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风暴来了(2/3)
,他极目远眺,磅礴的精神力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头三首魔龙的形象。
三首魔龙的每一颗头颅,都戴着顶金属冠冕,恐怖的气息,令洛萨都感觉到了一丝凝重。
他的龙裔血脉,其实就是源自于此方世界。
如果没有“沐浴龙血”的多番强化,他真龙化后的血脉层次,也就是寻常高等巨龙,还要远低于这三首魔龙的位阶。
“风暴?”
烛骑士很快就反应过来:“奥斯曼人?”
话音刚落,遥远的天边,无数火焰旗帜便率先突破地平线。
骑乘着骏马,队形散乱,但却密密麻麻,穿着各色衣袍的披甲骑兵,缓缓向君士坦丁堡进发而来。
塔楼之上值守的卫兵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吹起了提醒敌人已至的号角。
许多正拿着面包吃着的士兵,下意识站起身子,看着地平线上涌现出的,仿佛无穷无尽,黑压压的奥斯曼大军,嘴里的食物都忘记了咀嚼。
敌人的数目实在是太多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多。
“愣着做什么,传我的命令,继续吃饭!”
洛萨的命令传递下去,才仿佛解除了守军们身中的石化术,使他们重新动了起来,迅速将食物塞进嘴里,紧锣密鼓筹备起防御。
敌人大军开入战场之后,便开始安营扎寨。
一直到傍晚时分,一座规模庞大的营地,已然初见雏形。
在营地当中,目力极佳的洛萨,甚至已经看到有一座座巨型攻城器械,正在被奥斯曼的工匠们从车马上取下,拼凑在一起,要不了几天功夫,便能派上用场了。
这时,一员趾高气昂的奥斯曼将军,骑乘战马,大步来到君士坦丁堡城墙之下。
“城里的人听着,告诉你们的皇帝,我家主人说了,只要他献城投降,我家主人便会宽容地给予他一块领土,让他在那上面继续当那所谓的皇帝。”
他挥舞着手中的骑矛,大声恫吓:“如若你们顽抗到底,破城之日,所有曾拿起武器抵抗之人,皆会被钉死在木桩之上!”
一人之威吓,不足为道。
但若此人身后有那密密麻麻,宛如海洋一般看不到边际的数目恐怖的大军支撑呢?
他已看到,自己身边护卫的两名瓦兰吉卫队,向来以勇猛敢战著称的勇士,已经开始擦拭额头渗出的汗水,嘴上还言不由衷地说道:“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
再有勇气的人,目睹了这欧陆诸国,绝无可能集结起来的一支庞大军队,也会不由心生胆怯。
哪怕是久经战阵的洛萨,也是第一次看到此等规模的军队。
粗略估计,奥斯曼的大军算上民夫,后勤人员,至少要有二十万人之多,胜于萨拉丁所组建的任何一支大军。
一名怯薛军看了一眼洛萨,见皇帝陛下微微点头,果断挽弓搭箭。
这名士兵,本就以体魄强健而著称,此时拉起重弓,轻松拉了个满月,将沉重的破甲箭激射而出。
但来者极为狡猾,所处位置正卡在弓箭的极限射程。
虽然仍能射中他,但强弩之末,力道已尽,被他轻松拨开。
“哈哈哈,懦弱无能的希腊人,只敢在城墙上放冷箭吗?可敢派来一人,与我战上一场。”
来者大声嘲讽着,辱骂着守军。
烛骑士看向洛萨,眨了眨眼:“我出战吧。”
洛萨摇头:“杀鸡焉用宰牛刀。”
“传我命令,派奥尔汗出战。”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反抗,不再是“逆天而行”,而是遵循上帝意志的救赎——罗马帝国永不灭亡。
洛萨太阳王模板本就能鼓舞人心,再加上天命领袖的效果,原本一盘散沙的君士坦丁堡,已迅速被他的铁腕手段整合为了一个整体。
洛萨精挑细选出来了一支二百五十人的精锐,被他转职为怯薛军,他手中原本的怯薛军名额仅有一百,需每月增加一百,到二百五十满额为止。
但在模拟战中,这段时间的流逝不知为何被抹平了。
二百五十名士兵,俱都脱胎换骨,掌握了精妙绝伦的骑射功夫,穿上了制式甲具,俨然是一场新的神迹,极大激发了君士坦丁堡守军的士气。
这是上帝的意志!
上帝没有抛弃他们。
绝大多数的失败主义者,内心都重新焕发出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人的海军规模虽然庞大,但到底是部落酋邦起家的暴发户,距离内卷严重的亚平宁城邦还是有断代般的差距的。
来援的拉丁船只,算上君士坦丁堡本就拥有的一些小型战船,虽说还是没办法跟异教徒进行海上决战,但依托金角湾进行防守,跟敌人周旋一二,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帝国所属的摩里亚半岛领土,实质统治权归于君士坦丁堡的两个兄弟托马斯和迪米特里,并未派出任何援军。
就连那些对皇帝心怀不满的东正教虔信者,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即使选择了与拉丁教会归一——罗马和她的皇帝,依旧拥有上帝的眷顾。
而上帝在这种时候,施以神眷的原因也只可能有一个——对抗异教徒。
再算上到来的拉丁雇佣军,以及威尼斯租界中贡献的民兵,数目能达到一万四千人。
余下民夫,在战时也能发放武器,登城作战。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援军,是从威尼斯附庸坎迪亚王国(即克里特岛)而来的,总数包括三
三首魔龙的每一颗头颅,都戴着顶金属冠冕,恐怖的气息,令洛萨都感觉到了一丝凝重。
他的龙裔血脉,其实就是源自于此方世界。
如果没有“沐浴龙血”的多番强化,他真龙化后的血脉层次,也就是寻常高等巨龙,还要远低于这三首魔龙的位阶。
“风暴?”
