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0章 探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晚,陈紫霄派遣的一队人马便离开了罕东卫,星夜兼程的赶往白龙城去了。  

而同样星夜兼程赶路的,还有一路疾驰的阿古拉。  

从罕东卫逃出来之后,几天几夜的时间水米不沾牙,体力已经到了极限,他几乎整个人都趴在马背上,仅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用来抓紧了缰绳不让自己跌下马背。  

就在他已经饿得发昏,几乎快要晕厥过去的时候,前方漆黑的夜色中,仿佛出现了一点隐隐的光亮。  

那一点光亮,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一般。  

他急忙睁大了双眼,直起身来往前看去,只见一个高大得,仿佛匍匐在荒原上的雄狮的身影,隐隐的在夜色中显现出来。  

那是一座城。  

城楼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光亮,是有人在巡逻。  

“到了,到了…”  

他狂喜不已,这个时候咬紧牙关,一鼓作气的策马往前狂奔,急促的马蹄声仿佛也映照着他内心的喜悦,而很快,城楼上的人也听到了从风声中传来的马蹄声,全都聚集到了城门边上。  

“什么人?!”  

阿古拉跑到城楼下,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阿古拉啊!”  

“阿古拉?”  

城楼上的人愣了一下,立刻转身往谯楼那边跑去,不一会儿,跟着跑出来了几个彪形大汉,一个个身上穿着皮甲,金发异瞳,一看就是阿古拉的族人。  

他们举着火把,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城楼下阿古拉惨白的脸。  

那几个人问道“你们不是被抓了吗?”  

阿古拉的眼睛一红,道“我们是被抓了,我父亲如今还在罕东卫的水牢里关着,还有很多人,他们都被关起来了。”  

城楼上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阿古拉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喘息着道“你们先开城门,让我进去,我,我跑了几天才回来,我已经快要不行了。”  

但是,城楼上的人却没有立刻动换。  

其中一个说道“那么多人都被关起来,怎么单单你一个人回来了?”  

阿古拉的脸色愈发苍白,气都快要喘不匀了,虚弱的说道“是我父亲,他想方设法才让我逃出来的。”  

“那他人呢?”  

“他受了伤跑不了,就让我一个人回来了。”  

楼上几个人又对视了一眼。  

其中一个比较心软,看着阿古拉虚弱得随时都要从马背上跌下去的样子,试探的说道“要不,先让他进来。看他也是一个人回来的,应该没有问题。”  

另一个更谨慎些,道“就是他一个人回来才奇怪呢,怎么偏他一个人能回来。”  

“他不是说了吗,是他爹朝鲁放他回来的。”  

“他说你就信?谁能证明?”  

“这——”  

几个人相持不下,但阿古拉已经支撑不住,眼睛阵阵发黑,终于从马背上跌了下来,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城楼上的人终于让打开城门,有几个东察合部的士兵跑出来,飞快的将人抬进去,把马也牵了进去。  

吱呀一声,城门重新关上了。  

一阵风吹过,仿佛也裹挟成城门关闭前从内城卷裹的一些人气和嘈杂之气,不一会儿席卷过整个荒原,在漆黑的夜色中,几骑人马慢慢的走了出来。  

领头的,便是一身黑衣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方步渊。  

平日里他官威赫赫,这个时候,在同样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跟踪阿古拉,并且还要做到不露痕迹,他也是满面风霜,两眼发红,但这个时候精神反倒好得不得了。  

盯着前方那座黑漆漆的,高大的石城的时候,他的眼睛都在发光。  

而跟在他身后的几个锦衣卫也都松了口气。  

总算是有了结果了。  

白虎城!  

阿古拉一路往北,哪儿都没有去,就来了这白虎城。  

看来,皇上之前吩咐的,让他们寻找东察合部在西北荒原上补足粮草和水的地方,也就是这里了。  

“白,虎,城…”  

方步渊微微眯起眼睛,从牙缝里迸出的这几个字,透着沉沉的杀意。  

而他身边的几个锦衣卫也都说道“大人,看来在东察合部背后的不是别人,就是倓国。”  

“确切的说,应该是倓国的南蠡王吧。”  

“没错,之前白龙城献城那一战之后,白虎城就直接被划归了南蠡王阿日斯兰,他可一直盘踞在这里没有再离开过了。”  

“大人,赶紧回去禀报皇上了吧。”  

听着这些人急切的声音,方步渊却并没有立刻行动。  

他骑在马背上,冷冷的看着那座白虎城,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们先退。”  

“什么?!”  

众人一惊,有些诧异的看着他“我们退?那大人你呢?”  

方步渊道“我?我要上去看看。”  

“什么!?”  

这一下,众人更是大吃一惊,方步渊这么做竟是要抢头功的意思。可是,他们这里拢共只有几个人,方步渊也不过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而对面是一整座城,哪怕是皇帝亲自带兵过来,也要谨慎小心行事的,哪能他一个人就过去的?  

于是纷纷劝阻道“大人,不要轻举妄动啊。”  

“是啊,那白虎城内不仅有倓国的士兵,还有东察合部的骑兵,我们就这么几个人,很容易打草惊蛇的。”  

“万一让他们发现了,那就糟了。”  

他们越是惊惶,方步渊脸上的笑意就越深。他说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