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骤雨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是时候表演一波技术,让雨夏,桐桐,姜宁,刮目相看了。  

陈思雨握住弹弓,闭上左眼,瞄准水瓶。  

陈思晴选择相信妹妹,“她一定可以的。”  

眼看她还想说话,陈思雨比了一个手势,极有高手风范。  

霎时,全场安静,只有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气氛到达了一个顶点。  

陈思雨装填软胶弹,拉动皮筋,瞄准瓶盖。  

一拉,一放。  

皮筋“啪”的一声,抽在陈思雨手上。  

疼得她一咧嘴,直接把弹弓扔了,木质的弹弓飞到门后面,砸倒了瓶子。  

薛元桐笑了起来:“咯咯咯。”  

白雨夏点评:“很准哦。”  

夜晚,暴雨持续肆虐。  

凌晨三点,外面传来一阵混乱。  

姜宁独自一人睡在他的房间,隔壁,薛元桐和陈思晴睡床上,白雨夏和陈思雨打地铺。  

头一回睡地铺,谁也没嫌弃,反倒很喜欢这种体验。  

姜宁神识绕出,尽管是凌晨,邻居们却站在平房门口。  

汤大爷拉亮了家门口的灯,明光照射出,外面的平地全是水,宛如一片漫无边际的湖泊,远处黑乎乎大树,仿佛长在水里。  

幸好平房的地势偏高,水入不来,否则的话,还要用盆往外泼水。  

“我滴个乖乖,雨下的够大!”汤大爷感叹道。  

钱老师披上雨衣,带了手电筒和铁锹,匆匆忙忙的:  

“别念了,快去田里看看,给排水渠挖开,不然庄稼可遭殃了!”  

钱老师是一名清廉教师,老伴又没工作,他自家几亩地没空着,每年还种田呢。  

汤大爷:“别急别急,我喊上张老弟,这孙子力气大。”  

短暂的慌乱之后,三道人影踏入漫漫水域,连夜赶赴田野,为了生活,与老天爷作斗争。  

姐姐陈思晴水喝太多了,她四点多被憋醒了。  

迷迷糊糊摸到床头的手机,再眯眼睛,打亮手机手电筒,准备起床解决个人问题。  

她看到了陌生的房间,呆了呆,恍然想起,她不在自己家里,这是桐桐家。  

至于妹妹,桐桐,夏夏,还在睡觉呢!  

千万不能吵醒她们了。  

醒了一会儿,陈思晴脑袋清灵多了,她想起上学期,她和妹妹住宿舍。  

有时中午休息,外面下雨,她们会邀请白雨夏到她们宿舍睡午觉。  

每次睡午觉,白雨夏总是第一个醒来,她下床没有任何声音,绝对不会吵醒同宿舍的室友。  

等到她洗完脸后,快到上课时间了,才会轻柔的叫醒姐妹俩。  

素质特别特别高,陈思晴特佩服她这样优秀的女孩子。  

于是,今天,陈思晴决定学习白雨夏。  

她轻轻的起身,轻轻掀开被子。  

很好,没吵到同床的薛元桐。  

‘再接再厉!’  

姐姐陈思晴为自己打气,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慎重,慎重,再慎重!  

她轻轻挪动双腿,挪到床外。  

‘好!’  

陈思晴站起身,左脚踏下床,由于没估算好距离,一脚踏空。  

她惊呼一声,为了维持住失衡的身体,右脚连忙踩出。  

结果因为太过慌张,没找准位置,一脚踩中妹妹胸口。  

无辜的陈思雨,睡梦中遭受无妄之灾。  

早上六点,阴天。  

潮湿的小院内,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陈思雨捂住胸口,目光幽怨。  

陈思晴尴尬,昨晚给妹妹踩醒了,还把桐桐和夏夏吵醒了。  

“饭快做好了!”薛元桐放下菜铲子,撒开腿往厨房外跑。  

“桐桐,你?”白雨夏问。  

“我喊姜宁起床!”丢下一句,薛元桐的身影消失在家门口。  

白雨夏若有所思。  

陈思雨抱怨道:“人家桐桐和姜宁不是亲姐弟呢,能在饭前喊人家吃饭,姐姐你倒好,不仅不喊我,还抢我吃的。”  

陈思晴本想反驳,明明你先干这种事的,可是昨晚,她太理亏了,无颜面计较。  

姜宁其实早醒了,故意等桐桐来喊。  

他随着桐桐出门。  

外面地面一片泥泞,不用想,河坝附近的水渠,河沟,肯定积满了水。  

她期待:“我们快点吃饭,去下网吧!”  

饭后。  

薛元桐怀抱大塑料盆,白雨夏拎起水桶,双胞胎则是空着手,充当呐喊助威的小喽啰。  

姜宁抄起一块三角架的木头,木头后面连接渔网。  

几人热热闹闹的出了门。  

隔壁的张如云看到后,羡慕不争气的流露出,嘴里的馍都不香了。  

他很有哲学意味的想到,人得到了什么,就将失去一些东西。  

姜宁得到了漂亮的女孩,那么空网而归,也是正常的事。  

最东边,毕老头一家坐在门口吃饭。  

毕悦昨晚被薛元桐家的那个女孩暴击,她丢尽颜面,又惊又怒。  

她大学被安置到国外,衣食无忧,无法无天,优越感爆棚,最为注重面子。  

“薛元桐她那个苦命的娘,一大早出门了,啧啧,真辛苦啊!”毕悦丝毫没掩饰音量。  

“她一把年龄了,不会还在饭店干服务员吧?老汤,你知道她在哪上班吗?改天我去饭店定一桌,点名让她上菜,哈哈哈。”  

汤大爷听到她的称呼,皱了皱眉,平房这里,谁见了他,不称呼一声“汤大爷”,就这个丫头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