烛骑士很快就反应过来:“奥斯曼人?”
话音刚落,遥远的天边,无数火焰旗帜便率先突破地平线。
骑乘着骏马,队形散乱,但却密密麻麻,穿着各色衣袍的披甲骑兵,缓缓向君士坦丁堡进发而来。
塔楼之上值守的卫兵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吹起了提醒敌人已至的号角。
许多正拿着面包吃着的士兵,下意识站起身子,看着地平线上涌现出的,仿佛无穷无尽,黑压压的奥斯曼大军,嘴里的食物都忘记了咀嚼。
敌人的数目实在是太多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多。
“愣着做什么,传我的命令,继续吃饭!”
洛萨的命令传递下去,才仿佛解除了守军们身中的石化术,使他们重新动了起来,迅速将食物塞进嘴里,紧锣密鼓筹备起防御。
敌人大军开入战场之后,便开始安营扎寨。
一直到傍晚时分,一座规模庞大的营地,已然初见雏形。
在营地当中,目力极佳的洛萨,甚至已经看到有一座座巨型攻城器械,正在被奥斯曼的工匠们从车马上取下,拼凑在一起,要不了几天功夫,便能派上用场了。
这时,一员趾高气昂的奥斯曼将军,骑乘战马,大步来到君士坦丁堡城墙之下。
“城里的人听着,告诉你们的皇帝,我家主人说了,只要他献城投降,我家主人便会宽容地给予他一块领土,让他在那上面继续当那所谓的皇帝。”
他挥舞着手中的骑矛,大声恫吓:“如若你们顽抗到底,破城之日,所有曾拿起武器抵抗之人,皆会被钉死在木桩之上!”
一人之威吓,不足为道。
但若此人身后有那密密麻麻,宛如海洋一般看不到边际的数目恐怖的大军支撑呢?
他已看到,自己身边护卫的两名瓦兰吉卫队,向来以勇猛敢战著称的勇士,已经开始擦拭额头渗出的汗水,嘴上还言不由衷地说道:“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
再有勇气的人,目睹了这欧陆诸国,绝无可能集结起来的一支庞大军队,也会不由心生胆怯。
哪怕是久经战阵的洛萨,也是第一次看到此等规模的军队。
粗略估计,奥斯曼的大军算上民夫,后勤人员,至少要有二十万人之多,胜于萨拉丁所组建的任何一支大军。
一名怯薛军看了一眼洛萨,见皇帝陛下微微点头,果断挽弓搭箭。
这名士兵,本就以体魄强健而著称,此时拉起重弓,轻松拉了个满月,将沉重的破甲箭激射而出。
但来者极为狡猾,所处位置正卡在弓箭的极限射程。
虽然仍能射中他,但强弩之末,力道已尽,被他轻松拨开。
“哈哈哈,懦弱无能的希腊人,只敢在城墙上放冷箭吗?可敢派来一人,与我战上一场。”
来者大声嘲讽着,辱骂着守军。
烛骑士看向洛萨,眨了眨眼:“我出战吧。”
洛萨摇头:“杀鸡焉用宰牛刀。”
“传我命令,派奥尔汗出战。”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反抗,不再是“逆天而行”,而是遵循上帝意志的救赎——罗马帝国永不灭亡。
洛萨太阳王模板本就能鼓舞人心,再加上天命领袖的效果,原本一盘散沙的君士坦丁堡,已迅速被他的铁腕手段整合为了一个整体。
洛萨精挑细选出来了一支二百五十人的精锐,被他转职为怯薛军,他手中原本的怯薛军名额仅有一百,需每月增加一百,到二百五十满额为止。
但在模拟战中,这段时间的流逝不知为何被抹平了。
二百五十名士兵,俱都脱胎换骨,掌握了精妙绝伦的骑射功夫,穿上了制式甲具,俨然是一场新的神迹,极大激发了君士坦丁堡守军的士气。
这是上帝的意志!
上帝没有抛弃他们。
绝大多数的失败主义者,内心都重新焕发出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人的海军规模虽然庞大,但到底是部落酋邦起家的暴发户,距离内卷严重的亚平宁城邦还是有断代般的差距的。
来援的拉丁船只,算上君士坦丁堡本就拥有的一些小型战船,虽说还是没办法跟异教徒进行海上决战,但依托金角湾进行防守,跟敌人周旋一二,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帝国所属的摩里亚半岛领土,实质统治权归于君士坦丁堡的两个兄弟托马斯和迪米特里,并未派出任何援军。
就连那些对皇帝心怀不满的东正教虔信者,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即使选择了与拉丁教会归一——罗马和她的皇帝,依旧拥有上帝的眷顾。
而上帝在这种时候,施以神眷的原因也只可能有一个——对抗异教徒。
再算上到来的拉丁雇佣军,以及威尼斯租界中贡献的民兵,数目能达到一万四千人。
余下民夫,在战时也能发放武器,登城作战。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援军,是从威尼斯附庸坎迪亚王国(即克里特岛)而来的,总数包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