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把握人心(3/5)
入了红党大家庭。
走在路边,古村秋突然停下。
他注意到远处有个车队进了城,正在城中心的道路上走着,原本路上的百姓自觉为他们让路。
原因很简单,这是运粮队。
延州这边产粮并不高,平时经常缺粮,是全国各地的红党头同志想尽办法帮助老家,为这里提供粮食。
粮食绝不能缺,日军封锁的厉害,他们平时所吃的粮食,基本上都是依靠运输粮队送入城内。
只要有运粮的车队进城,大家会主动让路,让粮食尽快入库。
“这次粮食不少啊。”
看到一辆辆马车经过,古村秋眼睛越来越亮,平时的车队一二十车不错了,这次过去三十多辆满载的马车,依然没有看到头。
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马车进来。
这么多粮食,不仅延州的百姓暂时不用担心缺粮,还能支援点给其他的红党战士。
古村秋去过根据地,知道根据地有多苦。
大点的根据地还好,越是小的根据地越艰难。
不仅缺粮,还却武器和药品,加上日军的封锁,他们艰难的做着斗争。
可无论条件多难,他们从不喊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努力拼搏,他们始终相信,以后一定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全国的人都能这样。
“古老师,您在这里啊。”
一个小战士气喘吁吁的跑来,古村秋其实姓古村,不过大家习惯称呼他为古老师,古村秋没有解释过。
他明白,自己的国家在中国这边名声有多么的臭,人家是故意这么叫他。
“小周,有什么事?”
古村秋急忙问,小周是柯公那边的人,他认识。
“柯公找您,您有时间吗?”
“有,我们马上过去。”
古村秋明白,柯公找自己肯定有重要的事,柯公的事绝对不能耽搁。
小周带着他很快到了柯公这边。
“古村同志,您来了。”
见到古村秋,柯公立刻起身,他没有像其他百姓那样称呼古老师,普通老百姓可以这么做,他不行。
“柯公,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古村秋急忙回道,柯公负责的是情报,古村秋可是毕业于同文书院,他很清楚情报的重要性。
“确实有点事。”
柯公点头,他们这边成立了反战联盟,日本红党做出了响应,而且日本红党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
在日本军中,有不少有着反战情绪的战士。
他们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这些反战的日军士兵,大都是最近征召的学生兵,本来他们有着幸福的生活,结果日本国内一个征兵,让他们远离国土,来到中国作战。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并不想参战。
这些人不是军校生,不像军校生那样毕业之后必须来到军队,他们在各个大学中学习,甚至还有高中生,本来有着很好的前程,来到中国,成为士兵后,随时面临着危险。
很多人特别想家,他们就是日军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人缺乏的是一个导火索,柯公决定抓住这个机会,配合日本红党,共同展开反战宣传。
古村秋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也是他们反战联盟中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并且古村秋接受过特工训练,不是在同文书院,而是在这边学习过很长时间,这个任务交给他非常合适。
“这个任务很危险,如果你不愿意,我会取消这个任务。”
柯公解释完问向古村秋,他不会强迫让古村秋去执行这样的任务。
一切看古村秋自己的意愿。
“柯公,我愿意接受这个危险的任务。”
古村秋神色严肃,他自然清楚这样任务的危险性,不过他愿意开导更多的同胞,看清楚这个世界。
他要劝说更多同胞,不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天皇以及少部分人的创造利益。
“很好,我会派人保护你,你先去的地方是天津,记住,敌后工作,一切以安全为主。”
柯公点头,之所以选择天津,也是为了古村秋。
他不能去上海和南京,那边一是能争取到人,也很难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二是那边同文书院的力量很大,同文书院有不少人见过古村秋。
“好,我马上准备,出发前往天津。”
古村秋立刻应道,事实上天津就发生过日本反战士兵叛变的事情,而且人数不少,足足有三千人。
这三千人本来要被送回国内,结果刚到天津,还没登船,就被下令留在中国,对付中国的红党。
他们早就想家,想要回去。
愿望即将实现,每个人高高兴兴的讨论回国后做什么,突然将他们留下,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在一些人的带领下,他们提出抗议,并且发生冲突,很可惜被镇压了,若是他们成功,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果军,都有可能多出一支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军队。
不过现在八路军也有,他们作战勇猛,对付鬼子丝毫没有手软。
日本军果主义下的士兵,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古村秋带着几名反战联盟的伙伴,在几位高手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他们这次出去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需要很久。
