼玛比乔丹还毒奶!  

此时,无数纽约球迷涌上街头,涌入地铁。  

手里,都举着各种各样的字牌:  

“谢伊退休倒计时开始!”  

“科比,中国球员毁灭者!”  

“最好的球员一旦出动,荣誉就没中国球员啥事儿了。”  

纽约已然陷入狂欢,毕竟,如果尼克斯再拿下下一战,那3比1的总比分就基本宣告着游戏结束了。  

而到现在为止,湖人队尼克斯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所以对纽约人来说,科比一只手已经摸到了成神的王座。  

对湖人而言,下一战,既生死存亡之战!  

G3打完,斯派克.李架设好摄影机,留在湖人更衣室内。  

他不停的用眼睛去瞄空调的控制面板,因为他觉得更衣室现在冷得可怕!  

也安静得可怕!  

斯派克.李都不敢大声喘气,如果,如果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湖人最终夺冠,斯派克.李的纪录片能够出品。  

那这一段他一定会配上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如同掉入寂静冰冷的深渊!”  

谢伊坐在更衣柜前,目光直视着地板,没有说话。  

他感觉不对。  

谢伊不是第一次打季后赛,不至于被打个2比1就自闭。  

但这次落后,谢伊感觉很憋屈。  

因为全部三场比赛,湖人都被压制得很惨。  

说白了,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法去遏制尼克斯。  

在策略上是被压制的。  

尼克斯那边,科比、阿泰轮流照顾谢伊,谢伊突破后还得面对双塔。  

常规赛打尼克斯时,谢伊的命中率就不高,只不过因为科比的32铁太过于劲爆,以至于人们都忽略了那场比赛谢伊也就40出头一点的命中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