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2章 万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回到宫中,宴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完毕,陪宴的文武官员也早就在大殿内外等候。  

祝烽带着南烟来到华盖殿,稍事修整一番,时辰便到。  

于是,随着小顺子一声高喝,銮驾便缓缓进入了太和殿,走在最前方的自然是身着龙袍,高大英武的皇帝陛下,跟在他身后的是贵妃司南烟,还有宜妃和丽妃,一众人等衣冠华美,走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当中,如同天神地祇一般。  

走进大殿,南烟抬头看向大殿之上的龙椅。  

而龙椅的旁边,便是她的坐席。  

她虽然这些年来在后宫一直有继后之权,但一直没有正式册封,不论走到哪里,大家都明白她只是一个宠妃,按理说,在这样盛大的场合,哪怕她带着宜妃和丽妃一道跟随皇帝出席,但位置显然都不能与皇后同日而语。  

可是,她却在皇帝的座位旁边,看到了自己的座位。  

祝烽在这样的场合,让自己紧挨着他坐在他的身边,也是在向全天下的人昭示,这位贵妃娘娘的重要和不可替代。  

感觉到身边的人脚步一滞,祝烽略回头看了她一眼。  

看着南烟双眼中闪烁的笑意,他的脸上倒是没什么笑容,只淡淡的说道“你今天可不准给朕出什么纰漏,全天下的人都看着,你若出丑,那就是丢人丢到海外去了。”  

南烟轻声道“皇上说什么呢!”  

两个人嘀嘀咕咕的,终于走上前去各自落座。  

等到他们一坐定,寿宴便正式开始。  

在太和门外等候多时的各国特使便按照事先的安排,分别由弘政门与宣治门进入,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升了起来,阳光照耀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屋顶金灿灿的砖瓦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当那些特使及其随从抬起头来,看着那金光闪耀的大殿,如同云上天宫一般。  

许多来使都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  

他们的国中也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宇,却从未见过这样宏伟的建筑,方正之中透着严正之气,虽然还未亲眼见到那位精彩绝艳的皇帝陛下,只是眼前这一座大殿,就已经让他们感受到天朝上国的广博与辉煌。  

这时,一个大太监走到大殿前,对着下面高喝了一声——  

“安息国特使觐见!”  

随即,站在丹陛两侧的侍从依次高呼,等候在下面的安息国特使团立刻整衣肃冠,在一个小太监的带领下,小心翼翼的踏上石阶。  

而听到这个安排,站在下面的各个国家的特使都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他们并不知道安息国与贵妃的特殊关系,只知道与大炎王朝毗邻,又来往最紧密的是日本国,尤其去年的那场变故,炎国太子虽然处置了日本国,但同时也给与了极大的荣耀以拉拢他们,于情于理,第一个觐见的都应该是日本国。  

却没想到,是远在西域的安息国。  

原本还趾高气扬的日本国特使见此情形,重拾危机感,小心翼翼的低下头去,在丹陛下等候。  

这时,高也已经带着两个随从登上丹陛,进入了大殿。  

虽然刚刚已经见过了贵妃,但这个时候,他还是非常的规矩,一步一步走到大殿前,直到前方带路的太监停下来,他也立刻在离那太监还有三步的距离停下,对着端坐在上的皇帝陛下叩拜行礼,接着,让身后的随从献上了贺礼。  

其中一份,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人一握不下,据闻能在黑夜中照亮这整座大殿,不需烛火也能如同白昼。  

而另一边,是整整一箱,九千九百九十九颗各色宝石。  

高也道“此处共计一万颗宝石,祝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那绚烂夺目的宝石,祝烽也忍不住微笑了起来。他对着高也说道“你们远道而来,如此有心,朕甚感欣慰。听闻,国中也有喜事?”  

高也知道,贵妃一定是将他刚刚说的话都告诉了祝烽,于是道“同喜。”  

祝烽道“的确是同喜,所以,朕也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们。”  

高也愣了一下,但立刻有些明白过来,他刚刚去翊坤宫向贵妃讨要了礼物,而皇帝如今的这个“礼物”,大概也是他作为姨丈的礼物了。  

只是不知道他要送什么。  

可堂堂大炎王朝的皇帝陛下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说要送礼物,想来绝对不是什么寻常的东西。  

而不等他开口发问,祝烽已经慢慢说道“即日起,安息国商人过关西七卫,可免过所。”  

饶是高也见多识广,但听到这个消息,也惊讶的睁大了双眼。  

南烟在一旁听了,更是喜出望外。  

过所,俗称通关文书,办理这个东西非常的麻烦,虽然祝烽鼓励与外国通商,但毕竟西北那边不太平,设置关西七卫严查过往,也是为了保证内陆的安全。  

同时,办理过所的费用,对炎国朝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祝烽如今却免了安息国商人那么多的麻烦和花费,那简直可以说是天大的恩惠!  

这,只说是给一个新生儿的礼物,着实太重了。  

高也很明白,这是这位皇帝陛下又一次向安息国示好,更是要倚重他们往西域更西的方向发展,他喜不自胜,急忙跪拜在地,道“多谢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烽点了点头,道“赐座。”  

于是,立刻有人上前来,将安息国特使带来的礼物送了下去,而那个领着他们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