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百载归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百年悠悠岁月,不过是一念之间。  

紫林耳边的这一声叹息,蕴含着无尽的含义,乃至禅意。  

让他二百年间对着石碑的谆谆倾诉,终于有了答案。  

“那是…哥哥要回来了吗?”  

幻海之中的玄门也该迎回它的主人了。  

“哥哥,还好在石碑彻底碎裂之前,你终于如约而至。”  

“这乱世也终于可以消停一些了…”  

楚青修长身影从石碑裂痕之中走了出去,就好像不曾离开一样。  

他能看到紫林那欣喜的表情,是啊,二百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他的哥哥回来了。  

同样也是玄门高高在上的掌教。  

楚青冲着紫林身后的那道身影挥手:“我来了,你的任务便已完成了,这方山川河流多亏了你的守护。”  

“现在,你可以回你的精灵国看看了。”  

那身影正是夜晨。  

蜕凡五重境界的顶尖强者。  

楚青却不知他早已将暗精灵王之位传了出去,打算世世守护玄门。  

可夜晨并没有多说什么,嗯了一声,朝着心中所系的地方走去。  

那里是家,就算早已做出了决定,回家看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说吧,现在的玄门还是曾经的那个玄门吗?”  

玉京山之巅,楚青负手迎风而立,向紫林抛出了一个胸中早已有了答案的问题。  

“玄门按照哥哥的话,仅剩下我们几人。”  

“这些年间,天地灵气持续井喷,有无数强者从中获益,也有中古,上古强者复苏。”  

“尚师兄早已是蜕凡五重境,带领黄泉族重归祖地,并接受了黄泉大帝的传承。”  

“小明实力稍弱,蜕凡三重,但也是绝世无双,创立万剑门,迈入当世顶尖强者之列,名震四海。”  

“安柏云在原来雪国之上,建立了不朽帝国,国号大夏。”  

“小狂将白家的生意从大秦搬了出来,资助了大夏,一手扶植其成长起来。”  

“如你所见,众多师兄弟都已经离开…”二百年不见,紫林忍住心中激荡,侃侃而谈。  

“现在幻海之中只有我,夜晨,楚素衣三人,夜晨刚刚离开,所以众弟子之中,只剩我与素衣两人。”  

蜕凡境界吗,没想到离开之前,刚刚有些复苏的苗头。  

二百年过去,一个黄金大世刚刚拉开。  

“姜璃呢?”楚青不经意的抬起了头,目光似乎望向一个方向。  

姜璃实力,应该算是玄门顶尖的。  

但是,要强的性格却并不怎么让人省心。  

“姜璃在雪国的残墟之上,重新建立国度。在那里姜璃师姐借助黄泉族的秘法,复活了众多雪国强者,与小安一起,打算开疆拓土,问鼎天下。”  

紫林在说起众多玄门师兄弟的时候,更像是在指点江山。  

因为如今,无论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这世间令人谈之色变,俯首膜拜,响当当的名字。  

哪怕是紫林本人,虽然境界稍低。  

但他在这段时间之中,依旧是一丝不苟的修炼,参悟着玄门道藏,实力虽弱,但心中有期待,就会进境很快,他知道楚青最在意的三种法门医剑阵之中,这医道便是排在了第一位。  

医者仁心,普济天下,这医道对天下苍生大有好处的。  

而楚青更是把紫林当成亲人看待。  

难得的耐心听紫林说完,楚青也终于放下心来,微微点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便不再关注,重新打算进入闭关之地。  

还好楚青在重新睡倒之前,注意到了早已四分五裂的石碑,摇了摇头,喃喃道:“耗尽了所有本源之后,终究是破碎了么,到头来还要我来修复你…”  

一缕纯白无暇的光芒,从石碑之中涤荡出来。  

楚青紧闭的目光之中,能够清晰的感知到,这道气息的可怕。  

他不动声色的将气息收了起来,心中澎湃万千......  

“我累了,但我还在,有事喊我。”  

说罢,收起破碎的石碑,转身离开。  

楚青的识海之中还藏着万千上古的记忆,在二百年间的沉睡,游历上古之中,他见了上古绝顶的大帝,跟他对弈论道,交流碰撞。  

所以,除了修复石碑之外,还要消化这些记忆感悟,这次他终于是有得忙了…  

楚青转身向玉京山顶走去,那里有一间茅草屋在等着他。  

紫林知道,哥哥这是真的想要休息的征兆…  

这个时候的哥哥最是不能打扰的,生怕坏了他的心情,他真敢再睡个三五百年过去…  

甚至是千年一梦,那这天下就真的没救了…  

在屋外,紫林只感觉一股无形的气势,从玉京山上蔓延下来。  

一开始只是精神一震,后来整个身子都定在了那里,好似被禁锢了一般。  

直到他抬起头来,才发现这是楚青站在门口,望向他这里,应该是在看他吧,但却是不睁眼的那种。  

但却要比睁开双眼还要煎熬…令他感到惴惴不安…  

他敢断定,哥哥这二百年的沉寂,好像强了不知多少倍…  

“这段时间,做的不错。”  

良久,一道声音才从楚青口中缓缓传出,随后便没了声音,人影也走向了屋内。  

紫林在玄门之中,最是常伴楚青左右,得到的传承是最多的。  

但同时,身上的担子也是最重,不仅要修习灵医之道,还要分管玄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