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5 晋升四环(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绸带一样。  

他将血液滴在猩红披风之上,体内的猩红龙之种立马有了反应。  

紧接着,猩红披风已经消失在他面前,出现在体内。  

在猩红龙的背上,漂浮着一抹披风,无风鼓荡,猎猎作响,十分帅气。  

李维意念一动,他的背后,血色烟雾席卷,当这些褪去后,猩红披风骤然浮现。  

和赤龙斩铁类似,披风内衬有一头由猩红符文组成的猩红巨龙的图腾。  

在猩红龙的下面,还有一辆拉风的银色战车。  

那是李维在锻造的时候固化的“战车符文”。  

他觉得,把战车符文固化在速度型神兵上,或许更加适合。  

李维打了个响指,猩红龙之种睁开双眼,猩红之力汇入披风。  

李维所在的地面,轰然裂开。  

下一刻。  

他已经出现在古圣位面的千丈高空上。  

“来试试这披风的极限速度吧。”  

李维目光望向南海方向。  

披风飘扬!李维仿佛成为了风,融于浩渺天地间!  

这次他基本上保持全力飞行。  

早上出发,下午已经来到了遥远的南海地区。  

他站在高空,心情激荡。  

“朝游北海暮苍梧…我常态化的飞遁速度,是没有神兵之前的两倍了。”  

本来依靠猩红龙之力,李维的速度就超越了所有的三环巫师的遁速,而有了这披风,他的赶路速度,已经比很多四环巫师还要快了。  

若是施展猩红之遁,速度再度三倍提升。  

五环巫师,也很难追得上自己。  

“再将雷霆派系的四环天赋法术练成,两者互相配合,堪称完美!这简直是抢夺宝物和机缘后跑路的必备神技!”  

当然,遁速只是一方面,披风对于李维各方面的速度都是有加成的,战斗的灵活性,反应速度等等,都比无神兵状态,强出很多。  

最后,披风也可以用来防御,只能说这不是它的强项。  

但是依靠血魔陨铁材质的强大,抵抗寻常的四环法术,是完全没问题的。  

“第一神兵,赤龙斩铁,这第二神兵,就叫…猩红之影吧。”  

李维打开熟练度面板。  

李维————  

猩红龙呼吸法:十四阶(346790/60万),特效:猩红毒躯(二级),猩红契约(3/3),百面千相,血之沸腾,猩红之遁;专属武器:猩红之影(一级:1/1000)。  

“接下来就是让猩红之影在我体内自动温养成长了。”  

李维望着海面上自己的倒影。  

干练的短发,强壮的身躯,浑圆的臂膀,搭配上背后飘扬的猩红披风,帅气!  

“沧王这头种马,一天到晚就干这些事情,夜夜笙歌,也不好好修行,迟早被羽王和翼王落下…”李维瞥了宫殿内行乐的沧王,离开了这里。  

这一日。  

李维在自己的帝皇宫周围的山林中,打开了爱丽丝戒指。  

赤砂猿,赤火龙蜥,盗火龙雀,银霜冰猿,铁翼狮鹫等一众一环,二环的超凡生物,被他放了出来。  

它们望着李维,感受着更加广阔的天地,有些茫然。  

“你们自由了,只要在这片山林,没有人可以伤害你们,未来我若是给你们找到了伴侣,你们还可以将自己的血脉延续下去。”  

李维让古圣们在这里开辟出一片保护区。  

放归一部分超凡生物,可以节约爱丽丝戒指空间。  

“而且,未来若是进入黑暗古塔,超凡生物空间是没办法带入的。”  

其实不光是黑暗古塔,只要是离开诺拉位面,爱丽丝空间这种依附于诺拉而存在的小天地,都没办法开启。  

这个现象,在李维第一次进入灰烬世界的时候就发现了,只有装死物的储物空间可以打开。(详见215章)  

除非超凡生物空间本身就是依托于其他位面建立的,否则在其他位面是打不开的。  

目前为止,根据巫师们的研究,能够不受任何位面限制而打开的活物空间,只有两类。  

第一类是类似于通灵学派那样的“通灵空间”,这种空间较为特殊,乃是在体内自行开辟,相当于空间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第二类,则是传奇巫师的“传奇半位面”,这个不必多说,本质上属于更高层次的体内空间。  

望着超凡生物们逐渐隐入山林,李维转身离开。  

圣辉历1130年,鲜花之月。  

人间已经是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季节。不过在寒霜之境,依旧是冰天雪地。  

这是一个充斥着寒霜元素之力的世界。唯有那些适应了极寒的动植物才能在这里生存。  

在人间等了几个月后,李维也没有等到那位神弃之地的存在前来找茬。  

对方大概率知道了自己的位面所在,只不过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  

不过李维也不可能等下去,反正那边有元老会坐镇,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他没有直接前往寒冰之境的坐标,所以先从人间回到了无尽海,然后又从无尽海传送门来到了寒霜之境。  

这个地方,李维虽然没有来过,可是却是和李维大有渊源。  

他在人间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一件霜巨人之铠。  

那是距今约一千年前巨人家族的遗物,其铸造者,正是如今寒霜之境的传奇巫师。  

冰霜女巫·古尔薇格。  

只不过在早期战斗中,这件简单的秘银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