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1 远征黄金(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维在它脸上看到了一丝解脱的感觉。  

当索伦的分身,肯定压力很大吧。  

伊莲娜问道:  

“你接下来要去黄金圣界吗?”  

李维道:  

“嗯,此事也要做过了断了。圣界有我需要的东西,这是一整个世界现成的真理奇物,都无需炼化。  

巫师文明,也能因此受益。”  

伊莲娜道:  

“那你注意安全。”  

忽然间,李维眼神望向某处。  

毁灭天,第七重天。  

一位手握巨剑的龙鳞巨人撕下天幕,闯入这里。  

他笑道:  

“火龙骑士九级后期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圣殿便要诞生第二位星辰骑士了…我们去祝贺他。”  

时过境迁。  

黄昏圣殿九级骑士,已有45人。  

光是毁灭天,便有十三位,火龙骑士爬的最高,黑骑士、穆帝、金狮等,都还在九级中期境界。  

这13位里,火龙家族,便有三位。  

火龙骑士和他两个儿子。  

血脉之道,强者愈强。  

很容易便形成家族式集团。  

李维虽然信任这些老伙计,但后世发展下去,大概率会从屠龙者变成恶龙,如同巫师家族那样。  

所以黄昏圣殿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比方说。  

黄昏十八骑,每种血脉只能有一位,同种血脉里,选最强者进入,否则光是火龙家族,便能占据半壁江山。  

类似的政策,还有不少。  

血脉之道最容易固化。  

想要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  

李维也没想太长远,他只负责打下江山。  

后世如何治理,且看后人智慧。  

过去百年,黄昏圣殿发展很快。  

神话血脉56种,至高血脉还是7种。  

传说血脉,多达300种。  

六大维度中。  

哪怕是最稀少的感知维度,现在也有三位九级骑士。  

第三个千年末尾,九级骑士数量,有望破百。  

这也间接提升了李维的实力。  

黎明之塔那边,又诞生好多大巫师。  

首先便是双胞胎组合“雷火剑”。  

也就是温妮和莉雅的转世之身。  

上一世。  

她们天赋一般,未赶上黄金大世爆发期便寿终正寝。  

这一世。  

元素之子,再加上充足资源,修行顺风顺水。  

雷火剑因为其双胞胎buff,又均是九环,在诺拉的追求者不少,但两姐妹显然更相中自家黄昏圣殿那些男儿。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最终被两个大龄单身九级骑士得到了。  

樱花女巫在服用千年药剂后,也于晚年勉强晋升九环,成为二十四花唯一存活到现在者,令人唏嘘。  

以她天赋,正常来讲,元魂便是极限。  

能九环也少不了伊莲娜的帮衬。  

暗月骑士的妻子迦罗娜晚年晋升九环失败,但有组织赐予的异宝,也保住了性命,只是精神力本源受损严重。  

但她并没有太灰心。  

服用延寿药剂后,她还有千年岁月。  

如今有回梦药剂,精神力本源也能修复。  

花费数百年养好伤,最后再战一次。  

能成最好,不成人生在世也了无遗憾。  

如今子孙满堂,家族兴旺,丈夫更是准十级苗子。  

做个英灵,继续陪伴家人,也挺好的。  

海姆的父母,莉莉安晋升八环失败,寿终正寝。  

其父亲皮克,陨落于早期战争中。  

海姆自己,则一路高歌猛进。  

他不过三千岁,已经九环资深修为接近九环圆满修为。  

四千岁之前,便有希望踏足传奇。  

抛开转世重修者。  

这般年纪的传奇,古往今来,在其上者不超过一掌之数。当今时代唯有冰霜女巫,埃蒙和李维比他更快。  

但除了埃蒙,另外两个都是挂逼。  

此外。  

李维从古塔带出来的老基德曼也寿终正寝。  

他选择在古榕仙境死去,来世想换个活法:转生为兽。  

梦境学院诞生了第一位大巫师。  

心月灵巫·娜塔莎。  

她也是厚积薄发的典型。  

初期并没有大放光彩,元魂后逆势崛起。  

无愧于李维这些年的投资。  

还有几位九环,都是骑士们兼修的。  

比方说青鸟骑士·艾迪,玉凤骑士·赛法等。  

她们本身便有天才级巫师天赋,再加上愈发强大的血脉亲和加成,双修的道路越来越顺畅。  

艾尼亚之子艾尔,则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天网机械师。他加入赫尔曼的天网,不断为之增砖添瓦。  

炼狱魔剑的学生鸮焰,成为炼体大巫师。  

自甘道夫后,炼体大巫师井喷。  

时至今日,已经十余位。  

炼体之王下,大家都评选出什么“王下七炼体”之流。  

还有火龙天工的“托比”。  

不到四千岁,成为地火双修的大巫师。  

如今掌门人艾斯退居二线,托比被委以重任。  

他祖父火神之锤的技艺,也因此发扬光大。  

当然,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中的有大气运者。  

还有更多的天才,在时光和战火中逝去。  

好不容易来到九环门前,也未能踏过去。  

但总体而言。  

用大议会长李维在3700年演讲时的原话来讲。  

孩子们,你们是幸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