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五个技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嗡——”  

灵魂空间轻颤,三个人影融合到了一起,林珂也睁开了眼睛。  

他张口向前方吐出一记“鹤唳”。  

顿时,一道声波朝前方飙射过去,明显感觉到威力比先前提高了三四成。  

而后他仰头发出一声清啸。  

“唳!!!!”  

在灵力的作用下,声音化为一阵波动传荡开来,威力虽不如先前的鹤唳,但是却拥有群攻的效果。  

或许第二招不应该叫鹤唳,而应叫鹤鸣…清啸过后,林珂脸上露出笑容。  

果然可以。  

灵魂空间中的推衍,使得原本修炼方式、发声方式、呼吸法等都完全迥异的两个技能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了全新的“鹤鸣”技能。  

甚至于原本的“鹤唳”都有了一定的改动,改变了一点发声方式和呼吸法,使之更符合林珂,所以林珂使用这个技能便提升了威力。  

如果只能融合战斗技法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通过这次实验,林珂能够感受到,如果他要推衍功法,也是完全可以的!  

这意味着他要搜集很多功法,搜集得越全面,他才能推衍出越适合自己的、越强大的功法。  

届时,别说六成三,就算是七成天骄层次都有可能,甚至他还可以冲一冲八成。  

八成!  

要知道,天骄也是有层次的。  

五成是普通水准,六成算是天骄中的普通天才,七成可以说是真正的天骄,而八成?  

八成,天赋可比拟上古诸子。  

那是“子”这一层次的天骄,是有希望、有潜力、有可能突破到上古诸子层次的天骄!  

至于九成?  

目前没听说过。  

当然了,林珂想要达到真正天骄层次的天赋,让自己铸就天骄道基,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功法。  

糖真人的糖霜之类的最多最多也就是让他抵达目前的层次,再高的层次,吃什么天材地宝都没用,只能是天赋。  

而修真法不同。  

功法与自己的适配程度越高,所修炼出来的灵力与身体的浸润程度也就越高!  

当然了,前提是真的能“适配”。  

这无疑很困难,毕竟这个世界对知识的传承看得尤为重要。  

但是恰恰林珂前世又有一系列儒道的修炼功法和书画家的修炼法门,前前世又学了很多非遗技艺。  

今生,有了天帝修真法,他能够得到的必然更多。  

比如那破灭仙门的船夫职业,如果和他所知的舟山渔歌号子、洞庭渔歌等结合起来,不知会发生何等的神妙。  

“功法和传承…算了,结束了宗门之战再去想…”  

林珂将内心的躁动压了下去,不让自己因为拥有修真法这一作弊利器而太骄躁。  

这是他两世,甚至三世积累而来的成果,并非他天资聪颖或者是什么世界之子、小说主角、气运之子。  

想要走向更高,必须继续努力才行。  

而且,如今他的努力方向又多了一个。  

功法!传承!  

他必须尽可能多地搜集功法,汇纳无数功法,创造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就如同搜集了无数金铁矿石才能熔炼出自己的绝世神兵一样。  

他今生的路子,注定了和这个世界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冲突。  

但是,又因为天帝的“修真”传承在,他的道路又注定了不会让别人看出来。  

“功法,传承,招式…”  

林珂内心默默盘算,思索前世有哪些比较出名的无主传承。  

可惜了,就算万功万法熔炼为一体,创造出独属于自己、最适合自己的路,这条路终究还是需要慢慢走的。  

再好的功法,也是一个境界一个境界修炼上去的。  

若非如此,林珂倒真想试试做一个魔头,到处抢功法,直接抢成无敌。  

当然了,要说功法,现在马上就有一个。  

来自于破灭仙门的传承!  

只要他赢下这次宗门之战,那破灭仙门的某条传承就将落入他手中,成为他熔炼自身道路的材料。  

想到这里,林珂再度开始实验刚刚推衍结束的战斗技法。  

除了鹤舞之外,还推衍出了“灵鹤丹青”这种战斗之法。  

或者说,这是在鹤舞之上的延伸。  

将他前世书画家握笔进行“素描”的技能融入到了鹤舞之中,杀伐力提升了不少。  

在榨干了最后一缕灵力之后,林珂便回到石屋休息,并且回想、消化今天的收获。  

他如今总共就只有五个技能。  

单体攻击——鹤唳。  

群体攻击——鹤鸣。  

近战身法——灵鹤丹青。  

防御之法——羽盾。  

逃逸之法——振翅。  

其中,鹤鸣这个技能是鹤唳的变种,灵鹤丹青则是鹤舞的进阶技,  

至于羽盾和振翅,只不过是灵力的简单运用,以灵力形成灵力护罩进行防护。  

或者是凝聚到背后形成推力加快速度,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也难以演化。  

但是这也够了。  

道基境之人,或者说大多数修炼道路,在一境时都没有多少像样的战斗之法。  

一境是积累的时候,打地基的时候,还没到厮杀的时候。  

破灭仙门来人,估计高地也就是一境后期之人,最多是一境巅峰,或者一境大圆满,也就是还差一点就能铸就道基之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全身上下没有完全用灵力蕴养浸润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