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不是说悟空指挥不了?怎么招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这便是你在西北的成果。”  

李牧知道剑客在问什么,闻言点了点头,笔耕不辍。  

“在西北练兵一年,终是小有所成,勉强达到了陛下口中有信仰的军队。  

“赵人愿意投降,起初是看在李牧这两个字上。但随后,就是看在这一万秦军身上了。”  

想要让与秦世仇的赵人忘记仇恨,相信前年还曾来屠杀一遍的秦军,以秦人自居,太难了,光靠一冬的特训可不行。  

零星点摩擦,都会引燃如同一把干柴的赵人,很轻易就会烧起熊熊大火,激起对秦国秦人的刻骨仇恨。  

到那时候,再想要没有后顾之忧快速安心发展,唯有把赵人杀个干净才行了。  

“我这字写的如何?”  

李牧顿笔,侧开身子让出一步,让盖聂进前细细察看。  

冷面面瘫没有拒绝,低头视之。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全篇词都是以已经被废弃的赵字写就,盖聂初看时还觉得有些陌生,他记不得有多久没在公共场合见到赵字了。  

“文是好文,字是好字,凑在一起就不太好了,比你从前所写差远了。”  

盖聂如实说道。  

这首词的激烈情感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一个将军壮志未酬,保家卫国,杀敌索命,当是以激烈到无法再激烈的情感写下这首词。  

盖聂以前见李牧写过,那时的李牧醉生梦死,还是个酒鬼。喝着酒,写着词,那真是横如长戈竖如剑,银沟铁画如弯刀。  

这首词好像就是李牧亲自所作,再没有比李牧更适合写下的人了。  

今天,本该杀气十足的文字笔锋细腻,柔顺。  

少去了那份恣意狂草,一笔一划皆在规矩中。  

“谢谢。”  

李牧却颇为满意地笑了。  

盖聂抛去一个疑问眼神,好像做一个疑惑的表情就会触犯秦律一样。  

“陛下曾让我多读读《岳飞传》,在西北这一年,我终于读出来点物事。  

“兵事不只是兵事,打下多少城,杀死多少敌人,重要也不重要,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不理会一切,只想着战场,终会亡在战场外。”  

盖聂竖起手掌,打断谈性大浓的李牧。  

“听不懂。”  

李牧失笑,这份坦诚确实是剑客的风格。  

两年过去了,他们这批有代号的门客,似乎也只有剑客仍旧保持着本色,而且这本色好像还愈发纯粹了。  

他卷起这幅字。  

“那就说些你能听懂的。  

“牧在被召回的那一刻才终于明白,为何陛下要牧练兵,不要牧攻打匈奴,还说这就是牧最重要的事,一定要耐住寂寞。  

“赵国不在,赵人安好,不愧对那一句句武安君,确实是牧最重要的事。这应该也是你最重要的事了罢。  

“站在漳河边,等那不成器的侄子时我就在想,陛下是两年前就想到今日之事?我问过结巴这个问题,他说不知道,你觉得呢?”  

盖聂面无表情。  

“不知道。”  

似乎是发现了盖聂的无语,李牧放弃后续赘言,将手上卷好的提字递到盖聂身前。  

“劳烦跑一趟,交到我那不成器的侄子手上,让他放弃沿途一切城池,直攻邯郸。”  

盖聂没有接,堂堂盖大侠给你跑腿送信的?  

李牧无奈道:  

“此能最大限度解决赵乱,将贵族一网打尽,再晚点,那些权贵就都跑了。”  

盖聂这才接过,冷冷地道:  

“你为何不自己去攻,聂以为你更适合。”  

同为代号门客,关系虽有远近,但所有人都可以互相信任,李牧毫无隐瞒地道:  

“人总是有一点私心的。  

“牧老了,那竖子还年轻,以后的秦国是年轻人的天下。  

“邯郸此刻便是楼台中脱光衣服的隶妾,谁上都一样,这份功让那竖子去拿罢。”  

李牧以前从来都没想过,分家之后,自己一个赵将,有一天会给为秦将的侄子铺路。  

盖聂原地思考片刻,语气中竟然有了一丝不满之意。  

“为何不早些给我书信?”  

李牧横了盖聂一眼。  

“早些时候邯郸还有五六万大军,强攻城倒是能下来,但会多死伤许多人。”  

“那为何现在就可?”  

“悟空挂帅出征,走出来两日了,现在邯郸兵力空缺。”  

“为何前日不写字给我?”  

“你哪那么多问题?你是和莽夫待久了乎!”  

李牧爆发了,瞬间杀伐气满溢,一瞬间完成书生到将军的转变。  

盖聂还是面无表情,看上去就是一个表情欠缺的冷面普通人,平等地讨厌每一个人。  

纤细手指握在了腰间剑柄上,盖大侠没有感情地问道:  

“比剑否?”  

李牧:“…”  

修身养性的武安君决定不和这种一根筋的人一般计较,耐着性子道:  

“悟空必须要领这支大军走的足够远才行。  

“这支赵军除了悟空这个主帅以外,还有许多偏将,这些偏将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