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永镇星渊(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皇·阿斯塔这位文明叛徒的案例在前。  

议会对于晋升大巫师的渠道管控极其严格。  

原则上,李维不会背叛巫师文明。  

但是他心中的第一位的永远是自己的安危。  

如果遭遇一些不可抗力,他不敢保证自己可以为了文明赴死。  

所以,他的原则就是绝不发下那些可能给自己挖坑的誓约。  

特莉丝说老魔女晋升大巫师就是议会提供的配方。  

甚至圣药也是老魔女在议会的帮助下得到的。  

所以老魔女签订了一系列严格的契约。  

议会不可能培养白眼狼出来。  

这种做法,李维感觉是很合理的…但他不接受。  

因为他性格如此,不愿受限。  

他可以做好人好事,帮助议会和文明。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自愿的前提下。  

所以无论是配方还是圣药,他都会自己想办法去搞。  

对于九环突破药剂来说,成功率超过10就是一流。  

12已经是顶级水准。  

《千山药剂》配方所需要的主药是任一种类的土系圣药。  

李维的蛇尾草完全可以。  

辅助材料,则包含近三十种元魂级别材料,从六环到九环不等。  

所涉及的炼制程序十几道,咒语数以百计,相当复杂。  

李维看了看,有三分之二的材料,都是他已有的。  

剩下的材料,看起来也不是很难。  

当然,因为李维的多派系特性。  

他还需要额外收集三种圣药。  

有黑暗古塔,解决这些都是时间问题。  

第八层的资源,他现在只是开发了一小部分。  

每次探索,都有许多新的收获。  

李维对此充满信心。  

晋升九环,想要提升成功率,需要做三大准备。  

其一是准备突破圣药,这个可以辅助塑造元素圣躯和圣魂。  

提升的成功率根据药剂而异,但一般都在10左右。  

其二需要借助元素圣灵法阵,固定的提升5成功率。  

这种八环法阵同样可以辅助元魂和身躯的元素化。  

魔女之家就有现成的法阵,李维无需准备。  

此外,在索伦大陆,也可以免费租用官方的法阵。  

同理,需要和获取配方一样,发下类似的誓言。  

运行此法阵,还需要准备100亿左右的太石。  

对李维来说,也不是问题。  

其三需要一颗星灵之心,以及一大块星落之骸。  

星落之骸不必多说,相对常见,李维现在就有一大块。  

星灵之心是一些诞生不超过万年的位面死亡后形成的奇异结晶。  

换句话说,就是“位面胚胎”惨死后形成的灵性物质。  

这种东西往往蕴含位面意志之灵。  

可以理解为,星落之骸是位面之肉身,星灵之心是位面之灵魂。  

两者以特殊方法炼化,在体内水乳交融。  

便能在巫师体内开辟半位面雏形。  

其实传奇巫师和位面主宰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  

位面主宰看似主宰位面,实则是位面的附庸,要受到位面限制。  

而在传奇巫师这边,位面是巫师的附庸。  

大巫师期间的半位面雏形只是一颗混混沌沌的胚胎。  

只有晋升传奇巫师,才能“开天辟地”,重塑“地火风水”。  

继而诞生我们常说的传奇半位面。  

第三项准备工作,也能固定增加5的成功率。  

也就是说,只要把前述三项工作做好。  

晋升九环的成功率,便提升20左右。  

当然,不准备也可以强行晋升。  

上古时期,很多巫师就是这样过来的,拼运气就完事了。  

前两项还好,影响不大。  

若是第三项不准备,代价是体内没有位面雏形。  

传奇的时候,也没有半位面,战力也会弱别人一筹。  

星灵之心,可遇不可求。  

一些比较着急的大巫师,确实不会准备第三项就晋升。  

比方说老魔女就没有准备此物。  

以她的条件,能够成功大巫师已然不易,不奢求传奇了。  

除此之外,决定晋升大巫师成功率的还有很多。  

最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其一:巫师天赋。  

这个不必多说,巫师天赋是全方位影响巫师一生修行的根基。  

其二:巫师底蕴。  

掌握的天赋法术,元魂法术越多,烙印巫痕越多,知识越丰富。  

那巫师的底蕴自然也就更强。  

话说回来,八环巫师几乎都是九天赋标配。  

这个都做不到,走到大巫师门前概率约等于零。  

其三:精神力上限。  

同样境界下,精神力越高,意味着术力越多,实力越强。  

渡劫九环灾厄的成功率,自然越高。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来,晋升大巫师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那些在每一环节,每一步都做到尽善尽美的,越容易成功。  

对李维而言,他需要着重准备的,就是圣药和星灵之心。  

其他的辅助材料,全部交给组织成员去完成即可。  

星灵之心目前并没有固定兑换渠道。  

一方面只能等大型拍卖会,另一方面是让蛛王在黑暗之地找。  

事实上,李维还有一种办法。  

将古榕仙境想办法融入自己体内,以后当做半位面。  

不过实操起来,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