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归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她离家,姜宁没得吃咋办?  

她认为她肩负着责任。  

快吃完饭时,薛元桐试探的问:“明天你和我回村里?”  

姜宁没做犹豫:“行。”  

薛元桐愣住:“同意了?”  

姜宁:“不然呢?”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  

高何帅非但没拖堂,反而提前五分钟消失。  

下课铃刚打响,单凯泉便站起身来,他朝后排喊道:  

“坤南,一起去操场!”  

他没压低声音,纵使刚下课,班级混乱,周围仍有许多同学听见。  

单凯泉余光不经意扫过白雨夏,果然,白雨夏望了过来。  

郭坤南应道:“来了来了!”  

单凯泉大声道:“今天不回家了,到操场跑一百米,你帮我计时!”  

最近单凯泉为了备战运动会,用了十二成功力,他照着网上教程,规范跑步动作,每天只有一有空,就跑去锻炼。  

不光跑步,还练深蹲,俯卧撑。  

除此之外,他每天喝两盒纯牛奶,三个鸡蛋,吃饭更是在校门口的饭店烧菜。  

一切为了运动会的勋章。  

郭坤南说:“好!”  

单凯泉:“练他丫的!”  

董青风听了后,觉得单凯泉太能装了,跟那些喜欢装模做样学习的学生类似,每天假努力,各种打卡学习,来的比鸡早,走的比狗晚,结果一到考试现原形。  

董青风夸道:“你好努力哦,一定能拿奖吧?”  

这一招叫捧杀,董青风从陈谦那里学来的,遗憾的是,最近陈谦每天看书学习,不怎么陪他和王永聊天了。  

单凯泉没听出董青风的话外音,只当董青风真在夸他,此时白雨夏还没走,周围许多同学观看,年轻人有几个不飘的?  

单凯泉夸下海口:“我目标简单,拿个前三吧。”  

董青风见他上钩,当着全班的面赞道:  

“你可以的,必须拿奖,到时候给我看看奖牌啊!”  

放完话后,董青风满意了,同学们听见了,到时候单凯泉一旦没拿奖,他再把这番话翻出来。  

让单凯泉总和他作对,这次可是自取其辱。  

怀着这番心思,董青风愉悦的离开。  

单凯泉同样愉悦,他当着全班的面,狠狠的装了一把。  

周六。  

薛元桐罕见的起了个大早,她揉揉眼睛,还没洗漱,跑到隔壁敲门。  

“姜宁快起床,不然赶不上车了。”  

现在才五点半,天色刚刚放亮。  

姜宁不想起床,奈何薛元桐一直催。  

吃完早饭,时间六点半。  

薛元桐背着小书包,仔细检查了家里的电源开关,锁好门。  

姜宁骑车带薛元桐前往汽车站。  

薛元桐老家位于新虹县,距离禹州市区50公里,一般来往的人们,多是选择做城际公交,票价10元。  

如果舍得花钱,则坐出租车,拼车价格在20到40块左右,如果包车就贵了,需要80块。  

尽管现在才六点半,河坝的人却挺多,大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跑步锻炼。  

在薛元桐的指挥下,姜宁骑车,超越一个又一个跑步的人。  

有个跟着父亲锻炼的小朋友,似乎不服气,撒开腿与姜宁的山地车竞速。  

姜宁故意保持一个刚刚好的行驶速度,吊着小朋友,薛元桐在后面变脸嘲讽,给那小朋友跑的半死。  

姜宁稍微踩动脚踏,彻底拉开距离。  

汽车站距离河坝,有5公里,早上的市区,人少车少,姜宁用了10分钟出头,骑到目的地。  

他找了块停车的地方,给山地车锁好,并打上一道灵识印记。  

姜宁买完票,和薛元桐进入候车大厅。  

一路走到上面写着‘新虹县’的窗口。  

薛元桐找了两张空椅子,贴心的用纸巾擦拭干净,和姜宁一起坐下。  

候车大厅空间很大,大块的地板砖映着污痕。  

薛元桐略显拘谨,双腿并着,打量周围环境。  

她忽然问:“姜宁,你冷吗?”  

“不冷。”  

“哦哦,我也不冷。”薛元桐今天穿着简约,上身是牛油果色卫衣,裤子是微微宽松的牛仔裤,脚上是白色运动鞋。  

等待发车的时间,新虹县窗口的乘客越来越多,排成了长队。  

薛元桐和姜宁来的早,排在前面。  

直到窗口隔栏打开,人们鱼贯而入,登上城际公交。  

薛元桐选择了倒数第二排的位置,她坐在窗户边,姜宁坐在她旁边,将她护住。  

薛元桐嘴角弯了弯,以前独自坐车,她最担心,身边坐着的陌生乘客。  

有时候碰到一些块头特别大的大妈和大爷,薛元桐就默默朝窗户边使劲缩去,生怕被人碰到,或碰到别人。  

现在好多了,有姜宁在身侧,她不用小心翼翼。  

‘真好呀。’薛元桐心中感叹,好安全呢。  

坐车的体验,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她望向车窗外,停车场停着隔壁开往谷阳县的客车,她记得姜宁老家在谷阳县。  

车内乘客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和他们差不多年龄的中学生,有的学生提着行李箱。  

到最后,客车内座位满了。  

有的乘客拉着扶手站着,车内环境嘈杂起来。  

后排几个中年男女似乎是一起的,张大嘴巴聊天说笑。  

趁客车还没发动,薛元桐摸出来耳机,分给了姜宁一半: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