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商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下劝他撤离,可见匪军败象明显,颓势难挽。”燕三郎分析道,“他把两个儿子放到一起,说不定想让他们赶紧逃走。”  

这倒是很有可能。  

崔判官摇头:“人类真是有趣,自己都快死了,还想着以后的香火。就这么千百年来始终不变。”  

燕三郎敷衍地笑了笑。  

此时三人已经走到苏可住处。燕三郎走了进去,打热水浸泡几片药材,又取些粉末调和,要喂给苏青。  

孩子闻到浓浓的药味儿,扭头不吃。  

苏可接过药碗,好生哄劝,最后还是让三弟乖乖吃下了药。  

燕三郎亲手配制的药物,生效又快又温和。苏青喝药后打了个饱嗝,后背暖乎乎地,不久就打了个呵欠。  

“在床上睡吧。”苏可替他盖好被子,自己站下了地。  

燕三郎适时提醒他:“大少爷,您也需要休息。”  

这少年干净温和,没有寨里其他人的匪气,倒像个白面书生。何况燕三郎对于病人向来是中立而严谨的态度。  

苏可没有回话,只是上下打量他,又露出那种奇异的眼神:  

“你不是孔友吧?”  

燕三郎心中一震,脸上却显出惊讶:“大少爷何出此言?”  

“我见过孔友,也跟他聊过。”苏可摇头,“你不像。”  

这少年好生敏锐。燕三郎搜索记忆,想起孔友果然跟这位大少爷见过几面,但只是程式化的几句问答,从未有深入接触。  

孔友的身躯里面塞进了新的魂魄芯子,若是其至亲好友在此,应该能看出不同;但苏可对孔友不该有很深的印象才是。  

燕三郎也不跟他纠缠这个问题,委婉道:“像不像有什么打紧,能治好您的病最重要。”  

这时苏青已经入睡,呼吸声均匀。苏可给他掖好被角,才转头问燕三郎:“能不能拜托你一事,替我将母亲安葬了。”  

这少年可真好心。燕三郎还未答话,苏可已经指了指床上的孩子道:“我答应过他,要令母亲安宁。”  

这时候,燕三郎可不会离开他身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他走去大门外,对另外两个守卫道:“大少爷有令,你二人去后山把夫人好生埋葬。”  

那两人面面相觑。  

听说外敌都快打进来了,这节骨眼儿上还要他们去埋人?  

见他们不动,燕三郎立刻扯起了虎皮:“要我请大少爷出来么?”  

那可担不起。这两人一翻白眼,只好挪步后山埋人去了。  

燕三郎再走回来,让苏可熏吸一点药物,才对他道:“帮主对你们兄弟十分疼爱。今日官兵进山,战况紧急,帮主恐怕有意让你们兄弟先行离开。”  

苏可脸色一变:“这?”  

他看看苏青,立刻明白了父亲的用心。  

“我方才去药房抓药,听见帮主在青屋表态,决意留守流波寨。”燕三郎看苏可脸色大变,于是追问,“若你去劝,有几分把握能劝他离开?”  

匪徒们的输赢,他并不关心。决定游戏成败的唯一关键,就在于苏令文能不能活着离开出云山。  

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燕三郎什么手段都能一试。  

苏可慢慢坐了下来,凝神苦想,好一会儿才摇头:“恐怕,我也劝不动。”  

他低声道:“父亲向来执拗,下定的决心九匹马都拉不回头。”  

“当真没有办法?”傅兴过来追问一句,“我们不想死啊。”  

苏可色变:“外头的局势,当真这么糟糕了?”  

“这话说出来,可能会被帮主斩了吧?”崔判官苦笑,“但官兵势如破竹,恐怕天亮前可以攻破流波寨。”  

苏可“啊”了一声,坐了下来:“那么我也不走了。”  

“好,好。”崔判官撇了撇嘴,“就算你这样表态,帮主也会命我们将你架下山去。你还是好好想想劝动他的办法吧。”  

进入游戏久了,玩家的本性逐渐流露,说话越来越不客气。好在苏可陷入惶思,也没计较他的语气。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这里没有进展,燕三郎等人走出屋去。雨水连绵不绝,大伙儿身上湿答答地,更添烦躁。  

崔判官忍不住骂了一句:“短见又愚蠢的人类!”  

燕三郎转头看去,他才摆了摆手:“哦,我不是说你。”  

傅兴也道:“这么软绵绵地办事太难受!依我看,不如趁乱偷袭苏令文,将他架下山去!”  

“在丛山峻岭走夜路,要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架着不情不愿的土匪头子离开出云山?”燕三郎啼笑皆非,“你不觉得难度太大?”  

傅兴瞪眼:“你行你说,那怎么办?”  

初入游戏的谨慎渐渐褪却,他们开始恢复本来性情。  

燕三郎牢记这些客人多半都是非人生物,就算是人,也与常人大不同,不能用寻常道理套用其身。  

“水路。”他也有个模糊的想法,“南边数里,双龙河交汇。一旦下了水,追兵可就不容易追上来了。”  

“怎么让苏令文下水?”崔判官瓮声瓮气,“我记得你们人间有个笑话。一群老鼠想出来对付猫的办法,就是在它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老远就能听见猫儿走近,再不会有老鼠被吃。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谁去给猫挂铃铛?现在我们也是这个问题!”  

“从长计议。”燕三郎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人嘛,总要尊重客观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