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好男儿就该用拳头说话(4400字(2/3)
!不是老李我吹,郑将军刚从军老李头就和他一支队里了,老李我呀,是眼睁睁看着郑将军一步一个大脚印,迈着胯子一眨眼就当上镇国将军的!当年郑将军还喊老李我头儿呢。”
老李唏嘘地指着郑将军在不远处与其他士兵碰拳的背影,润润嗓门,继续道:“他有一个怪本事,”老李头举起拳头,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着,“他只要和人一碰拳,仿佛就能用拳头碰懂别人心思似地,是人是鬼,一碰拳他就知道,刚才郑将军要和你碰第二回,老李我还以为军中混进细作了,郑将军但凡露点杀气,老李我就二话不说,提刀咔嚓了你小子,拎你人头去领军功叻!”
郑修闻言,愕然:“那么邪乎?”
“邪什么乎!”老李头佯怒敲了郑修脑门一下:“郑将军年纪轻轻能当上镇国将军,受命于危,哪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有点天生的本事不是理所当然?”
“那是!那是!”
郑修顺着老李头的话往下说,心中犯嘀咕。这莫非就是老爹天生异人的本事——碰拳读心术?
刚才他不会听见了自己心中在拼命喊爹了吧?
想起郑浩然走开时的神情,郑修心中猜测着。
如今大小帐篷扎下的军营一望无际,数不清的人头在雪地上神色各异地坐着歇息,有人在外围骑马警戒。
三言两语和老李混熟了,和郑浩然“碰拳”后,仿佛完成了入伍仪式般,老李对郑修再无戒心。从老李的话里,郑修整理后,推敲出他目前的处境。
如今北蛮在北面两国交界侵扰,如郑修所知道的那般,北蛮各族与大乾全面开战,已有几年。
北蛮攻势猛烈,山河溃败,不日前在皇城宣誓仪式上,魏阳尊亲自披甲上阵,与郑浩然一同奔赴战场。
一场场大战打下,在这条战线上,北蛮被打退了,退到汾涧河外。
汾涧河南北两面共五里地,是两国国界的模糊地带。
取得如此傲人战果,郑浩然本可以欣然折返,回到都城加官进爵,可偏偏在汾涧河时,郑浩然毅然要扩大战果,深入北蛮,以攻代守,为其他战线赢取喘息之机。
魏阳尊在汾涧河折返,据说是霍惑将军护送皇帝回去,而皇帝的亲兵汇入郑家军,这才有了老李头的“恍然大悟”,他误以为生面孔的“郑修”是原本皇帝的亲兵。
郑修仍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茶寮书斋,说书人都在传唱着郑将军的事迹。什么率领万人大军大破北蛮,一路杀到圣山脚下。
史书记载语焉不详,但目前有一点郑修可以确认的是,如今郑浩然所率领的联军,绝对没有史书上所记载的“万人”那么多,郑修默默数着人头,即便算上锅碗瓢盆,满打满算也才一千人出头。
郑修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拳头紧握,一股无名怒气涌上。
一千人,区区一千人,就敢孤军深入北蛮?
这不是明摆着送死?
郑修仍记得第一次世界线移动前,魏阳尊曾告诉他,在汾涧河岸,是老爹一拳将皇帝打晕,强行将皇帝送走。
可事实,当真如此?
只是,
思索片刻后,郑修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一股无力感袭来。
如今他所处的“过去”,到底是二十年前的幻影,还是真的如“白鲤村”那般,能改变过去的“节点”?
“如果我能改变过去……”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郑修心头突然浮起。
大胆得可怕。
如果老爹能活下来……
“吹号了!要走了!别发愣呀,新兵!”
老李头忽然拍了拍郑修的肩膀,将郑修从沉思中惊醒。
他已然在收拾行军锅器,抄起家伙,看着这新兵蛋子愣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好声提醒。
“是!”
郑修连忙起身。
“话说回来,你爹真不姓……郑?”老李头走出几步,又忍不住小跑回来,压低声音问。他脸上写着“八卦”二字。
郑修缓缓摇头。
“可惜了,明明长得那么像。”老李头叹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也不知道老李头在可惜什么。
一位身材娇小的斥候,马尾束起,白色的毛皮裹着口鼻,连身上的衣裳也是白色毛皮所制,看起来像是蛮子的款式。他下马,在军阵前方小声与郑浩然交谈。
低沉的号角声稍纵即逝,不敢长吹。
外面刮着大风雪,积雪深达脚踝,战马无法奔跑,所有人只能下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步履蹒跚,牵着马背着家伙往前走。
老李头走在郑修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他问起郑修的家世。
老李头显然属于自来熟的那种人,军队里的老油条,溜得很。
三里脚程便把郑修的家世打探“清楚”了。
郑修说他“姓张名三”,父母早亡,与姐姐相依为命,从军前经营点小生意,勉强温饱。
除了名字之外,其他的家世不算骗人。
老李头听见“张三”时,用力点头,嘴角抽了抽,赞了一声“好名字”。
自从第一天后,郑修便没机会和老爹交谈。
第三天夜里,郑修起床尿尿,恰逢月圆,郑修看着冰雪消融,抖时,眼前一行蚊蚋小字偷偷摸摸地浮起。
【你化名张三,加入北行的郑家军一列。】
郑修先是面露惊愕,随后面无表情地提起裤子。
【你曾千百次想过,哪怕只有一次,你若有机会,重回昔年,是否要将父亲救于危难之间?】
【人生不可重来。】
【既然重来。】
【且行且珍惜。】
四下无人,疲惫的士兵们睡在帐篷中,鼾声四起。
郑修茫然地看着那一行行
老李唏嘘地指着郑将军在不远处与其他士兵碰拳的背影,润润嗓门,继续道:“他有一个怪本事,”老李头举起拳头,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着,“他只要和人一碰拳,仿佛就能用拳头碰懂别人心思似地,是人是鬼,一碰拳他就知道,刚才郑将军要和你碰第二回,老李我还以为军中混进细作了,郑将军但凡露点杀气,老李我就二话不说,提刀咔嚓了你小子,拎你人头去领军功叻!”
