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四缺的张楚,路在何方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断损伤本王的威严。  

“苟富贵,勿相忘。苟富贵,勿相忘!  

“我们说这六个字的时候,他们不相信,还嘲笑我们,说两个连饭都吃不起要饿死的人,和他们谈什么富贵呢?  

“等我们富贵了,他们寻过来,本王也没有亏待他们,可他们却诋毁本王以报之!  

“他们就是一群贱民,是一群飞不高飞不远没有见识也养不熟的燕雀!这样的废物,我们要来有什么用呢?”  

陈胜紧闭着嘴,胸膛不断鼓起又落下,体内的怒气化作两道灼热的鼻息,打在吴广脸上。  

“说的,你说的都对。  

“你表达了你的宽宏大度,是粟农这个贱民该死,广也认为其该死。  

“可这些事你知道,我知道,天下人知道乎?你将今日的话公告天下,能传得百里否?这百里之内,又有几人信呢?”  

吴广顶着两道鼻息,捏着拳头,近前一步。  

“广只问你一句话!  

“你是想当一具被美人环绕,躺在这宫殿的尸体。  

“还是想打天下,得天下,做一个真正的王!”  

吴广的单薄衣衫上,还有没消散的寒气。  

寒气不断逼近陈胜,让陈胜的呼吸越发急促,额头冒出了冷汗。  

他捂着心脏大口喘息,良久,才低声道:  

“王!我要当王!  

“胜愚钝,幸赖贤弟当头棒喝!”  

陈胜纳头便拜。  

吴广立刻双手托住,不受大礼。  

“未闻王礼假王也。  

“当今之时,最重要的是消除影响,请王上速想良策!”  

觉醒的陈胜连连点头。  

“快请陈馀,张耳来!”  

吴广正要出宫去请,忽然眉头一皱,想起了忽略的事。  

陈胜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  

是通过巡行秦军着急返都,就发现泰山出了大问题的人。  

也是率先找到他一同起事的人。  

更是提出在韩地,这个发生过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地方,有贵族身份却没有贵族支持的他们绝不能以贵族名义起事。  

而要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八个字,吸纳那些就要饿死的农民再来一次起义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二人陈胜为王,而他以假王做副手的原因。  

他对陈胜很服气。  

可为什么他都能看明白的事,比他有着更卓越眼光的陈胜却看不明白了呢?真是因为骤见富贵美色而失了智?  

“王上,粟农该死,千死万死不能辞其咎。  

“但杀之坏事,王上明察万里,绝不会视而不见。  

“可王上偏偏这么做了,请王上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人在旁诱之!”  

吴广的这番话有双重含义。  

一、若是真有人诱导陈胜,那是最好。  

二、若是没有人诱导陈胜,那陈胜就赶紧编一个出来,把锅甩过去。  

王上肯定是不会犯错的,都是旁边奸臣为祸。  

智商重新占领高地的陈胜,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吴广的言外之意。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是每一个贵族的基本功,这是在给他垫台阶了。  

但陈胜仔细一回想,眼睛赫然立了起来,还真有!  

“贤弟速速将陈馀!张耳二贼带来!”  

从贤臣,变为贼。  

称呼变,身份变。  

吴广二话不说,立刻出宫领兵,刚刚出征归来的他,带着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士卒,杀向了陈馀、张耳的住处。  

陈胜脸色阴晴不定,挥手要美人宦官都不要进来打扰他。  

陈馀,张耳是魏国大贤,在魏国还没有被秦灭的时候就声明显赫。  

在陈胜只是有心造反还没有下定决心之前,是两人从大梁远道投奔,给他一顿分析谏言,什么先行者占尽先机,为天下先之王可领天下贤。  

说的陈胜热血沸腾,深思熟虑之下毅然决然起事了。  

他本来想以复韩为名,这时陈馀,张耳又谏言了。  

说韩国之地无贵族,闻长安之名则喜,此地虽仍是韩人,但心已不为韩也。  

不如以张楚为国号,取张大楚国之意。  

楚国是唯一一个令暴秦折戟沉沙,惨遭大败的国家,定有无数野贤名将等着对秦报仇。  

之所以不以楚为名,是因为你陈胜不是楚国王族,以楚为国号日后若是有姓芈氏熊的楚国王族站出来,登高一呼你的部下就都跑过去了。  

陈胜一想也对,组成他张楚的主力虽然是要饿死的韩人,但这些韩人只要能活下去就行,肯定不在乎复的是韩是楚,毕竟他当初在要饿死的时候就只想吃口粟。  

不如以张楚为名,把那些真正有能力,能和秦国过招的楚国贵族招过来。  

张楚建立以后,陈馀、张耳也是出力极多,张楚内政几乎都是这两人联手为之。  

张楚有今日,陈胜有今日,离不开二人。  

是以陈胜对二人信任有加,连令牌都给出去了,出入宫闱随意,大多事都可自主。  

正想着呢,吴广一脸阴沉地踏进宫内,摇了摇头。  

“跑了,最近见到陈馀、张耳的城门守卒说是三日前看二人拿着王上的令牌外出。”  

陈胜一见这面色就知有事,脸色也是一沉,恨得牙痒痒。  

“好贼子!待我大军破大梁,杀了这二贼三族方泄心头之恨!”  

“王上请与广言,是如何受二贼蛊惑。”  

粟农进入宫殿后,起初还是很老实的,一个农民进入王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