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出征仪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天的耶路撒冷,许多街道比起往常都要显得冷清,空旷了许多。  

人们都齐聚于圣墓大教堂之前,观看十字军北征的出征仪式了。  

密密麻麻的人潮,将一切都堵得水泄不通。  

在摄政王雷蒙德需要北上之际,耶路撒冷骑士团的全部事物,就都堆到了作为司令官的高弗雷男爵手中。  

他跟洛萨并肩骑着战马,四处巡视着。  

洛萨笑着打趣道:“高弗雷男爵,你的黑眼圈就像那些萨拉森女奴们装饰用的眼粉,看来司令官的位置也没那么好做。”  

高弗雷没好气道:“我已经三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耶路撒冷骑士团比起王家骑士团的规模大太多了!”  

耶路撒冷骑士团成员总数超过三万人,当然,这包括了诸多荣誉成员。  

但留在耶路撒冷的,直接听命于国王和大团长领导的这一部分,也有三千名武装人员之多,这还没包括仆役等非战斗人员。  

相较于总数不过八百人的王家骑士团,耶路撒冷骑士团俨然一座庞然大物,比起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留在耶路撒冷的力量也弱不了多少。  

洛萨调侃道:“但愿泰比利亚斯(摄政王)大人不至于像高弗雷爵爷一样,在骑士团里留一个一心想把大团长掀下去的司令官。”  

“哦?原来高弗雷爵爷就是司令官啊,那没事了。”  

高弗雷男爵气道:“今年,我得有一半的时间留在自己的封地,还乘船去了趟普罗旺斯,骑士团的事务不得不移交给菲利普伯爵,这才使得他在骑士团的威望大涨,但我哪知道他竟然会公然站出来挑战你的位置?”  

他们的心情实际上还不错,在雷蒙德伯爵等爵党成员,以及一部分一同出征的太后党贵族离开耶路撒冷后。  

王党终于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王家骑士团将近八百的兵力,与耶路撒冷骑士团三千人的兵力,分别掌握于洛萨和高弗雷男爵,这两个铁杆王党的手中。  

虽然城防军,以及太后党的贵族私兵们,还有朝圣者们新组建十字军,仍处于太后党和爵党手中。  

但权力的天平,终于还是趋于了平衡。  

洛萨向高弗雷男爵道别,和手底下的亲卫翼骑兵汇合,赶往圣墓大教堂——那里,正上演着一场盛大的出征仪式。  

成群结队的士兵,从大教堂之前走过,接受神职者们的赐福。  

首先,是那些披着锁子甲,罩袍,和披风的精锐骑士,他们带着自己的侍从,打着各式的旗号,昂首挺胸,接受着围观者的致意。  

甚至有不少骑兵,连坐骑都蒙上了罩袍和皮甲,用来抵御萨拉森骑兵的箭矢。  

白底红十字的圣殿骑士,黑底白十字的医院骑士,十字架,雄鹰,棕熊,立狮,山猫,鸢尾花...各式的纹章,铭刻于那些贵族和骑士的襟前。  

北上的骑士,有五百人之多,算上他们的侍从,能够凑出上千名披甲骑兵,而这仅是耶路撒冷的一半力量都不到。  

这都得益于鲍德温四世前不久颁布的征召令,以及教宗陛下号召起的新一轮的十字军,使得大量零散骑士远渡重洋,来到了圣地。  

随后,是整齐的军士队伍。  

他们以一個个方阵的形式前进,同样穿着代表所属势力的罩袍,五颜六色,但又泾渭分明。  

在他们正中央,簇拥着一座巨型的战车。  

车架上,屹立着一座巨大的金色十字架,这并非是真·十字架,真正的圣物存放于十字架下方,战车上的一个箱子里,由一整队的战斗修士守护。  

因它只剩下了一个木块,无法高举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地方,所以才铸造了这根金色十字架,用来昭示圣物就处于军中。  

最后才是那些朝圣者组建的十字军。  

他们的队伍,有些杂乱无序,只能勉强维持着相对整齐的状态。  

他们甚至没办法保证人手一顶变形的破旧铁盔,许多人使用的长矛,连铁质矛头都已锈迹斑斑。  

身披的破旧罩袍,上面用劣质涂料,一眼就能看出是赶工制成的红色十字。  

好在盾牌还能做到人手一副,但上面大多都没有蒙皮。  

亨利二世捐助的那笔黄金,数目不菲,但哪怕是搜罗了所有的武库储备,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武装起这支规模如此浩大的军队。  

更何况,北上的军队只是耶路撒冷军力的一半,沿途还能得到各地领主补充进来的兵力。  

所以真正装备勉强还算精良的朝圣者十字军,大多留在了圣城内,依旧处于受训状态。  

洛萨和他麾下的翼骑兵,王家骑士们,则拱卫在教堂最前方,守护着身后,那尚且空无一人的国王御座。  

宣礼塔上,钟声长鸣不休。  

普通民众们围在街道旁,连道旁的二层建筑,窗户口,都挤满了看热闹的民众。  

他们高举圣子,圣母和圣徒们的画像,虔诚祈祷着战士们能够得胜而归,杀光侵犯边境的异教徒。  

提尔大主教和诸多神职者,站在御座之前,高呼道:“愿圣米迦勒庇佑,虔诚的信徒们,你们从圣墓前经过,也将沐浴神圣的光辉,祝愿你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箭矢与刀枪皆不能伤你们的身体!”  

“即使战死,也将得到救赎,荣耀地升上天国,昔日罪孽,皆一笔勾销!”  

“以父之名!”  

“这是神的意志!”  

人们狂热地呐喊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