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我大秦?(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胜数。  

马上,嬴成蟜也将迎来这样的遭遇,甚至比始皇帝的处境还要恶劣。  

始皇帝侵占的是六国贵族余孽的利益,而这些已经亡国的六国贵族余孽失去了国家,只能像是阴沟的老鼠一般做做刺杀的行动。  

而嬴成蟜接下来要侵占的既得利益者,大多数都在秦国身居高位,位高权重。  

雍城也和咸阳一般热闹。  

家家户户门前也都有桃木枝,都有神荼,郁垒。  

空灵沉重的鼓声,和沉闷接地气的敲击木板声也是不断响起。  

这里和咸阳的区别是,雍城人会比咸阳人更加兴奋一些,因为这里是始皇帝举办蜡祭的地点。  

国之大事。  

在祀在戎。  

在古人眼中,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和打仗,而祭祀还要排在打仗前面。  

在文明没有那么发达,生产力严重不足,人民比较愚昧的古代。  

人们对天,地,神,鬼这些事物又敬又怕。  

天气干旱是老天爷发火,哪里地震是后土娘娘生气。  

丰收的年是谷神后稷功劳,战争胜利则是战神黄帝保佑。  

不管什么事,古人都能联系到天,地,神,鬼这四者上面。  

天,神,神,鬼,比秦朝的秦律范围还要广大。  

每年的蜡祭,都是秦朝最盛大的大事。  

秦国君王会在雍城中心的那个祭祀天地的高台上,朗诵着祭文。  

那高台要有三丈还高,秦君站在那么高的地方,足以让方圆十里的百姓看到。  

按理说那么高的高台,讲话声音传到下面应该很小了。  

但每年蜡祭,高台上的秦君话语声都会洪亮异常,高台下听着的百姓能听的真真的,这自然也被当成了神灵伟力。  

秦朝蜡祭的流程不复杂,毕竟老秦人从不饶舌。  

首先就是始皇帝带着文武百官,自咸阳赶到雍城。  

然后拿着九卿之一——主管祭,礼的奉常所写的祭文,登上高台念诵。  

高台上会摆满各种祭品,食物类以猪,鹿,羊三牲为主,以盐、黍米、酒佳肴为辅。  

念诵完毕,始皇帝的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是伶优的事。  

小部分伶优则会披上兽皮,这叫做“尸”,代表着他们就是神灵。  

大部分伶优会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唱着好些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歌谣,取悦神灵,祈求天地。  

民众就要开始跳拟兽舞,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舞蹈,他们模彷动物的举动来驱除疾病和恶鬼。  

神,鬼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朝代都认为春节这天一定是有神鬼降临。  

等到这一整套流程完毕,庖厨,侍女们就会将祭品分发给民众,大家开始宴饮。  

因为秦律平常极其严苛,比如禁酒,比如不需随意攀谈,比如不许吃牛肉等等。  

蜡祭这一天百无禁忌,就显得尤其可贵。  

既能满足口腹之欲,也能大肆欢笑释放精神压力。  

在雍城所有民众都敬仰,期盼,迫不及待的眼神中,始皇帝来到了祭天高台下,踏上了登高台的第一个石阶。  

民众们欢喜雀跃。  

文武百官静候侍立。  

一动一静,泾渭分明。  

在越发沸腾的鼓声,敲门板声中。  

在始皇帝回首的严厉,警告眼神下。  

嬴成蟜深叹一口气,无奈地点点头。  

始皇帝满意回首,踏上了高台第二层阶梯。  

嬴成蟜紧跟其后,踏上了高台第一层阶梯。  

“王上后面怎么还跟了人,去年也有人乎?”  

人群中,一个嘴都快咧到耳根子的男孩问着身旁的阿父。  

“没有,今年王上不是一统天下了,叫个人跟着和祖宗证明一下。”  

阿父一本正经地回道,在儿子“阿父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的崇拜眼神中飘飘然。  

大多数雍城民众并不清楚登上这座高台意味着什么。  

哪怕他们每年都在此参加蜡祭,参拜天地,大吃祭品。  

而小部分知道意味着什么的民众则会给身边的人科普。  

“只有王才能登上高台,王上身后的应该是长公子。”  

在这些“知情人”眼中,当今秦国唯有广有贤名的长公子嬴扶苏能当秦二世。  

如果他们知道嬴扶苏已经被确立为太子,解释话语中的“应该”就会被替换成“定然”两个字。  

民众不知道跟在始皇帝身后的是嬴成蟜,一起跟着始皇帝来此的文武百官却是知晓。  

高台下,眼睁睁看着兄弟二人一前一后,只差一级前行的文武百官,齐齐变了脸色。  

陛下要长安君同乘一车是对长安君的恩宠,但再如何恩宠,这高台怎能同登?陛下有意将王位传给长安君!  

高台唯有王可登,这是祖制。陛下在太后逼迫下立了长公子为太子,但并不属意长公子即位,所以将长公子发配到了上郡,长安君才是陛下心中的秦二世。  

怪不得陛下既为长安君重启相邦,又逐走尉缭给长安君留出国尉,这便说的通了。  

文武百官各怀心思,却是没有人出言交流,最多只是眼神交流。  

好些人的眼光都在赵姬,韩姬两个太后身上停留了一下。  

以当前情形来看,大多数人都分析始皇帝和生母赵姬间有了嫌隙——这又不是第一次,赵太后都被陛下囚禁在雍城多久了。  

赵太后属意嬴扶苏,始皇帝属意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