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中国龙,飞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会不会很快就被对手反超甚至压制呢?  

第二节,中国队突然发威。  

在短短的不到三分钟时间里,申通、李楠、刘炜连续命中5记三分!  

中国队瞬间将比分拉开。  

西班牙队立即叫暂停。  

但朱芳雨替换李楠上场后,也连中2记三分。  

孙正平激动的说道:“中国队外线打疯了!”  

西班牙队则利用内线频频得手,追赶着比分。  

在大致防守加巴约萨领到个人第三次犯规后,哈里斯换上了年轻的中国球员易建联。  

此时的易建联只有17岁,但身高已经达到了2.12米。  

同时,巴特尔也换下了姚明。  

加巴约萨与加索尔的风格不太一样。  

虽然在NBA,加索尔会被冠上“软”的别号,但在FIBA的赛场上,加索尔的全能型技术是众多NBA硬汉所不能企及的。  

而加巴约萨则正是刚猛的硬汉型大前锋,与加索尔相比,加巴约萨的技术就显得有些粗糙了,但防守和拼抢,正是他能够立足西班牙男篮甚至NBA的本领。  

刚才面对王治郅,正是加巴约萨抢到进攻篮板球后的强攻,造成了王治郅的防守犯规。  

在把王治郅打下场后,加巴约萨似乎有些飘了。  

面对只有17岁的易建联,身体强悍的加巴约萨打算从正面硬吃这个年轻人。  

纯比力量,阿联并非加巴约萨的对手,但想从易建联头上把球投进去,也绝非易事。  

在用身体篮下顶开易建联后,加巴约萨篮下将球投出,可是球刚刚离手,就被回到防守位置的阿联一巴掌扇出了三分线外!  

这一球让现场看球的NBA球探们眼前一亮。  

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申通的手里。  

拿到球的申通背对西班牙队的篮筐,却似乎背后长眼一般,一个转身,同时背后运球,将从身后上前抢球的卡尔德隆过了个干净。  

持球在手的申通眼前只有篮筐。  

如挂了S档的跑车一般,申通运着球风驰电掣就向篮筐杀去。  

纳瓦罗的速度也非常快,与申通几乎齐头并进。  

两人的身体在禁区里产生碰撞。  

但申通无惧纳瓦罗的防守,仍然强行起跳。  

纳瓦罗也不堪示弱,跟着申通跳了起来。  

此刻他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在空中犯规,也不能让你把这球给打进!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面对着自己非常严重的打手犯规,申通却似乎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背对篮筐,申通将球双手扣进篮筐!  

纳瓦罗在刚才碰触申通手臂的时候,却仿佛碰到一块坚硬的钢铁一般。  

硬,很硬!  

在申通完成背扣的同时,失去平衡的纳瓦罗直接载出了场外。  

裁判的哨声同时响起,手指倒在地上的纳瓦罗,示意他打手犯规。  

申通的这个进球立即点燃了现场的中国球迷和板凳席上的男篮队友。  

姚明立即从板凳上站起来,使劲挥舞着毛巾,王治郅也非常开心的举着双手,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后面跟上来的刘炜直接跳起来与申通激情撞胸。  

申通抬头看了眼记分板。  

中国队已经领先了西班牙队13分。  

在低头瞧了瞧一脸惊讶的纳瓦罗。  

申通不禁有点想笑。  

对于能够完成6倍重力的自己来说,纳瓦罗的这点冲击,简直是个屁。  

上半场结束时,中国队以5742领先西班牙队15分。  

孙正平激动的表示:“我从来没有在国际大赛上看到中国队能够在半场领先一支排名世界前列的欧洲球队15分的,从来没有。这简直是太令人惊讶了,中国队在上半场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和防守,是绝对超出球迷们预料的,我相信张指导和我一定也是同样的看法。”  

见孙正平看向自己,张卫平立即点头道:“没错,他们在上半场表现的实在是太棒了,尤其是在战术执行这方面,打得非常简单又高效。申通在外线,姚明在内线,内外配合的非常好,球打进去吸引包夹,再打出来,申通或者李楠,就出现了投篮的机会,而且今天男篮的三分球命中率也非常高。同时在防守端的时候,中国的小伙子们没有犯以前比赛时的那些错误,比如防守的时候手搂你一下,或者搭在对手的身上,这些无谓的经常会被吹的小动作都没了,这很不错。不过我还是要担心一点,那就是中国男篮的体力,不知道下半场能不能撑到最后。”  

孙正平接口道:“没错,上半场打成这样,能够感觉到中国的小伙子们都很拼。那么下半场是否有足够的体力能够保持这样的强度,我还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希望他们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能够好好的恢复一样,下半场多做做轮换,保持好体力。”  

西班牙队的更衣室里,球员们正在讨论与中国队上半场的比赛。  

加索尔道:“我早就说了,申通一定需要包夹防守,光靠一名球员是防不住的。”  

纳瓦罗道:“的确,这家伙在NBA的时候进攻就有一手,刚刚结束的上赛季,他可是NBA的得分王,我只是没有想到,到了FIBA的赛场上,他也打的那么得心应手。”  

卡尔德隆道:“申的进攻技巧太丰富了,而且三分球非常准,我们不能按照美国球员去想象他,下半场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