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雷神躯圆满(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影和雷神重叠,好似真正的神明。  

雷之法网扩散开来,方圆三万里范围内的一切,都清晰可见。  

这样的感知,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小型世界笼罩在内,这就是神之领域。  

他可以随时降下雷柱打击,对冒犯他的存在进行惩罚。  

而后,他身形崩散开来,化为亿万紫色的雷霆粒子。  

这一刻,李维终于亲身感应到了元素圣躯的状态。  

他进入了某种物质微观层面的世界,他看到了无数“紫色”的光点。  

它们如同七彩沙砾之中的一份子,混杂其中。  

他钻入其中,藏了起来。  

安全感油然而生,就好像看恐怖片躲在小被子里面一样有效。  

哗啦啦!  

他跟随这些紫色光点,随波逐流。  

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有的纯物理攻击,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这是更加彻底的元素化,身躯成为雷元素粒子,成为雷元素之力的一部分。  

玩腻了,李维从这种状态浮现。  

无数粒子重新组成他的身形。  

“感觉和不灭之躯还是不一样的,我还是低估了元素圣躯的强大。怪不得只有大巫师才能对抗大巫师,让八环巫师去攻击,无异于让一个人去把一池塘水给打碎。只有同样可以处于这种状态,才能进行公平的博弈,我这个就叫雷元无形体好了。”  

大巫师之后,巫师在多元位面的平均战斗力,会提升许多。  

并不是所有九级都能掌握元素圣躯,这是巫师文明或者一部分种族的特有手段。  

当然,其他种族的九级,肯定也会有独到的能力,孰优孰劣,不好评说。  

李维将手置于克莱因水晶球上。  

精神力:19900/25600  

“雷神之首一口气增加了九百点精神力,还是不如炎帝之剑,不过也不少了,快把我堆到八环圆满了。”  

八环圆满是22000点,李维只剩下两千多差距。  

不过炼化曜日奇物后,最关键的就是稳定精神力。  

这种一次性增长的精神力,不是一点一滴冥想来的。  

如果不重视,那肯定根基不牢固。  

所以短期内,就算是再得到奇物,李维也不会炼化了。  

正好趁此机会,研究法术,烙印巫痕。  

完整的雷神躯,让李维的雷系天赋,已然傲视群雄。  

再加上天王龙增幅,修行雷霆派系法术,更是如虎添翼。  

他看了看自己如今掌握的法术体系,除了《千雷》和《八方雷动》。  

都没有其他的雷霆法术。  

接下来得多修行几个了,不然浪费这么好的天赋。  

现如今,他掌握的11个八环法法术,全部都肝到了十七阶以上。  

如《西奥纳多之音障》,更是已经十九阶极限。  

给影子军团叠甲后,哪怕是五级影子,也能在七级敌人面前,无敌一小会儿,效果拔群。  

再搭配《阴影之风》的加速效果。  

防御和速度这一块,影子军团已经强化的差不多了。  

李维考虑接下来研究一下阴影生物其他维度属性的buff增强类法术。  

力量,耐力,体质,感知,还有精神力。  

他看现有的法术库,包括血战商店那边的,都没有现成的。  

接下来,一方面去阴影学派寻找,另一方面需要自己研究了。  

晋升元魂后,他都很久没有正式研究过法术了。  

因为烙印巫痕需要的数量太多了,全是自创根本搞不过来。  

黑渊主宰说过,大巫师之后,每一个巫师,都必须学会自创法术。  

在晋升传奇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  

其中一个,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十环法术雏形”,又被称为“准传奇之法”。  

如果大巫师没有原创九环法术,是不可能晋升传奇的。  

掌握的原创九环法术越多,就说明你对于自己未来的传奇之路越清晰明了。  

这类人更容易晋升传奇,都大巫师了,一昧学习别人的法术,怎么可能传奇?  

所以在大巫师之前,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巫师使用相同的法术对抗。  

但是九环之后,巫师间战斗的法术招式,都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黑渊主宰还说,每一位大巫师,最好是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序列法术,从一环至九环的。  

通过自创序列法术,你会重走一遍巫师路,对自己前半生所学,晋升复盘和总结。  

等晋升传奇之前,自然而然就有关于“传奇法术雏形”的灵感了。  

最典型的,就是大议会长埃蒙和他的序列法术,还有雷神序列。  

不光是巫师,其实药剂师,制器师要是有类似的经历,也能辅助晋升。  

想来特莉丝炼制属于自己的梦魇序列药剂,也有这样的考量。  

把未来的计划梳理完毕,李维打开黄昏圆桌。  

“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伊莲娜问道。  

“快了,我也拥有准元素圣躯了。”李维展示着刚刚得到的能力。  

“你也得到曜日奇物了?”伊莲娜惊喜不已。  

“是啊,逛着逛着就发现了。”  

和百花堡了电话粥,他才知道自己闭关这些年,诺拉发生了如此多事情。  

神女和金狮都晋升了元魂;  

空天龙巫的父亲云岚龙上演了一出龙王归来的戏码;  

三分身在战场上,风生水起。  

血与火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