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4 星辰归位(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十八骑列传·钢龙骑士》  

岁月流逝。  

很快便来到诺拉历5800年。  

百年闭关后,伊莲娜破关而出。  

作为一个已经在伐天战场历练数百年的传奇巫师,她晋升骑士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一些。  

她感受着生命层次的完全跃迁,喜不自禁。她如今已经六千五百岁,是十八骑中较晚晋升者,但她不同于其他人。  

她是除了李维外,诺拉第二位巫骑十级同修者。  

为了能够让两种道路并行不悖,她在李维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又研究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兼修理论,且实践成功。这对于往后的骑士和巫师同修者,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维的混沌道路太特殊了。  

对其他人的参考价值,其实并不如伊莲娜。  

完全体的烛龙血脉,让她永远超越神话巨龙的寿元,即便没有恋人符文加成,也能轻轻松松十万年。  

再加上她本身亦是传奇巫师。  

双职业带来的增幅,让她实际寿元难以估量。  

而且,恋人符文如今依旧在生效。  

伐天战争已经结束,为了保障剩余二十位星神的安全,李维让巨兽们暂时迁到诺拉,等到所有战事都平息后,在星界之上给它们寻一处世外桃源之地,重回家园。  

不仅如此。  

以李维如今的知识和实力,重塑曾经的“铸星者文明”也不是难事,这二十种符文也能在战后普及大众。  

烛龙者,世界之龙。  

拥有此血脉,若是在世界树附近,还能拥有一些实力加成,修行也会更加顺利。这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共生关系。  

所以伊莲娜把夏花之塔搬到了玛娜附近。  

玛娜吐槽说这是把狗粮喂到家门口了。  

此外,十级的烛龙血脉已经涉及时间规则,这让伊莲娜的战技如同海拉那样,可以逆转部分时空,十分强大。  

和玛娜分享完喜悦,伊莲娜来到小石潭边。  

李维已经闭关四百年了。  

不知道情况如何?但石潭边,早已经不见李维的踪影。  

伊莲娜面色微变。  

怎么闭个关把人给闭没了?作为妻子,她持有李维魂牌,并没有显示李维出事,莫非是迷失了?在她担忧之时,绿衣少女身影浮现。  

“别紧张,李维是百年前消失的,离开前他说让大家不必担心,他会以至高无上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信他吧。”  

玛娜的话语让伊莲娜松了口气。  

“好吧,多谢。”  

她来到小石潭边,感受着李维留下的气息。  

“可惜不能马上和你分享我之喜悦。”  

“我找到了更合适的巫骑双修之法。”  

“李维,你快回来啊。”  

百花骑士·伊莲娜,旧圣辉历1156年以元魂之躯与弱小时期的帝皇相识,后加入黄昏十八骑,成为帝皇夫人。  

诺拉历5140年,伊莲娜晋升传奇。  

诺拉历5800年,伊莲娜晋升星辰骑士。  

骑士职业为“龙树圣骑”,骑士星辰为“创世之星”,骑士格言为“相依神树的巨龙,执掌四时的剑者。”  

帝皇曰:在闪耀酒馆,你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愿你的妻子如百花骑士一样美丽”。  

遇见百花,是我人生实现的第一大愿!  

—《黄昏往事·十八骑列传·百花骑士》  

此后岁月。  

随着战事逐渐胜利。  

黄昏圣殿骑士们从战场上陆续归来。  

鳄龟骑士、玉象骑士、羽骑士也纷纷闭关冲刺十级。至于加入较晚的青鸟骑士、光环骑士、龙焰骑士之流,距离十级还差些距离,但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在千年内晋升。  

历经六千年岁月。  

黄昏十八骑正式步入十级时代。  

万古岁月后,十八骑或许会消失。  

但他们已经成为骑士文明的文化符号。  

以十八骑为首的众人团结在极道骑士周围筚路蓝缕,开辟骑士道路的峥嵘岁月,亦将成为美谈,代代流传。  

黑暗之地。  

万族伐天战争影响之深远,波及整个多元位面,就连原先是世外桃源的泛位面外诸多地方,也陷入战争。  

大多数战火,都离不开亡命天涯的恶魔们。  

按理说,逃跑就要有逃跑的样子。惹是生非,最容易被诺拉发现。但恶魔就是手贱,看见世界便想去祸害一番。  

甘道夫他们猎魔的很多线索,就是这样得到的。  

这一日。  

风之魔主麾下的一头十级鱼魔浅海之王来到一处冰天雪地的世界,看见远方有一处巍峨的鸦形神殿耸立。  

“若是可以将此地生灵吞噬。我的伤也能恢复了。”  

深渊毁灭,大量的恶魔无家可归。没有足够的魔气,想要恢复伤势就格外困难,只能通过吞噬万灵生机来弥补。  

“嘎嘎嘎!”  

忽然间,一股十级气势冲天而起。  

却是一头神俊异常的蓝色乌鸦。  

不是阿鸦又是谁?一群传说级的神鸟叽叽喳喳,在阿鸦身边叫道。  

“天帝,有恶魔入侵!”  

“此乃十级恶魔,唯有天帝方能对抗。”  

这处世界,可是阿鸦辛辛苦苦建立的鸦天界,它在这里开了后宫,收了一大堆美鸟,过上了与世无争的日子。  

这该死的恶魔。  

不知道这片区域都是它鸦天帝罩着的吗?  

它是十级,我鸦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