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考虑后路(6/10)
他信任,甚至可能会防备着他。
好处也很明显,他不是江腾空的人,以后很有可能被江腾空踢回国内,省的留在上海碍眼。
这样他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一次算是个试探,结果江崎贺比较满意,江腾空确实顾忌石原亨的想法,不敢对他下死手。
别说死手,重手都没有。
自始至终,江腾空没对他用刑,更是交代不准对他进行为难。
让他在大牢里的日子过的比较舒适。
继续这样下去,江崎贺有办法迫使江腾空把自己送回国,在回国之前,他现在只有一个任务,或者说愿望。
尽可能去影响陈展礼,将他往正确的路上带。
第二天一早,陈展礼便来到贫民窟。
昨天下了场雨,贫民窟这边的味道很不好闻,陈展礼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所谓的贫民窟,事实上便是棚子搭起来的住户区,路很窄,也很小。
至于电更不用想,就算有电他们也用不起。
饭都吃不起的人,别指望他们能有什么享受。
贫民窟老人孩子多一点,陈展礼转了一圈,马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里的人脸上并没有多少愁苦,相反,不少人带着笑容。
“陈主任,您好。”
陈展礼来到贫民窟外面的小广场,江崎贺的施舍点设置在这,几个贫民窟全是如此。
如今江崎贺更多用的是以工代赈,做些小活便给食物,这些活不累,除了不能动的老人都能做。
平时每天的工作时间就六个小时,完成后给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每年会发一身粗麻布的衣服,另外家里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他们,江崎贺会帮着他们解决。
比如生病,家里的棉被不够,或者确实有什么困难,只要属实,江崎贺尽量会满足他们。
他们做的活,能赚的钱并不多,江崎贺一直在往里面贴钱。
或者说是楚凌云一直在补贴。
“你是这里的负责人?”
陈展礼问道,他语气随和,并没有质问。
“是,江崎大人让人打电话通知我了,这是账本,我马上给您详细讲清楚。”
负责人急忙点头,江崎贺不能出来,但没断了和外面的联系,可以让人帮忙打电话。
陈展礼没说话,认真仔细的听他所讲。
越听陈展礼越震惊。
这个贫民窟六千多人,老人孩子占了一多半,不少是孤寡老人。
其中一千多人没有任何劳动能力,这里面有七百多老人,四百多年纪太小的孩子。
他们不用做事,一样能领到食物和东西,实在不能动的,会有人把食物和开水给他们送过去,并且会帮他们换衣服,甚至是洗澡。
做不到每天都洗,但至少一周会洗一次。
特别是冬天,给他们洗的都是热水澡。
烧热水又是一笔开支。
这些全是江崎贺在付出,没有任何回报。
年轻有力气的则在外面做活,他们不需要救济,另外则是年纪大,或者小点,没有力气或者手艺,便在江崎贺搭建在这边的工厂内做事。
除了做衣服,鞋垫等小东西外,便是卷烟。
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利润,但利润不高。
如果只是维持他们的吃喝足够,甚至有剩余,但江崎贺不止管吃管喝,还管着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事。
孩子读书识字,老人生病吃药,另外便是他们的房子太破,经常漏水,要给他们进行修补等等。
坏的实在不能用的东西,比如被褥之类,要给他们更换。
江崎贺要求所有人必须喝开水,不得喝生水,这边有不少的煤炭,专门为他们烧开水,又特意为他们购买了不少暖瓶,让他们能够自己来打水。
加上这些开支,工厂的收入明显不够,入不敷出。
这些年来,江崎贺已经往里面砸进了数十万日元,全是补贴,之前有人说他压榨百姓,用这些穷苦百姓赚钱,纯粹是无稽之谈。
看过账本陈展礼便明白,江崎贺是真没有赚钱,的的确确是在做着善事。
而且做了很久,不是一天两天。
对此陈展礼有点不理解,一个日本人,为什么如此用心的帮助中国人?
石原亨做善事,是为自己积阴德,他有钱,不在乎这点钱,但石原亨自己从不过来,他是假善,伪善。
江崎贺不同,陈展礼刚才问过一些人,他们对江崎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他们说了,当初江崎贺和他们一起吃那些粗粮烙饼。
烙饼陈展礼知道,吃的东西他都尝试过,可烙饼绝不在他的食谱内,太难吃了。
江崎贺一个日本人,而且是日本佐官,日子过的不错,竟然能陪着这些人一起吃烙饼?
陈展礼确实无法理解。
“这里多出的十五块六是怎么回事?”
陈展礼听的很认真,等负责人汇报完,立刻指着一处账目问道。
他读过书,会算账,一般的帐别想瞒过他。
“这里是正常损耗,上次帮我们拉货的马车坏了,车夫要求赔偿,说我们拉的货太多了。”
负责人急忙回道。
“在哪修的,有没有证人?”
