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放火(求月票)(2/3)
枕边人,探了探枕边人的体温。
热的。
郑修披上长袍,桌前坐下,挑灯伏案。
【三月十日,新婚。】
【我又回来了。】
【顺序不对。】
【需要先解开更早、更早之前的结。】
【另外,要记得‘避雷’。】
【谁也不可以信,谁都可能是鬼。】
【我在凝视烈日的同时,烈日,也在凝视着我。】
笔尖一顿。
他颤抖着手,补了一句。
【祂们,来了。】
“祂”字歪歪扭扭。
连郑修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写的到底是“她”,是“他”,还是“它”,或是“祂”。
都一样。
没有区别。
郑修认真读了一遍自己的“日记”,一字字地记在心里。
噌。
烛火摇曳。
郑修额头沁出一滴滴豆大的冷汗。
郑修回头一看,熟睡的月玲珑不知何时坐了起来,漆黑的眸子安静地望着郑修,月玲珑嘴角一勾,脑袋微微歪斜。
“夫君,累了吗?”
月玲珑的神情眨眼恢复如常,娇羞红润,拉着囍被遮掩春意,小声问。
“不累,夫人花容月貌,几回都不嫌累。”
郑修随手将日记点燃,燃成灰灰,笑着回应。
“夫君不累就好。”
月玲珑掩嘴一笑,光腿勾了勾被子。
……
噌。
郑修睁开了眼。
眼前暴雨倾盆。
淅沥沥……
轰隆……
空中电闪雷鸣。
“呼……此处我要当心一些。”
郑修环目四顾,阴沉的雨云像是一顶巨大的罩子,黑压压的,压向燕州山峦。
踏踏踏踏……
远处传来凌乱的马蹄声。
旧地重游,郑修颇为唏嘘,他手指在虚空勾画,一柄流光四溢的“宝伞”由虚化实。郑修撑着伞,走在雨夜小道上。
“放轻松点,就当副本来刷就行了。”
郑修一边安慰着自己。
小道尽头,一行黑影奔袭而至。
“架!”
他们身披蓑衣,勤勤恳恳地在大雨中工作。
敬业的山贼们。
这是盘踞在郑修“门径”中颇大的一个“结”。
二十年前,燕州,白鲤村。
这个“结”确实是类似于“伪影”一般的存在。
他在伪影中所结识的人,所作出的决定,所造成的后果,都会直接投影到二十年后的“郑少将军”身上。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念生,一念灭,此间孕生万千泡影。】
【唯你所往,锚定真实。】
【唯一的门径,唯一的办法。】
【逃出囚笼。】
……
这是他窥见门径时,最初看见的一段话。
等他此刻隐约察觉到这段话的“真意”时,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世界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所以说,谜语人真该死。”
英勇的山贼横刀立马,向小道上孤身一人的郑修奔来。
为首山贼看着道路尽头,这一幅看似普通,却近乎于道的“画面”,下意识握紧了刀,心中发咻,咬咬牙,杀意凛然。是的,画面,所有看见雨夜撑伞人刹那,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定格在这一刹。
在山贼们眼中,郑修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
雨中,月夜,雷鸣。
一人,一伞。
雨定格了。
山贼们惊骇地看着四周,一颗颗雨点如晶莹的珍珠般,定在半空中,里面氤氲着一闪而逝的雷光。
郑修微微一笑。
人动了。
宝伞转动,雨点如暗器般向四周激射。
噗通!噗通!噗通!
每一位山贼的脑门上都沁着一滴细小的血珠,很快便融入雨中,汇成涓流,消失在这漫长的夜里。
郑修进入丛林。
雨越下越大。
他来到了一座村。
村中有二十六户人家。
村长好客,喜迎外人,将郑修请入屋中。
屋内坐着蓑衣客十余人,为首一人白发苍苍,腰间盘刀,警惕地向郑修望来。
唰!
郑修动作利索,将伞收起。
刹那间发出的声音宛如长刀出鞘,惊得屋中几人几乎不分先后地握住腰间刀柄。
“诸位莫慌。”郑修低头,将屋中凌厉的杀气视若无物,他笑着抖了抖伞上的水滴,笑道:“在下郑善,郑浩然的郑,大善人的善。”
郑修望着老人阴晴不定的神情,神色自若地在老人对面坐下,望着锅里的白鲤汤。
郑修自顾自地勺了一碗,淡定地喝了一口。
这时,他那漆黑的眸子越发黑得深沉。
“王统领,别来无恙?”
王苍云瞳孔一缩,惊愕难掩。
“对了。”郑修忽然想起了什么,竖起一根食指:“你的盘龙十八斩,我悟出了第十九刀,想学不?”
……
燕州云县。
一座无名山村。
一对农家夫妇碰见了一位怪人。
农妇徐娘半老,瞅着那怪人,笋白笋白的,好生俊俏,她红了红脸,不知怎的,这怪人看着年轻,眼中却透着一股诱人的沧桑,令妇人下意识夹紧了双腿,扭扭捏捏地跑回屋内,推了推好吃懒做的孬夫:“有人说要买咱们的破土房。”
“呸!买什么房!哪个傻子想不开在这种穷山恶水买土房?”