郑修闻言,愕然:“那么邪乎?”
“邪什么乎!”老李头佯怒敲了郑修脑门一下:“郑将军年纪轻轻能当上镇国将军,受命于危,哪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有点天生的本事不是理所当然?”
“那是!那是!”
郑修顺着老李头的话往下说,心中犯嘀咕。这莫非就是老爹天生异人的本事——碰拳读心术?
刚才他不会听见了自己心中在拼命喊爹了吧?
想起郑浩然走开时的神情,郑修心中猜测着。
如今大小帐篷扎下的军营一望无际,数不清的人头在雪地上神色各异地坐着歇息,有人在外围骑马警戒。
三言两语和老李混熟了,和郑浩然“碰拳”后,仿佛完成了入伍仪式般,老李对郑修再无戒心。从老李的话里,郑修整理后,推敲出他目前的处境。
如今北蛮在北面两国交界侵扰,如郑修所知道的那般,北蛮各族与大乾全面开战,已有几年。
北蛮攻势猛烈,山河溃败,不日前在皇城宣誓仪式上,魏阳尊亲自披甲上阵,与郑浩然一同奔赴战场。
一场场大战打下,在这条战线上,北蛮被打退了,退到汾涧河外。
汾涧河南北两面共五里地,是两国国界的模糊地带。
取得如此傲人战果,郑浩然本可以欣然折返,回到都城加官进爵,可偏偏在汾涧河时,郑浩然毅然要扩大战果,深入北蛮,以攻代守,为其他战线赢取喘息之机。
魏阳尊在汾涧河折返,据说是霍惑将军护送皇帝回去,而皇帝的亲兵汇入郑家军,这才有了老李头的“恍然大悟”,他误以为生面孔的“郑修”是原本皇帝的亲兵。
郑修仍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茶寮书斋,说书人都在传唱着郑将军的事迹。什么率领万人大军大破北蛮,一路杀到圣山脚下。
史书记载语焉不详,但目前有一点郑修可以确认的是,如今郑浩然所率领的联军,绝对没有史书上所记载的“万人”那么多,郑修默默数着人头,即便算上锅碗瓢盆,满打满算也才一千人出头。
郑修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拳头紧握,一股无名怒气涌上。
一千人,区区一千人,就敢孤军深入北蛮?
这不是明摆着送死?
郑修仍记得第一次世界线移动前,魏阳尊曾告诉他,在汾涧河岸,是老爹一拳将皇帝打晕,强行将皇帝送走。
可事实,当真如此?
只是,
思索片刻后,郑修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一股无力感袭来。
如今他所处的“过去”,到底是二十年前的幻影,还是真的如“白鲤村”那般,能改变过去的“节点”?
“如果我能改变过去……”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郑修心头突然浮起。
大胆得可怕。
如果老爹能活下来……
“吹号了!要走了!别发愣呀,新兵!”
老李头忽然拍了拍郑修的肩膀,将郑修从沉思中惊醒。
他已然在收拾行军锅器,抄起家伙,看着这新兵蛋子愣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好声提醒。
“是!”
郑修连忙起身。
“话说回来,你爹真不姓……郑?”老李头走出几步,又忍不住小跑回来,压低声音问。他脸上写着“八卦”二字。
郑修缓缓摇头。
“可惜了,明明长得那么像。”老李头叹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也不知道老李头在可惜什么。
一位身材娇小的斥候,马尾束起,白色的毛皮裹着口鼻,连身上的衣裳也是白色毛皮所制,看起来像是蛮子的款式。他下马,在军阵前方小声与郑浩然交谈。
低沉的号角声稍纵即逝,不敢长吹。
外面刮着大风雪,积雪深达脚踝,战马无法奔跑,所有人只能下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步履蹒跚,牵着马背着家伙往前走。
老李头走在郑修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他问起郑修的家世。
老李头显然属于自来熟的那种人,军队里的老油条,溜得很。
三里脚程便把郑修的家世打探“清楚”了。
郑修说他“姓张名三”,父母早亡,与姐姐相依为命,从军前经营点小生意,勉强温饱。
除了名字之外,其他的家世不算骗人。
老李头听见“张三”时,用力点头,嘴角抽了抽,赞了一声“好名字”。
自从第一天后,郑修便没机会和老爹交谈。
第三天夜里,郑修起床尿尿,恰逢月圆,郑修看着冰雪消融,抖时,眼前一行蚊蚋小字偷偷摸摸地浮起。
【你化名张三,加入北行的郑家军一列。】
郑修先是面露惊愕,随后面无表情地提起裤子。
【你曾千百次想过,哪怕只有一次,你若有机会,重回昔年,是否要将父亲救于危难之间?】
【人生不可重来。】
【既然重来。】
【且行且珍惜。】
四下无人,疲惫的士兵们睡在帐篷中,鼾声四起。
郑修茫然地看着那一行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