争取到的人,不用他们立刻反正,没有合适的机会就先等着,等以后有机会了,随时帮他们离开军队。
若是他们不愿意当兵,也无法回国,可
走在路边,古村秋突然停下。
他注意到远处有个车队进了城,正在城中心的道路上走着,原本路上的百姓自觉为他们让路。
原因很简单,这是运粮队。
延州这边产粮并不高,平时经常缺粮,是全国各地的红党头同志想尽办法帮助老家,为这里提供粮食。
粮食绝不能缺,日军封锁的厉害,他们平时所吃的粮食,基本上都是依靠运输粮队送入城内。
只要有运粮的车队进城,大家会主动让路,让粮食尽快入库。
“这次粮食不少啊。”
看到一辆辆马车经过,古村秋眼睛越来越亮,平时的车队一二十车不错了,这次过去三十多辆满载的马车,依然没有看到头。
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马车进来。
这么多粮食,不仅延州的百姓暂时不用担心缺粮,还能支援点给其他的红党战士。
古村秋去过根据地,知道根据地有多苦。
大点的根据地还好,越是小的根据地越艰难。
不仅缺粮,还却武器和药品,加上日军的封锁,他们艰难的做着斗争。
可无论条件多难,他们从不喊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努力拼搏,他们始终相信,以后一定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全国的人都能这样。
“古老师,您在这里啊。”
一个小战士气喘吁吁的跑来,古村秋其实姓古村,不过大家习惯称呼他为古老师,古村秋没有解释过。
他明白,自己的国家在中国这边名声有多么的臭,人家是故意这么叫他。
“小周,有什么事?”
古村秋急忙问,小周是柯公那边的人,他认识。
“柯公找您,您有时间吗?”
“有,我们马上过去。”
古村秋明白,柯公找自己肯定有重要的事,柯公的事绝对不能耽搁。
小周带着他很快到了柯公这边。
“古村同志,您来了。”
见到古村秋,柯公立刻起身,他没有像其他百姓那样称呼古老师,普通老百姓可以这么做,他不行。
“柯公,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古村秋急忙回道,柯公负责的是情报,古村秋可是毕业于同文书院,他很清楚情报的重要性。
“确实有点事。”
柯公点头,他们这边成立了反战联盟,日本红党做出了响应,而且日本红党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
在日本军中,有不少有着反战情绪的战士。
他们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这些反战的日军士兵,大都是最近征召的学生兵,本来他们有着幸福的生活,结果日本国内一个征兵,让他们远离国土,来到中国作战。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并不想参战。
这些人不是军校生,不像军校生那样毕业之后必须来到军队,他们在各个大学中学习,甚至还有高中生,本来有着很好的前程,来到中国,成为士兵后,随时面临着危险。
很多人特别想家,他们就是日军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人缺乏的是一个导火索,柯公决定抓住这个机会,配合日本红党,共同展开反战宣传。
古村秋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也是他们反战联盟中经验丰富的老战士。
并且古村秋接受过特工训练,不是在同文书院,而是在这边学习过很长时间,这个任务交给他非常合适。
“这个任务很危险,如果你不愿意,我会取消这个任务。”
柯公解释完问向古村秋,他不会强迫让古村秋去执行这样的任务。
一切看古村秋自己的意愿。
“柯公,我愿意接受这个危险的任务。”
古村秋神色严肃,他自然清楚这样任务的危险性,不过他愿意开导更多的同胞,看清楚这个世界。
他要劝说更多同胞,不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天皇以及少部分人的创造利益。
“很好,我会派人保护你,你先去的地方是天津,记住,敌后工作,一切以安全为主。”
柯公点头,之所以选择天津,也是为了古村秋。
他不能去上海和南京,那边一是能争取到人,也很难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二是那边同文书院的力量很大,同文书院有不少人见过古村秋。
“好,我马上准备,出发前往天津。”
古村秋立刻应道,事实上天津就发生过日本反战士兵叛变的事情,而且人数不少,足足有三千人。
这三千人本来要被送回国内,结果刚到天津,还没登船,就被下令留在中国,对付中国的红党。
他们早就想家,想要回去。
愿望即将实现,每个人高高兴兴的讨论回国后做什么,突然将他们留下,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在一些人的带领下,他们提出抗议,并且发生冲突,很可惜被镇压了,若是他们成功,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果军,都有可能多出一支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军队。
不过现在八路军也有,他们作战勇猛,对付鬼子丝毫没有手软。
日本军果主义下的士兵,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古村秋带着几名反战联盟的伙伴,在几位高手的护送下悄悄离开,他们这次出去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需要很久。
争取到的人,不用他们立刻反正,没有合适的机会就先等着,等以后有机会了,随时帮他们离开军队。
若是他们不愿意当兵,也无法回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