“他说十两银子。”
“哪个傻子……啥?多少?”男人傻眼。
把女人搭进去也不值十两啊。
……
怪人没多久便在村中住下。
一夜,有快马从山外来,留下一锦绣襁褓,襁褓中有一位嗷嗷待哺的女婴,哭得撕心裂肺。
“二娘小时候长得挺可爱。”
郑修不知自己花十两银子买一间破房的事,让他在十村八里出了名,成了有名的“怪人”,他听见
热的。
郑修披上长袍,桌前坐下,挑灯伏案。
【三月十日,新婚。】
【我又回来了。】
【顺序不对。】
【需要先解开更早、更早之前的结。】
【另外,要记得‘避雷’。】
【谁也不可以信,谁都可能是鬼。】
【我在凝视烈日的同时,烈日,也在凝视着我。】
笔尖一顿。
他颤抖着手,补了一句。
【祂们,来了。】
“祂”字歪歪扭扭。
连郑修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写的到底是“她”,是“他”,还是“它”,或是“祂”。
都一样。
没有区别。
郑修认真读了一遍自己的“日记”,一字字地记在心里。
噌。
烛火摇曳。
郑修额头沁出一滴滴豆大的冷汗。
郑修回头一看,熟睡的月玲珑不知何时坐了起来,漆黑的眸子安静地望着郑修,月玲珑嘴角一勾,脑袋微微歪斜。
“夫君,累了吗?”
月玲珑的神情眨眼恢复如常,娇羞红润,拉着囍被遮掩春意,小声问。
“不累,夫人花容月貌,几回都不嫌累。”
郑修随手将日记点燃,燃成灰灰,笑着回应。
“夫君不累就好。”
月玲珑掩嘴一笑,光腿勾了勾被子。
……
噌。
郑修睁开了眼。
眼前暴雨倾盆。
淅沥沥……
轰隆……
空中电闪雷鸣。
“呼……此处我要当心一些。”
郑修环目四顾,阴沉的雨云像是一顶巨大的罩子,黑压压的,压向燕州山峦。
踏踏踏踏……
远处传来凌乱的马蹄声。
旧地重游,郑修颇为唏嘘,他手指在虚空勾画,一柄流光四溢的“宝伞”由虚化实。郑修撑着伞,走在雨夜小道上。
“放轻松点,就当副本来刷就行了。”
郑修一边安慰着自己。
小道尽头,一行黑影奔袭而至。
“架!”
他们身披蓑衣,勤勤恳恳地在大雨中工作。
敬业的山贼们。
这是盘踞在郑修“门径”中颇大的一个“结”。
二十年前,燕州,白鲤村。
这个“结”确实是类似于“伪影”一般的存在。
他在伪影中所结识的人,所作出的决定,所造成的后果,都会直接投影到二十年后的“郑少将军”身上。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念生,一念灭,此间孕生万千泡影。】
【唯你所往,锚定真实。】
【唯一的门径,唯一的办法。】
【逃出囚笼。】
……
这是他窥见门径时,最初看见的一段话。
等他此刻隐约察觉到这段话的“真意”时,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世界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所以说,谜语人真该死。”
英勇的山贼横刀立马,向小道上孤身一人的郑修奔来。
为首山贼看着道路尽头,这一幅看似普通,却近乎于道的“画面”,下意识握紧了刀,心中发咻,咬咬牙,杀意凛然。是的,画面,所有看见雨夜撑伞人刹那,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定格在这一刹。
在山贼们眼中,郑修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
雨中,月夜,雷鸣。
一人,一伞。
雨定格了。
山贼们惊骇地看着四周,一颗颗雨点如晶莹的珍珠般,定在半空中,里面氤氲着一闪而逝的雷光。
郑修微微一笑。
人动了。
宝伞转动,雨点如暗器般向四周激射。
噗通!噗通!噗通!
每一位山贼的脑门上都沁着一滴细小的血珠,很快便融入雨中,汇成涓流,消失在这漫长的夜里。
郑修进入丛林。
雨越下越大。
他来到了一座村。
村中有二十六户人家。
村长好客,喜迎外人,将郑修请入屋中。
屋内坐着蓑衣客十余人,为首一人白发苍苍,腰间盘刀,警惕地向郑修望来。
唰!
郑修动作利索,将伞收起。
刹那间发出的声音宛如长刀出鞘,惊得屋中几人几乎不分先后地握住腰间刀柄。
“诸位莫慌。”郑修低头,将屋中凌厉的杀气视若无物,他笑着抖了抖伞上的水滴,笑道:“在下郑善,郑浩然的郑,大善人的善。”
郑修望着老人阴晴不定的神情,神色自若地在老人对面坐下,望着锅里的白鲤汤。
郑修自顾自地勺了一碗,淡定地喝了一口。
这时,他那漆黑的眸子越发黑得深沉。
“王统领,别来无恙?”
王苍云瞳孔一缩,惊愕难掩。
“对了。”郑修忽然想起了什么,竖起一根食指:“你的盘龙十八斩,我悟出了第十九刀,想学不?”
……
燕州云县。
一座无名山村。
一对农家夫妇碰见了一位怪人。
农妇徐娘半老,瞅着那怪人,笋白笋白的,好生俊俏,她红了红脸,不知怎的,这怪人看着年轻,眼中却透着一股诱人的沧桑,令妇人下意识夹紧了双腿,扭扭捏捏地跑回屋内,推了推好吃懒做的孬夫:“有人说要买咱们的破土房。”
“呸!买什么房!哪个傻子想不开在这种穷山恶水买土房?”
“他说十两银子。”
“哪个傻子……啥?多少?”男人傻眼。
把女人搭进去也不值十两啊。
……
怪人没多久便在村中住下。
一夜,有快马从山外来,留下一锦绣襁褓,襁褓中有一位嗷嗷待哺的女婴,哭得撕心裂肺。
“二娘小时候长得挺可爱。”
郑修不知自己花十两银子买一间破房的事,让他在十村八里出了名,成了有名的“怪人”,他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