陈展礼立刻问,想糊弄他可没那么容易。
负责人说出了地方,陈展礼立刻命令跟来的手下去调查,这种事很容易查清,至于车夫和修车的会不会一起帮着他们
好处也很明显,他不是江腾空的人,以后很有可能被江腾空踢回国内,省的留在上海碍眼。
这样他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一次算是个试探,结果江崎贺比较满意,江腾空确实顾忌石原亨的想法,不敢对他下死手。
别说死手,重手都没有。
自始至终,江腾空没对他用刑,更是交代不准对他进行为难。
让他在大牢里的日子过的比较舒适。
继续这样下去,江崎贺有办法迫使江腾空把自己送回国,在回国之前,他现在只有一个任务,或者说愿望。
尽可能去影响陈展礼,将他往正确的路上带。
第二天一早,陈展礼便来到贫民窟。
昨天下了场雨,贫民窟这边的味道很不好闻,陈展礼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所谓的贫民窟,事实上便是棚子搭起来的住户区,路很窄,也很小。
至于电更不用想,就算有电他们也用不起。
饭都吃不起的人,别指望他们能有什么享受。
贫民窟老人孩子多一点,陈展礼转了一圈,马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里的人脸上并没有多少愁苦,相反,不少人带着笑容。
“陈主任,您好。”
陈展礼来到贫民窟外面的小广场,江崎贺的施舍点设置在这,几个贫民窟全是如此。
如今江崎贺更多用的是以工代赈,做些小活便给食物,这些活不累,除了不能动的老人都能做。
平时每天的工作时间就六个小时,完成后给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每年会发一身粗麻布的衣服,另外家里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他们,江崎贺会帮着他们解决。
比如生病,家里的棉被不够,或者确实有什么困难,只要属实,江崎贺尽量会满足他们。
他们做的活,能赚的钱并不多,江崎贺一直在往里面贴钱。
或者说是楚凌云一直在补贴。
“你是这里的负责人?”
陈展礼问道,他语气随和,并没有质问。
“是,江崎大人让人打电话通知我了,这是账本,我马上给您详细讲清楚。”
负责人急忙点头,江崎贺不能出来,但没断了和外面的联系,可以让人帮忙打电话。
陈展礼没说话,认真仔细的听他所讲。
越听陈展礼越震惊。
这个贫民窟六千多人,老人孩子占了一多半,不少是孤寡老人。
其中一千多人没有任何劳动能力,这里面有七百多老人,四百多年纪太小的孩子。
他们不用做事,一样能领到食物和东西,实在不能动的,会有人把食物和开水给他们送过去,并且会帮他们换衣服,甚至是洗澡。
做不到每天都洗,但至少一周会洗一次。
特别是冬天,给他们洗的都是热水澡。
烧热水又是一笔开支。
这些全是江崎贺在付出,没有任何回报。
年轻有力气的则在外面做活,他们不需要救济,另外则是年纪大,或者小点,没有力气或者手艺,便在江崎贺搭建在这边的工厂内做事。
除了做衣服,鞋垫等小东西外,便是卷烟。
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利润,但利润不高。
如果只是维持他们的吃喝足够,甚至有剩余,但江崎贺不止管吃管喝,还管着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事。
孩子读书识字,老人生病吃药,另外便是他们的房子太破,经常漏水,要给他们进行修补等等。
坏的实在不能用的东西,比如被褥之类,要给他们更换。
江崎贺要求所有人必须喝开水,不得喝生水,这边有不少的煤炭,专门为他们烧开水,又特意为他们购买了不少暖瓶,让他们能够自己来打水。
加上这些开支,工厂的收入明显不够,入不敷出。
这些年来,江崎贺已经往里面砸进了数十万日元,全是补贴,之前有人说他压榨百姓,用这些穷苦百姓赚钱,纯粹是无稽之谈。
看过账本陈展礼便明白,江崎贺是真没有赚钱,的的确确是在做着善事。
而且做了很久,不是一天两天。
对此陈展礼有点不理解,一个日本人,为什么如此用心的帮助中国人?
石原亨做善事,是为自己积阴德,他有钱,不在乎这点钱,但石原亨自己从不过来,他是假善,伪善。
江崎贺不同,陈展礼刚才问过一些人,他们对江崎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他们说了,当初江崎贺和他们一起吃那些粗粮烙饼。
烙饼陈展礼知道,吃的东西他都尝试过,可烙饼绝不在他的食谱内,太难吃了。
江崎贺一个日本人,而且是日本佐官,日子过的不错,竟然能陪着这些人一起吃烙饼?
陈展礼确实无法理解。
“这里多出的十五块六是怎么回事?”
陈展礼听的很认真,等负责人汇报完,立刻指着一处账目问道。
他读过书,会算账,一般的帐别想瞒过他。
“这里是正常损耗,上次帮我们拉货的马车坏了,车夫要求赔偿,说我们拉的货太多了。”
负责人急忙回道。
“在哪修的,有没有证人?”
陈展礼立刻问,想糊弄他可没那么容易。
负责人说出了地方,陈展礼立刻命令跟来的手下去调查,这种事很容易查清,至于车夫和修车的会不会一起帮着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