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全员成长(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靠的,唯有自己。  

“不管怎样,终于晋升了十环圆满,以后对抗敌人的顶级强者,不必总是解封巨人之力了。”  

她喃喃间穿好衣物,眉目间气势更加冰冷摄人。  

回忆前半生,她依靠巨人之力,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年多岁月晋升传奇,心气之高,曾与埃蒙争锋。  

但传奇后,她才发现,自己的道路刚刚开始。  

此后三千多年,她打磨和沉淀自己心境,顺利踏足十环资深,又借助此战得到的战利品,顺利晋升十环圆满。  

巨人之力是把双刃剑。  

她想要踏足至高,必须彻底将其掌控,将残留的巨人之祖意志磨灭,这需要消耗很长时间。  

欲速则不达,她可不想做巨人之祖。  

她就是她,冰霜女巫·古尔薇格!  

想明白这些,她来到至高会议圆桌前。  

回声女士美眸望来,关切问道:  

“古尔薇格女士,你现在怎么样了?  

听闻你受伤了,若是需要治疗的话,我可以提供帮助,我的十级音律治愈效果很不错。”  

古尔薇格微微一笑,颔首谢道:  

“我没事,多谢伊蔻儿女士的关心。”  

埃蒙见众人到齐,正色道:  

“时代在变化。此战后,大家想必也意识到了,未来的岁月,黄昏殿主将是我们文明对抗巨无霸的主心骨。  

我已经在议长之位坐了许久,有些累了。  

如今想要退居二线,等黄昏殿主传奇后,议会可以开启新一轮大议会长竞选,我将退出此次竞选。”  

埃蒙的意思,大家都明白。  

从实力、威望、功绩来说,若是埃蒙不参与,那接下来大议会长之位,必然是属于黄昏殿主的。  

苍天意志道:  

“我支持李维,我看好这个年轻人。第一次看见李维,就知道此子不凡,有至高之姿,如今证明我眼光不差。”  

六位蛮主齐声道:  

“俺们也是。”  

终焉之蛇道:  

“嘿嘿嘿,我绝对拥护李维做大议会长。”  

这次战后的功劳评选中,终焉之蛇名列前十,它的“战争模拟器”本领也是诺拉大获全胜的致胜法宝。  

所以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包括一件至宝。  

它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都是李维的功劳。必须永远抱好这条大腿,才能在纪元大劫中活下去。  

传奇巫师们自然无异议,纷纷同意。  

御兽师、异族强者、阴影君主全部心服口服。  

最终,至高议会内部全体内定李维为议会下一届领袖。当然,按照法案,正式成为大议会长,还需要全民公选。  

那就更加没有悬念了。  

骑士之祖、术士之祖、剑道之祖、黄昏殿主、超新星之王,猎杀十级敌人战绩破纪录者…  

一路走来,李维所获荣誉太多,根本列不完。尤其是此战后,他在诺拉的威望,甚至超越了埃蒙。  

当之无愧的诺拉第一人!  

诺拉历2490年。  

距离梦魇大战过去了90年。  

至高议会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诺拉请来的外援十级强者,原有8位。  

天光女帝战死,只剩下7位。  

这其中,乱天圣主、回声女士、灵性大尊、巨木王、星曜霸主这五位战后选择加入诺拉,成为正式议员。  

哭笑神主和黑狱之主完成任务指标,带着至宝离开了。它们只是想打个工,不想一直与巨无霸作战。  

那样陨落的危险太高,如今它们都远离泛位面,选择偏僻之地避世,等待纪元大劫的结束。  

埃蒙尝试挽留,均无果。  

议会也尊重强者们的选择,好聚好散。  

此番变动后,至高议会席位变化如下:  

传奇席位20位,存世17位。  

此战后,传奇巫师实力得到普遍提升。  

除开烈星神巫、怪诞之主、万雷女帝、光影之主、青铜战主这5位新晋传奇。  

其余12位均是十环资深修为起步。  

放在巨无霸,亦是十级中稀少的精锐战力。  

巫师文明是不断向前演进和优化的。  

新法优于古法,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去索伦、罗杰等特例外,新晋传奇的战力普遍较强。这5位十环普通,亦有对抗十环资深的实力。  

比方说怪诞之主。  

此战后。  

格格巫封印了青钢魔王·加苏和永恒饥饿之主·厄迪斯,后者正是之前联手毒烟女士追杀李维的暴食魔王。  

暴食魔王实力无限接近于十级中期。  

格格巫的封魔之书拥有这三大魔灵,其战力甚至超越了寻常十级中期,也不能单以境界论。  

这便是特殊传奇职业封魔书主的优势所在。格格巫是一个专门为血战而生的传奇!  

当然,目前他也达到了封印上限。想封印更多十级,必须得突破十环资深境界才行,否则有反噬之可能。  

光影之主是双系同修传奇,实力亦可比肩十级中期。青铜战主、烈星神巫等人此战表现有目共睹。  

万雷女帝也崭露峥嵘,巾帼不让须眉。  

诺拉的传奇巫师虽少,但每一个都很能打。此次战争,不少传奇巫师都是以一敌二,牵制了不少十级战力。  

此战后晋升十环圆满者有两位。  

一是冰霜女巫,无需多言。  

二是冥狱之手·尼克斯。  

这位和沧海遗者等人是同一个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