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当了匈奴王,不是起点,而是终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国,咸阳城,咸阳宫,咸阳殿。  

高台王位之上,坐着的是代为监国的皇后阿房。  

其头戴一定华贵凤冠,上有十余种禽鸟,整体以黄金打造的冠身熠熠生辉。  

金光四射的凤冠衬得她脸色白皙异常,就像是患了一场大病似的。  

在其身下的朝堂上,一个个跺跺脚,秦国都要抖动一下的秦国重臣们站在丹墀之上,眼珠子瞪得溜圆。  

互相指着鼻子,唾沫星子乱飘,像是乡人骂街一般,吵个不停。  

一个年老头白的秦臣道:  

“太子乃长公子扶苏!陛下薨,自该太子继位,怎能由长安君进之?”  

新为廷尉正的灰上大喝相对。  

“昔武先王离世,继位者乃昭襄先王,武先王没有子嗣嘛?兄终弟及,乃应有之义,话又是陛下亲口所说,在场二百余位臣工皆亲耳听之,当请长安君归咸阳也!”  

甘罗大怒。  

“放肆!尔等密谋造反,想要簒国乎?太子乃陛下在朝堂之上,兖兖诸公之前,亲口定下!今陛下殡天,又怎会说出留下这等荒唐言语自相矛盾!”  

李斯出列。  

“二百余人之言,还比不得上卿一人所说乎?”  

又一个身世显赫的上卿站了出来。  

“呵,左相以为织的这张网万无一失?需知只要是网,那便有洞!大田令已然承认,陛下未说过这些言语,皆乃你李斯逼迫众人也!”  

亲耳听到始皇帝遗言,身在泰山现场的大田令,对上李斯的阴冷目光毫不退让,冷笑道:  

”左相这是要杀了我?来啊!这一路上左相杀得人还少嘛!你这楚国小吏,受陛下洪恩不思报之,还意图帮长安君篡位,当诛!”  

郎中令章邯未佩秦剑,身着官服站在朝堂之上。  

闻言望向大田令,目光中的杀意比李斯的阴冷要沁人心脾。  

“尔敢篡改陛下遗言?好胆!邯在路上就该斩了你这猪狗不如的畜生!”  

一个博士长身而立,走到大田令身旁,冷笑连连。  

“好大的杀性,郎中令且要我血溅五步看看?”  

纷纷扰扰的骚乱声音,要阿房觉得头痛欲裂。  

后宫那些嫔妃再如何叽叽喳喳,也没有这些男人吵闹。  

她用力抓了抓王座上的扶手,一双略显空洞的眸子刹那间充满了压迫感。  

她要为她的王,她的夫,她的主,守住这偌大的天下!  

“聒噪!”  

极其尖锐的叫喊,刺破人耳膜那种。  

殿上众人武功稍弱者,皆是头脑一嗡鸣。  

手快的扶住殷红丹墀地,手慢的就东倒西歪栽在了地上。  

而那些站着大吵大闹的人,好些都摔了跤,一时间朝堂上百态毕现。  

喊完了这一声的阿房一言不发,静静看着下面群臣,身子向后靠在王位之上,像极了始皇帝在位时的样子。  

除了站在其身边的贴身侍女外,无人知道她汗流浃背。此时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能。  

她又用了骊龙,积攒了不到一年的骊龙。  

现在的她,虚弱得很。  

上一次,二十多年的骊龙,能一招打的武功绝世的赵高濒死。  

而这一次,不到一年的骊龙,仅能将她的声音大而尖锐,让群臣安静下来听她说话罢了。  

她不是始皇帝,无论多么地多么淡的声音,都能让朝堂鸦雀无声。  

她想要短暂震慑住这些天纵之才,她能想到的方法,只有骊龙。  

群臣晃晃脑袋,惊奇地看着高台上的皇后,直视。  

皇后武功,竟如此高深?  

他们没有畏惧,陛下死了,一个出身卑微的皇后算得了什么?什么都不算!  

你当你是华阳太后,宣太后啊?  

小幅度急促呼吸,阿房终是积攒出了能够说话的力量,压低着嗓音,尽力不透出虚弱。  

“廷尉何在?”  

廷尉张图起身,拱手俯首。  

“臣在。”  

“陛下如何身故?”  

依据秦律,廷尉对所有的王公大臣有勘定死因之职责。对于始皇帝之死,有最终的认定权。  

在所有大臣中,对任何人都可以在特定时日保持始皇帝病逝之机密,唯独对廷尉不可以保密。  

“坠崖而亡,臣已与太医令夏无且一同验明正身,确是陛下无疑。”  

阿房,张图这一问一答,已是在法理上将这整件事盖棺定论。  

底下秦臣先前吵的如此凶,都是为了影响阿房判断。  

他们再厉害,也终究是臣。  

他们无论对阿房如何不上心,如何看不上。  

可监国之人是阿房,阿房的态度,有决定性作用。  

往日温柔的声音显得异常清冷,阿房微点头,道:  

“御史大夫中空,你暂代其职,发丧事宜,尽由你张图牵头。”  

“唯。”  

在张图应声的一瞬间,朝堂内不少秦臣脸色大变。  

发丧,就是经御史大夫与廷尉府会同太医署做最终认定后所发布的文告。  

御史大夫通常是虚领会商,廷尉府则是完成实际程式的轴心权力。  

从发丧开始的所有的国丧事宜,事实上都离不开廷尉府的操持。任何国丧,都是廷尉府介入得越早越好。  

而一旦国丧开始,整件事情就再也不可回头,没有转圜余地。  

好些人的目光都移到了先前吵的最凶的甘罗身上。  

大田令就是听甘罗号令,才跳的反。  

甘罗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