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秦皇后,阿房(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竖子就是在恶意中伤儒家,曲解儒家经典。  

伏生这是投其所好,是卑鄙小人,是畏惧王权之辈。  

伏生亦大怒,言淳于越言而无信,言行不一,恶人先告状,提议将淳于越和四个去过楼台的儒生驱逐出儒家。  

言说淳于越明明在朝上答应始皇帝,向长安君请教,转头就派人去恶意中伤长安君。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做出这等行径的淳于越和那四个儒生才是卑鄙小人,儒家没有这样的门生。  

淳于越听说伏生要逐自己出儒家,反言要逐伏生出儒家,要伏生滚出他名下的儒府。  

这场儒府发生的争吵持续了两个时辰,波及到了所有儒生,儒家就此分成两派。  

一派以伏生为首,占在场儒生九成半以上。  

一派以淳于越为首,占在场儒生半成不到。  

造成如此巨大悬殊的原因。  

一,在于淳于越与伏生争执时有意退让。  

二,在于支持伏生的铁粉都是精研学问之辈,而支持淳于越的铁粉都是年轻活跃分子。  

在全体儒生开始互相打嘴炮后,前者打后者就跟爸爸打儿子一般。  

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淳于越就郡县制和分封制体制之争,不让全体儒生参与,此事无法洗白。  

始皇帝最终没有根本废除分封制,且对完全支持分封制的隗状厚待至此。  

让全体儒生都认为当日如果他们能发言,就是压死骆驼的泰山,始皇帝必然会选分封。  

且就算是没选分封,也不会对儒家造成什么影响。  

淳于越先前所说的什么灭顶之灾,纯属无稽之谈,根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淳于越如果拿不出理由,就是平白让儒家失去了一个和法家争夺朝堂话语权的最大机会,是背叛。  

伏生表示他当初帮淳于越说话,是淳于越赌咒发誓请他相信,并没给理由。  

众儒生当场要求淳于越给出理由,淳于越无言以对。  

恼羞成怒的淳于越,当场驱逐伏生那一派出儒府。  

适时已是半夜。  

宵禁早已开始。  

巡逻城防军抓了咸阳九成半以上的儒生,将这些人送入廷尉大牢。  

廷尉大牢,再次爆满。  

犯宵禁者,最轻三日关押,最重枭首之刑。  

以伏生为首的九成半儒生是被强迫赶出来的,且其中十数位都有官身,是博士署博士。  

按秦律,三日关押。  

这样,这些儒生便逃过了次日始皇帝的大宴。  

儒府。  

淳于越让剩下的儒生各寻屋室入住。  

回到自己卧房,淳于越站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遥想被放逐到上郡的嬴扶苏。  

长公子,一定会回来的…  

会回来做太子,会回来做秦二世…  

大郑宫。  

被淳于越思念,以为在上郡的嬴扶苏,正对着一个凤冠霞帔的女人一板一眼地恭敬行礼。  

“扶苏拜见母后。天色如此之晚,母后小心夜寒。若是寻扶苏,唤扶苏一声便可,何需亲自前来?”  

整个天下,能被嬴扶苏称为母后者,大秦唯有一人。  

大秦皇后,阿房。  

“你又出不得大郑宫,母后想你,也只得夜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