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白金之星(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意外,接下来这场战斗,将是我们和梦魇的终局之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大家做好准备。”  

埃蒙道:  

“若是梦魇动用血肉宫,母河应该也会动用冥祖殿,两大至高和原初之宝的实力半斤八两,关键在于吾等。”  

李维道:  

“我会视情况动用黑暗古塔,此宝虽不如前两者,但也能算得上宇宙级宝物,足够撼动至高,影响战局。”  

埃蒙想了想,说道:  

“必要时,我也会解放真身,动用真正至高之力,争取联手冥祖和你,将那恐怖之主灭杀!”  

冰霜女巫面色微变。  

“这…你当真打算这样做?”  

李维道:  

“埃蒙阁下有把握吗?你对诺拉文明太重要了,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光是梦魇,深渊和星界也需要你震慑。”  

若是一换一,那李维觉得不值。  

他也舍不得埃蒙离开。  

埃蒙道:  

“放心,这些年我对于至高之力的把控也有些经验了,应该稳定了十一级境界,我有较大把握不会迷失。”  

苍天意志道:  

“那便好,毕竟李维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埃蒙你可不能有事儿,我相信索伦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接下来,大家汇报了一番十年来的备战情况。  

散会后,李维回到古龙大陆。  

伊莲娜并不在夏花之塔,三道九级后,她真正投身于药剂研究,和特莉丝一道在后勤方面为战争出力。  

但她骨子里更渴望战斗。  

接下来的大决战,她也不想错过。  

她磨砺修为,朝着九环圆满稳定前进。  

若是顺利,她将成为此世唯一的三途径十级者。  

开启宇宙大航海后,李维便可以带着伊莲娜去其他宇宙寻找机缘,见识风景…至于至高,伊莲娜本身并不强求。  

相比起至高带来的副作用和代价。  

她觉得十级的状态才是更好的。  

若是她真的可以精气神圆满,三道十级融会贯通,实力未必会比此方宇宙普通至高差多少,最起码自保无碍。  

对于挚爱亲朋的选择,李维向来都是尊重的。他不会刻意去安排他们的人生,干涉其道路。  

古榕仙境。  

玛娜头上,蓝色乌鸦郁郁寡欢,  

李维无奈说道:  

“罢了,你去旅行吧。”  

如今大决战在即,阿鸦在诺拉也帮不到什么。  

“嘎嘎嘎。”  

阿鸦当即激动的飞起来,去找蓝羽少女极光鸟。  

“啊?阿鸦你又要去旅行?”  

极光鸟其实不太想离开这处仙境。  

不过它也不愿意让阿鸦太孤单。  

毕竟混的久了,没有阿鸦也不习惯。  

它望着李维,请求批准。  

“你也去吧,你们两个互相照应。”  

李维说道。  

在极光鸟的帮助下,神女骑士艾莎如今也是八级巅峰境界,接下来想要九级,得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穆帝为了老婆,也是多方寻找资源。  

如今艾莎也是八环圆满巫师,他想让艾莎先九环,再带动九级,如此一来,也算是功德圆满。  

十级是有资源也强求不来的。  

穆帝知道,艾莎也清楚。  

如今他们儿孙满堂,家族人才济济。  

奔三千岁的青鸟骑士也在前段时间闭关冲刺九级,都快要追上老父亲的脚步了,人生已然十分圆满。  

李维望着阿鸦消失的背影。  

“下次再见,或许就是我至高之时了。”  

这个逆子,没有好处都不肯回家。  

四十年后。  

诺拉历3200年。  

古龙大陆死亡学派有好消息传来。  

院长博德踏入九环境界。  

不久后,他发表了两篇论文,轰动巫妖学界。  

《论传奇巫妖转化可能性》  

《浅析巫妖共生魂匣作为本命魂器对巫师的意义》  

不久后,至高议会的传奇巫师冥狱之手看到这些研究,都颇为震惊和赞赏,他找到李维,想和博德见一面。  

帝皇宫。  

李维、冥狱之手、博德围坐在圆桌前。  

冥狱之手问道:  

“博德阁下的两篇文章我都看了,第一个传奇巫妖可能性理论,我觉得可行,你打算以巫妖作为传奇职业?”  

博德说道:  

“是的,若是以巫妖作为传奇职业,那我的寿元有望达到五万岁,堪比神话巨龙,甚至更久。”  

李维道:  

“不错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在死亡学派下单设一个巫妖学派,吸取一些对巫妖有想法的人才,大家一起研究。”  

博德道:  

“巫妖最大的局限性,一是转化仪式成功率太低,二是成为巫妖后,虽然可以不断研究知识和法术,却没办法继续冥想提升精神力和修为,失去更进一步可能。  

如今,转化仪式成功率在死亡学派的研究下,依靠材料学等知识的进步,从原先的一成不到逐步涨到了两成。  

而冥想的问题,便是我第二篇论文所提到的命匣、本命魂器、元魂共振理论,其实这也是我从柯林的元魂炼宝法得到的启发,既然可以通过元魂促进宝物成长,为何不能反过来以宝物促进元魂和精神力的成长呢?  

将命匣、本命魂器以灵魂为媒介,炼制为三位一体之物,寻找一个共振的频率作为三者间的串连方式。  

转化为巫妖后,将命匣藏起来,通过对魂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