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把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了!  

陈谦将试卷放下一半,安慰俞雯:  

“其实我不白,只是被你衬托的白而已,别灰心,你很好。”  

俞雯表情僵硬。  

董青风诧异的看向陈谦,他的好友实在太会安慰女孩子了。  

白雨夏找薛元桐讲题,居然听懂了一些,赢得了陈思雨的惊讶,白雨夏轻轻笑笑。  

河道对岸,单凯泉余光注意这幕。  

他痛苦想,‘不是说好了,不看她吗?’  

一场电影结束,白雨夏毫无反应,而单凯泉看完后,心情迟迟无法平静。  

他为了克制,胳膊搁到课桌,头趴在上面,疲惫的闭上双眼。  

方才的电影,讲述的一场关于爱情的故事,悲剧爱情。  

触景思情,令单凯泉想到了他还未开始,就匆匆结束的爱情。  

他和白雨夏之间的距离,便如同电影中的人和妖,两道平行线,中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距离,永远无法有交集。  

此时此刻,单凯泉心中压抑无比,仿佛窒息。  

‘距离吗,呵呵?’他从不信命,只信逆天改命。  

他的意识逐渐飘散,眼皮沉重:  

‘距离到底是什么?’  

痛苦,无奈,惋惜,不甘,于他脑海中依稀闪过。  

纷乱的景象不断纠结,最后幻化成了一幕熟悉无比的画面。  

他似乎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乡村。  

他是放牛的孩子,而白雨夏是村头地主家的女孩,她从幼时起,相貌便极为出众,许多小男孩围着她转。  

每次白雨夏一出门,从来是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而他,则是满身灰尘的放牛娃。  

他们之间存在距离。  

那有如何?单凯泉相信,凭借他的努力,总有一天,他能够打破距离!  

他放牛,习武,读书。  

数年后,他在村头崭露头角,成为了村里头等一号的年轻俊杰。  

终于,他得到了地主老爷的承诺,等到几年后,时间到了,便办一场喜事。  

单凯泉凭借自己的努力,缩短了所谓的距离。  

而就在那一天,战争来了,他视之珍贵的村子,被铁骑踏平。  

单凯泉在乱世中和白雨夏分离。  

他从北方,费劲千辛万苦,逃至江南,当了那纤夫。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他再一次见到了白雨夏。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再见面时,她成了江南名头最胜的花魁,见一面需得一百两黄金。  

而他,却是连吃一个白面馒头,考虑半晌的低贱纤夫。  

那一晚,单凯泉在岸边站了一整夜,彻夜难眠。  

他和白雨夏之间的距离更大了。  

次日,他辞了纤夫,一头扎向北方。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三年之后,山河收复,他归来,已是那大将军。  

但他发现,白雨夏早已成了汉宫太子妃。  

单凯泉所有的荣耀,尽皆失去了意义。  

他日思夜想,不眠不休,执念成了心魔。  

三月后,皇帝驾崩,太子继位。  

这一日,他手持方天画戟,一人一戟,登上金銮殿,弑了新帝。  

满堂皆惊,无一臣敢出言,因为,他早已功高震主。  

他夺走了玉玺,从此之后,他便是帝王。  

终于,单凯泉一步步走向后宫,他见到了白雨夏。  

她一身红衣,眉黛青颦,美的不可方物,世间一切在她面前黯然失色。  

单凯泉目视她,这一刻,世间一切距离被他斩破了,因为他便是苍天之主。  

他含情脉脉,准备牵起白雨夏的手。  

忽然,他头顶挨了一巴掌,单凯泉从课桌抬起头,郭坤南喊道:“别搁这睡了,走,出去买饼吃。”  

单凯泉恢复意识,他看见几米外,白雨夏和陈思雨一起离开教室。  

晚自习结束。  

十分钟后,其余班级的学生走的差不多了,实验1班仍有一大半学生,留在教室自习。  

外面走廊,站着三个人,黎诗靠着阳台,望向教室中学习的丁姝言,她等结束后一起回家。  

林子达搬了凳子,坐在走廊,悠闲的玩游戏。  

庄剑辉扶着阳台,双手按压太阳穴,缓解疲惫,同时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你还记得袁霖吗,前些天说来禹州玩玩。”庄剑辉讲道。  

“他不是在申市读书吗?来我们这小地方做什么,喝米酒吗?”林子达笑呵呵,禹州的米酒的确挺出名。  

庄剑辉遥望静谧校园,没回头:“他是说说吧,你知道他性格的。”  

林子达操作游戏:“那倒是,估计以为我们落难了。”  

庄剑辉又道:“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不多,他的路…毕竟和我们不一样。”  

黎诗疑惑道:“什么路?”  

林子达咧开嘴,没遮遮掩掩:“一条不用参加中考,高考,毕业后直接出国的路。”  

他们圈子里的同龄人,很多走的是这条路,从小上国际学校,以培养爱好兴趣为主,课程轻松,接受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所谓的素质教育。  

这方面黎诗有所了解,她很快懂了两人的意思:  

“未必吧,他们如果想上国内的大学,或许能尝试一下。”  

庄剑辉不以为然:“就凭他们?”  

那群素质教育的学生,若是来竞争高考,能被他们这些天天刷题的人,打的怀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